1918年3月28日出版的《纽约先驱报》中的漫画,名为“来自‘敌国侨民’的威胁盘旋在纽约上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个身份尴尬的群体,那就是被称为“敌国侨民”的德裔美国人。为将这部分公民“资敌”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数千人,通过“外国侨民财产管理局”没收的财产更是以亿元计。
一战爆发百年之际,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等媒体还原了这段不甚光彩而又被公众遗忘的历史。
“六个小飞行员,有一天出发了,他们想要飞往科布伦茨(德国城市),但再也没回来。”1918年7月,从奥匈帝国移居美国的埃里希·波塞尔特,还是一位年轻的编辑和翻译,他万万想不到,就是这么一首小小的打油诗,会令拘留营成为自己的下一个栖身地。
“这并不是首绝妙的好诗。”经历牢狱之灾后,波塞尔特为自己当初的头脑发热唏嘘,“且显然不能发表。”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波塞尔特有类似遭遇的德裔美国人绝不在少数,他们大都是因为可小可大的“越界行为”,引起当局的猜疑和不满。
《史密森尼杂志》网站文章称,战争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将50万德裔美国人标注为“敌国侨民”,对其中不少人进行重点监视。约6000名男性和少数女性被送进拘留营。政府还扣押了近5亿美元可能与战争有关的私人财产——数额接近美国在一战前的战争预算。
一首打油诗招来牢狱之灾
“两个小飞行员,出发前临阵脱逃,一个无法呼吸,只剩另一个。这个小飞行员,不久也以失败告终,他为其他5人悲痛,最终被抓住了。”这是波塞尔特那首诗的结尾部分。
司法部门在波塞尔特家中搜出这首小诗时,丝毫不觉得它有趣。“这绝对不是开玩笑。”来自联邦调查局(FBI)的内部报告写道,“在空战中,已经有太多小伙子失去了生命,敌国侨民竟试图把这当做笑料。创作这首诗的人,找不出任何借口为自己的罪行推脱。”
事实上,波塞尔特早就是联邦特工的重点盯防对象,他“因言获罪”的前一年间,特工多次不请自来,上门搜查。这首诗的出现,终于为逮捕他提供了“合适”的理由。
波塞尔特被送往佐治亚州的堡奥格尔索普,即美国为敌国侨民设立的拘留营之一,另外3个分别位于佐治亚州麦克弗森堡、犹他州道格拉斯堡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的温泉营地。
对波塞尔特采取强制措施,表面上看有法可依。一战刚打响,美国就颁布了针对敌国侨民的法律。据美国司法部年度报告记载,对德宣战次日,时任总统威尔逊发布公告,“那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帮助敌人,或是违反总统颁布的任何条例的侨民,都将被拘禁。”
随着战争持续,司法部的手伸得越来越长。1917年,《间谍法》和《敌国贸易法》相继生效。波塞尔特案中,司法部将《间谍法》作为参考,建议将他羁押至战争结束。
即便如此,政府也没找到任何罪名可以用来指控波塞尔特。“他并未与任何阴谋有关,但被控故意犯罪。”报告提到,“他很擅长写作,如果将内容发表,可能引起麻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