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美国的宪法制定于1787年,两百多年中除了陆续增加了一些修正案以外,最初的宪法文稿直到如今都未作任何修改。那么这部宪法当成是怎么制定的呢?为什么在两百多年以后还能适应美国社会的需要,参与制定宪法的又都是些什么人?

其实美国在独立之初曾制定了一部《邦联条例》,并依据该条例成立了一个邦联制政府。但由于邦联制度下的美国中央政府没有任何实际权力而导致了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面临严重的危机:各州独自为政且纠纷不断,贫苦的底层民众和退伍老兵不断爆发起义,而这一切使得新生的美国面临分裂的危险。

粉色部分为当时的邦联制美国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在这种状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比如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陆军高级将领、第一任财政部长)、约翰·杰伊(第一任首席大法官)等人向当时的邦联国会提出要求,建议号召各州代表召开大会,商议修改《邦联条例》,使其能够让美国成为一个共和制国家的需要。

并且为了让这次大会得到各州的重视,麦迪逊还邀请了在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华盛顿出席会议,因为只有华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才能让各州放下争议,共同为建立一个统一的美国而努力。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但华盛顿却拒绝了麦迪逊的邀请,已经归隐弗农山庄的华盛顿以自己已经适应田园生活为由不愿意再次介入政治活动。

但在实际上,华盛顿之所以拒绝主持制宪会议并不是如他所说的那样永远不再涉足政治,他在内心深处也对麦迪逊等人修改宪法的努力表示了赞赏,并且曾明确地提出过相同的意思,在私下里也说过“在合众国内,没有谁比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改革当前邦联的必要性”之类的话语。

华盛顿对邦联制美国的评价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在战争期间,华盛顿对大陆会议以及继任的邦联国会的低效和无能深有感触,多次因为不能及时得到物资补给而错失战机,如果不是因为法国的大力援助和他以自己的名义来筹款,独立战争或许根本就无法取得胜利,因此他对美国当下的邦联体制进行改革比任何人都要上心。

那么华盛顿为什么还要一再拒绝麦迪逊和约翰·杰伊等人的邀请呢?

这是因为华盛顿很清楚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邦联国会必须由一个全权代表美国全体民众的联邦政府取而代之,而不是仅仅对《邦联条例》做一些简单的修改。事实上华盛顿比任何人都清楚建立一个拥有实际权力的中央政权的重要性,在战争的过程中,他已经得出结论,一个有能力管理各州的全国性政府比一个松散的各州邦联要重要的多。

制定新宪法的三大倡议者:麦迪逊、汉密尔顿、约翰·杰伊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还不是将他巨大的声望投入到这个事业中的时候,因为在当前情况下,这次大会很有可能如同安纳波利斯会议一样无疾而终。为了保险起见,华盛顿曾向他在战争中的副官、大陆军炮兵司令亨利·诺克斯寻求意见,诺克斯拥有足够的智慧,是一个心思缜密、善于分析问题的人,在战争中多次帮助华盛顿精确的分析战况,因此华盛顿非常重视诺克斯的意见。

在诺克斯看来,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可能会分化成三个派系:一是保守派,他们不希望作出任何改变;二是温和派,他们希望对《邦联条例》作出适当修改,但不会改变当前的邦联体制;三是激进派,希望全面修改《邦联条例》,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诺克斯认为,当前的形势无法预测最后的结果,而在激进派没有把握取得全面胜利之前,他不建议华盛顿介入进去。

大陆军炮兵司令亨利·诺克斯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诺克斯的想法也很简单,作为拥有巨大号召力的华盛顿,应该将自己的影响力用在最关键的时候,而不是在几派的互相争斗中消耗干净。简单的说,就是华盛顿作为激进派的王牌,要在最关键的时候派上用场。

华盛顿听取了诺克斯的建议,所以他表面上一再声明自己不再参与政治,实际上是在等待机会。面对麦迪逊坚持不懈的邀请,他从各方面寻找自己不参加大会的理由,但麦迪逊却丝毫不顾华盛顿的推辞,不断地将自己掌握的关于各州代表团的最新消息写信告诉华盛顿。

麦迪逊也似乎看透了华盛顿的真实意图,因此他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除了罗德岛外,其余的州都会派出代表团。而且由于大部分反对改革者的抵制,参与大会的多数都是温和派和激进派,因此这次会议最终修改《邦联条例》的可能性很大。

邦联已经成为阻碍美国独立后发展的最大因素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诺克斯在得知麦迪逊的分析以后,经过慎重的考虑,也改变了对华盛顿的建议。认为如果麦迪逊的信息真实,那么参与大会将有助于华盛顿提高自己的声望,而如果在华盛顿在主持下通过修订《邦联条例》建立一个他所长期倡导的全国性政府,再加上他在独立战争中的贡献,那么他将是当之无愧的“国父”。

这是在美国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到“国父”这个词,虽然我们现在把《独立宣言》的签署者和在独立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都称为美国“国父”,但这个词最初确实是诺克斯用来称呼华盛顿的。

美国“国父”华盛顿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华盛顿听取了诺克斯的建议,决定出席这次大会,但态度的突然转变要有个理由,否则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认为他前期的坚持是在沽名钓誉,虽然华盛顿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恰巧就在这个时候,华盛顿遇到一件麻烦事。在独立战争结束的时候,为了解决在战争中受伤或战死老兵的家人生活问题,华盛顿曾建立了一个组织“军人联谊会”,目的是通过参与战争老兵的互帮互助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主要是诸如华盛顿这样的大农场主来帮助那些衣食无着的穷苦老兵。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但华盛顿的好心之举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和怀疑,认为他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超越政府之上的军人组织,是对民主共和的威胁和破坏,无奈之下华盛顿不得不宣布退出这个退伍军人的互助组织。

但华盛顿的退出并不影响“军人联谊会”的发展,并且到最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类似的组织,他们联合起来成立了“辛辛那提协会”,并把华盛顿当成了美国的辛辛纳图斯。

辛辛纳图斯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位农民,在战争期间受元老院的委托治理国家,但当战争结束后立即辞去职务回乡务农,并成立了一个救助战争遗孤的组织。而美国的“辛辛那提协会”正是模仿辛辛纳图斯的行为,所以他们把回到弗农山庄的华盛顿当成了美国的辛辛纳图斯,并且宣布华盛顿担任协会主席。

古罗马帝国的执政官辛辛纳图斯

制宪会议:谋远虑华盛顿拒绝制宪会议,深分析诺克斯首提美国国父

“辛辛那提协会”的决定让华盛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把自己被看成辛辛纳图斯当成一种崇高的荣誉,但为了不被别人误解自己破坏共和,又不得不坚决拒绝参加协会的任何活动。因此,他的这个协会主席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虽然“辛辛那提协会”的每一次会议都邀请他参加,但他却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

(本文为美国历史连载文章,欲知制宪会议如何修改《邦联条例》,救美国于水火之中?敬请关注本账号,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详细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美国两百五十年的头像美国两百五十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