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在我们国家研制原子弹氢弹的过程中

据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结果

一年

两年

三年

十几年过去了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印度人开挂各位爱卿懂的

但对于新中国来说

研制原子弹、氢弹那才是有无数

真正意义上的开挂

这其中,还有这样一位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于敏逝世3年

各位爱卿可能知道

于老是“两弹一星”元勋的获得者

但各位爱卿可能不知道

为什么于老是强大得像bug一样的存在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那个时候的中国备受欺辱

日本军人可以随意杀害中国的百姓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依旧严峻

而其中,要说最恐怖的

就是来自美国跟苏联的

核威胁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当量:核武器的威力指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当量(梯恩梯当量)度量。它表示产生同样能量所需的TNT炸药的重量;常用吨、千吨或百万吨TNT当量表示,有时简称“当量”,1吨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约为4183MJ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不仅如此,美国在2015年还爆出

一份《1959年原子弹需求研究》

他们曾计划在中国117座城市

至少投下870枚原子弹

实际上,在中国抗美援朝的时候

美军顶不住

他们就开始有使用原子弹的打算了

“将来采取必要的步骤应付军事局势,为使我们的代价(朝鲜战争)不至于高昂,我们不得不使用原子武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不排除在朝鲜使用原子弹的可能”

  • ——美国总统杜鲁门
  • “共产党(中国)的舰队可能是原子弹攻击的一个好目标”——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中国搞核武器是势在必行

那么,中国在核科学

这一块的理论知识有多少呢?

两个字

空白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于是,考上北大的于敏

是怎样努力的呢?

我不笨,我自己认为我也不聪明,但是我方才说过,我是很勤奋的,每年夏天暑假回不了家,也没有路费,常常跑到景山顶上去,拿着课本,拿着习题,在那乘景山的凉风,勤奋得很,所以我觉得我也许有点天赋,不过我想我不是很(聪明)——于敏

于老就是这样

原子核理论的发展上

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

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三个层次

并且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原子核理论讲义》

这本讲义成了后来我国

理论物理学讲学的重要教材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这气得于老直接决定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1964年11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总理立即部署

五年内研制出氢弹太慢了

力争在1968年进行氢弹装置爆炸实验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原子弹利用的是原子的裂变反应

氢弹利用的是原子的聚变反应

(太阳里的反应就是聚变反应)

聚变需要外界提供更多能量才能发生

而这能量,正好原子弹就能提供

也就是说可以用原子弹去引爆氢弹

但是怎样才能安全引爆氢弹呢?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于老的团队不仅知道

他们还理出了不止一种实现氢弹的思路

这些选择究竟哪种才是最好的?

还得靠计算机来算

那个时候全中国只有一台计算机

为了保证原子弹顺利研制

于老团队只有5%的运算时间可以利用

其余的就只能手算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奋斗了很久,于老团队终于有了突破

为了保密,于老给邓稼先打了

这样一个电话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在于老团队的攻克下

中国终于有了一套

氢弹原理到构型的基本完整方案

当时我们知道法国也在研究氢弹,而法国的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又比我们早好几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赶在法国人前面突破氢弹的话,这对中国人的志气,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士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当初于老设计的是百万吨左右的当量

实际上出来是330万吨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

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

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

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

而中国仅用了

2年零8个月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按道理,氢弹爆炸成功后

于老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

钱三强也曾经问过于老

要不要回去搞他热爱的理论研究

但是当时还奋战在核武器研制前线的骨干专家

只剩三人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小型化”的研究

更难更艰辛

于老的团队不仅要深藏在大山里

他们的身体还要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在这期间,于敏曾三次休克

有一次,如果不是妻子及时发现

恐怕于老就挺不过去……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1977年8月起

于敏领导的核武器理论组

又开始探索更牛的核武器中子弹——

爆炸波效应减弱,辐射增强

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

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

1984年冬天,在一次会议上

由于团队压力极大

他们背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1986年,在301病房里

于老跟进入到直肠癌晚期

病情极度恶化的邓稼先

还在担忧着中国国防的未来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

1988年,中国的中子弹实验成功

1996年,我国签署了全国禁核试验条约

正是邓稼先、于敏跟党中央的先见

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武器发展时间

1996年,全面禁核试验后

于老等人建议,加速发展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

将它作为禁核试验对策工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在禁止核试验的情况下,如何发展中国的核武器,一方面就是通过实验室的手段,如何发展中国的核武器,这就是刚才说的,发展激光核武器聚变这样一些东西,另一方面又如何通过高技术计划,通过发展提高中国的核心技术,让中国从战略上走到前面去……对整个国防科技的顶层设计,从核到非核,他(于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杜祥琬

氢弹有多强?

南非曾经研制过六七件核武器

后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视下拆除了

如果它有氢弹,没人能这么要求它

于敏构型的氢弹有多强?

在5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中

只有中国保持了氢弹的战备状态

它体积小、结构稳定,易于长期保存

中国的核武器有多强?

曾经中国被侵略

到现在

其他国家不敢轻易冒犯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题外话

中国这个bug级人物,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却低估了印度这件事

参考文献

纪录片

《大家:愿将一生献宏谋:于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美国两百五十年的头像美国两百五十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