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西方媒体为何频频针对?

新疆棉—西方媒体为何频频针对?

一、优衣库被 BBC 采访事件回顾

近日,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接受了 BBC 的采访。在采访中,BBC 主持人故意给柳井正挖坑,问道:“优衣库用不用新疆棉?” 柳井正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回答:“没有使用新疆棉。” 柳井正的这个回答并非是拒绝使用新疆棉,而是在审时度势。他不想因为这个敏感问题影响优衣库在中国的生意,所以选择了一个相对模糊的说法。但 BBC 却采用了 “掐头去尾” 的剪辑手法,把柳井正后面的回答去掉了,再加上国内媒体为了流量,直接翻译成 “优衣库拒不使用新疆棉”。实际上,“没有使用” 和 “拒不使用” 意思有很大差别,一个相对中性,另一个则傲慢而强硬。

二、西方媒体给优衣库挖坑的目的

优衣库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这让西方媒体感到不满。优衣库在中国有 1032 家门店,供应商就有 269 家。在 2024 财年,优衣库中国营收高达 360 亿,净利润超过 50 亿。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优衣库第一大市场,而且优衣库中国的业绩还在不断增长。而欧洲快时尚品牌,如 Zara、H&M 的中国市场却急速萎缩。尤其是 H&M,卷入新疆棉事件后,遭到中国人的集体抵制。巅峰时期,H&M 中国有 535 家门店,而现在只剩 300 家了,关掉了 200 多家店,损失惨重。Zara 从 183 家门店下滑至 96 家,门店数遭遇腰斩。

对 BBC 而言,炒作新疆棉,把优衣库拉下水,不仅能削弱优衣库在中国的影响力,还能制造中外对立,打击中国的外企经营环境。外交部发言人对此回应称:“新疆棉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希望有关企业能够排除政治压力和不良干扰,自主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业决策。” 这一回答客观中立,体现了中国外交越来越成熟和自信,也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公众性对立情绪,维护平和的营商环境。

三、西方媒体针对新疆棉的背后原因

新疆棉—西方媒体为何频频针对?

1、经济利益之争

新疆棉以其高品质主打高端局,年产 500 万吨,其中 300 万吨用于出口,一吨售价高达 1.7 万美元。相比之下,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短绒棉生产国,质量普通且价格便宜;巴西棉花产量不高且品质受气候影响不稳定。当每年 300 万吨新疆棉涌入国际市场后,对美国棉花造成了重大冲击。原本在高端市场一家独秀的美国棉花,如今被新疆棉压着打,美国制霸全球棉花市场的时代被终结。在工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就如同今天的芯片工业,而棉花是纺织工业的核心原料。西方统治全球纺织工业 200 年,却被一朵新疆棉打破,美国不只是棉花生意不好做,连纺织工业都受到影响。

2、政治目的考量

西方媒体妄图通过抹黑新疆棉,搅乱地区局势、制造分裂,打击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同时进行意识形态斗争。以所谓 “强迫劳动” 等不实借口,编造谎言污蔑新疆棉生产,借此抹黑中国形象,干涉中国内政,企图破坏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遏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维持其自身的霸权地位。打压新疆棉,可以减少竞争对手,为其本国棉花产业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打乱中国纺织产业链,影响中国在全球纺织品市场的竞争力,试图重塑全球纺织品贸易格局,使其更有利于欧美日等地区的产业发展。新疆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国内门户,弄乱新疆就是打乱 “一带一路”,没了 “一带一路”,中国就没法从陆路把影响力辐射出去。可以说炒作新疆问题就是为了破坏 “一带一路”,即使没有新疆棉,也可能会有新疆番茄、水果、牛羊肉等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四、西方媒体针对新疆棉的影响

新疆棉—西方媒体为何频频针对?

1、对新疆棉产业的影响

西方媒体制造虚假舆论,利用政治手段打压新疆棉,对新疆棉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及损失,新疆棉花年产量 520 万吨,占中国产量的 87% 和世界供应量的 23%,作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被抹黑后中国经济的这一部分受到影响。

此外,美国涉疆制裁破坏全球棉花产业链,粗暴扣押并销毁新疆棉制品,甚至迫使众多服饰品牌抵制新疆棉花。这种行为破坏了中国棉花产业,而中国棉花产业凭借优质的棉花原材料、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成为全球棉花产业链的中心环节,破坏中国棉花产业就等于破坏全球棉花产业链。大量事实证明,美国涉疆棉花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包括原料生产、棉纱加工、织染、面料生产、服装生产及终端销售等在内的各环节都造成了打击。

2、对涉事外企的影响

外企因不当言论导致销售业绩下滑,如 H&M、Zara、Nike 等。H&M 卷入新疆棉事件后,遭到中国人的集体抵制。巅峰时期,H&M 中国有 535 家门店,而现在只剩 300 家了,关掉了 200 多家店,损失惨重。H&M 在亚太市场销售额下跌 2%,是全部市场中唯一销售额下降的地区。

Zara 从 183 家门店下滑至 96 家,门店数遭遇腰斩。相比全球其他市场份额同比下降 16.6%,在二线城市 Zara 的门店几乎都关闭了。

Nike 在新疆棉事件后,股票市值短时间内大跌 5%,瞬间亏了 105 亿美元。6 月份,其市值蒸发了 284.1 亿美元,股价暴跌 19.98%,中国区销售额下降了 10%。总部不得不紧急换帅,应对即将到来的 “寒冬”。

优衣库此次事件也可能使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受阻。尽管优衣库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但创始人柳井正的言论引发了争议。如果优衣库不能妥善处理此次事件,可能会像其他涉事外企一样,面临销售业绩下滑的风险。毕竟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那些不尊重中国、诋毁新疆棉的企业是零容忍的。

五、态度

新疆棉—西方媒体为何频频针对?

1、中国外交的回应

外交部针对西方媒体针对新疆棉的事件,给出了客观中立的陈述:“新疆棉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希望有关企业能够排除政治压力和不良干扰,自主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业决策。”中国外交以陈述客观事实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立场。

2、中国消费者的态度

在西方媒体针对新疆棉的事件中,中国消费者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他们积极抵制涉事外企,如 H&M、Zara、Nike 等,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新疆棉的支持。然而,中国消费者在抵制涉事外企的同时,也应保持理智冷静。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抵制所有外企,而应该区分对待那些真正尊重中国、支持新疆棉的企业和那些恶意抹黑新疆棉的企业。

同时,中国消费者应该更加支持国产品牌,推动国产品牌崛起。国产品牌在质量、设计和价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全有能力与国际品牌竞争。我们应该相信国产品牌,给予它们更多的机会和支持。通过支持国产品牌,我们不仅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历史百家汇的头像历史百家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