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被围的德军部队看上去似乎是除了保命,什么也顾不上了

著:道格拉斯·纳什

译:小小冰人

“这一夜,看上去似乎是……被围部队除了保命,什么也顾不上了。”

——冯·基尔曼斯埃格上校,OKH 参谋军官

这一夜,被围的德军部队看上去似乎是除了保命,什么也顾不上了

(上图)1944 年2 月17 日,苏军正在肃清德国人弃守的申杰罗夫卡镇。

1944年2 月17 日上午晚些时候,科涅夫已全力发起反击。近卫坦克第5 及近卫第4、第27、第52 集团军的坦克、步兵和炮兵部队迅速开赴申杰罗夫卡与雷相卡之间的走廊。如果及时赶到,他们就可以将剩下的德军部队切断,并获得属于他们的那份荣誉。谢利瓦诺夫近卫骑兵第5 军的顿河哥萨克们也在途中,急切地盼望投入这场杀戮。到上午晚些时候,德军整个突围路线不断遭到打击。尽管有薄雾、低云和降雪,可红空军仍旧投入战斗。对德国人有利的降雪持续了一整天。个别苏军坦克连动身追赶后撤中的德军队列,对他们实施猛烈打击,并在德国人做出应对前再次撤离。

苏军坦克指挥员A. 克拉尤什金少尉就实施了这样一场进攻。他看见漫长的德军队列正朝东南方行进,距离他这个连队设在科马罗夫卡的阵地仅几百米。就在这时,军长基里琴科将军出人意料地来到他身边。基里琴科命令他向德军队列发起冲锋,而不是待在镇内安全处开炮射击。克拉尤什金立即接受命令,率领他的坦克连出击。这群T-34 逼近德军队列时,德国人试图卸下火炮朝他们开火,但苏军坦克先行开炮。克拉尤什金的坦克一马当先,炮弹落入德军队列,炸碎的尸体和装备部件四散飞溅。德国人惊慌失措,扔下武器混乱不堪地向西南方逃窜,苏军坦克紧追不舍。科涅夫此时刚好在科马罗夫卡观察战斗,他向克拉尤什金和所有坦克车长表示祝贺。克拉尤什金等人的名字后来被特别表彰令提及,这是对他们出色表现的一种认可。

这一夜,被围的德军部队看上去似乎是除了保命,什么也顾不上了

(上图)德军部队正穿越“地狱之门”与239 高地之间的“死亡峡谷”。

苏军炮兵部队当日也参加了战斗。在某些地段,从76 毫米步兵榴弹炮到巨大的152 毫米榴弹炮,一门门火炮并肩排列,保持着一道稳定的弹幕,通常打击小股德军,甚至是单独的敌军士兵。许多炮兵连前出到德军队列边缘,在近距离内轰击对方,绝望的德军士兵朝他们的阵地发起冲锋,将这些炮兵连打垮。用一位苏军亲历者的话来说:“敌人吓得惊慌失措,企图不惜一切代价逃出这个‘煎锅’,无论怎样都不会停下。战斗常常沦为小规模白刃战。”

近卫军上校诺维科夫指挥的反坦克歼击炮兵第438 团声称他们击毁2 辆德军坦克,击毙3000 名德寇,还俘获200 名俘虏。该团辖内第6 连宣布他们单独击毙800 名敌人。卢基乌安奇科夫中士声称他以自己的火炮击毙100 名敌人。尽管这些数字无疑有些夸大,但多少能说明打击艰难前进的德军队列的炮火强度,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至少在俄国人看来是这样),德国人并未放弃逃生的绝望尝试。另一支德军部队,估计为团级规模,遭到苏军近卫炮兵第139团第2 连打击。连长卡梅舍夫上尉命令连里的火炮以直瞄方式朝敌人开炮。所有火炮立即开火,德军队列被这股飓风般的炮火炸得四分五裂。他们不顾伤亡,继续朝苏军阵地冲来。待他们到达近处,炮火已然无效时,苏军炮兵丢下火炮朝德国人冲去。在随后发生的白刃战中,这股苏军被打垮,全连阵亡。

轻型炮兵第15旅在当日的战斗中也有出色表现。帕罗瓦特金上校指挥的这个旅驻扎在朱尔任齐东郊,无情地轰击德军队列。一支德军队列转向苏军炮兵阵地,旋即发起冲击。接下来几个小时,轻型炮兵第15 旅卷入激战(他们对付的可能是B 军级支队辖内部队),最终将敌人击退。该旅声称击毙2000名德军官兵,其中包括施特默尔曼,还俘获400 名俘虏。由于缺乏步兵的紧密配合,苏军无法歼灭德军步兵,只能单纯依靠炮火阻挠对方逃窜。

用一位苏联历史学家的话来说:“所有火炮在敌军逃窜路线上形成一道铜墙铁壁,与其他军兵种相配合,共同阻止了德国侵略者逃出这个‘煎锅’,并给敌人造成巨大损失。”[3] 毫无疑问,德军突围部队当日的阵亡者大多死于苏军的炮火,尽管如此,仍有数千名德军士兵逃过格尼洛伊季基奇河,进入以雷相卡和十月镇为终点的两条小型救援走廊。合围对外正面上,朱可夫正指挥战斗,力图切断并歼灭德国第3 装甲军。他以3 个坦克集团军(坦克第2、第6 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 集团军)的主力反复冲击德军第34 和第198 步兵师据守的狭窄走廊的底部,以及第1 装甲师和“贝克”重装甲团坚守的雷相卡登陆场。

激战持续一整天,T-34 突击波次涌向绝望的德国守军。布赖特第3 装甲军坚定防御,击毁28 辆敌坦克,并击退苏军步兵突击波次。实力不足的近卫坦克第11 军最后一刻投入战斗,但还是没能打垮守军,该坦克军隶属坦克第1集团军,只剩30 辆坦克。这股力量和其他许多部队一样,朱可夫较晚时才把他们投入战场,以期实现以足够的力量打垮敌防御,但这股力量并不够。现在轮到俄国人进攻德军精心布设的反坦克防御,他们随即遭受相应的损失。“黑豹”和“虎”式坦克甚至已不再行动,而是作为固定堡垒使用。尽管它们静止不动,75 毫米和88 毫米主炮仍能将大批T-34、JS-2 和谢尔曼坦克切为碎片。

雷相卡西面,第34 和第198 步兵师击退苏军旨在从突出部根部切断第3装甲军的数次冲击。苏军步兵第74 师攻向布满铁丝网的特诺夫卡,但德军第34 步兵师顽强防御。冯·霍恩第198 步兵师设在维诺格勒北部的防御被苏军步兵第58 师和近卫空降兵第3 师的联合进攻突破,但该师当日下午发起一场反冲击,重新恢复了前线。奇怪的是,从博索夫卡至切斯诺夫卡,第16 和第17 装甲师据守的这段薄弱防区没有遭到任何冲击。据这两个师报告,当天未发生“值得报告的活动”。

唯一的例外是第17 装甲师的“皮奇”战斗群,该战斗群以第17 装甲侦察营组成,驻扎在雷相卡北面1 千米的215.7 高地。这个小小的战斗群只有一个17 名士兵的步兵排,外加一辆突击炮,他们昨日配属给第1 装甲师。不知何故,“施特默尔曼”集群的一些部队绕过北面的朱尔任齐,“皮奇”战斗群随即为他们提供掩护,并击退企图迂回他们阵地的苏军。战斗群指挥官皮奇少尉认为,这些突围部队主要由“维京”师和“瓦隆人”旅的幸存者组成。皮奇和他的部下为这些生还者指明方向后,他们踉踉跄跄地走入雷相卡北部,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整天,一直到夜里。

这一夜,被围的德军部队看上去似乎是除了保命,什么也顾不上了

(上图)突围期间,德国人遭到来自两侧的苏军火力打击,从朱尔任齐到波恰平齐,苏军沿山脊线掘壕据守。照片中,苏军士兵正瞄准掉队的德国士兵。

悲剧性事件沿格尼洛伊季基奇河河岸发生时,西面3 千米的雷相卡,贝克中校和科尔将军似乎对此毫不知情,直到上午晚些时候,突围的幸存者陆续到达他们防线后,两人才如梦初醒。突围方向的改变,使第11 军和第42 军主力到达格尼洛伊季基奇河错误的一侧,这里根本没有搭建桥梁,也没有这种计划。没人预见到这种情况,因此,第1 装甲师和“贝克”重装甲团都无法立即腾出兵力实施救援。情况通报发生延误的另一个原因是,贝克和科尔的指挥部只剩一部可用的无线电中继台,其他的不是发生故障就是被苏军的炮火摧毁。无线电覆盖范围的缺口迫使两位指挥官不得不依靠传令兵来回传递消息。因此,沿格尼洛伊季基奇河河岸和239 高地顶部所发生的情况的严重性,直到突围计划土崩瓦解后他们才得到全面了解。另外,贝克和科尔一直无法通过电台联系上利布或施特默尔曼,从而加深了这场悲剧。而通过第8 集团军向施特默尔曼发送电报的尝试也没有成功。

到11 点,科尔将军和贝克中校终于意识到这场灾难的程度。从渡过格尼洛伊季基奇河的幸存者那里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后,他们迅速起草计划,准备发起一场进攻,尽快建立一片前进接待地域,以缓解突围部队承受的压力。

本文摘自《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1944.1—1944.2》

这一夜,被围的德军部队看上去似乎是除了保命,什么也顾不上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战争事典的头像战争事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