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富汗全民皆兵反抗入侵时,各种各样的点子几乎是层出不穷的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世人皆知,以实力而论,阿富汗游击队与苏军在各个方面都相差悬殊,特别是在武器装备方面。但随着战事的发展,苏军在阿富汗越来越陷入到困顿的泥潭。

当阿富汗全民皆兵反抗入侵时,各种各样的点子几乎是层出不穷的

当一个国家全民皆兵反抗入侵时,各种各样的点子几乎是层出不穷的。

1982年夏末,贾拉拉巴德反苏游击队的一位领导人通过各种关系,与阿富汗政府军喀布尔卫戍部队司令阿卜杜勒·沃杜德将军取得了联系。游击队领导人向沃杜德将军说,他和他的游击队愿意归顺阿富汗政府军,放下武器不再与苏军为敌。为了证明他的诚意,这位游击队领导人向沃杜德将军出了一个主意——愿意帮助政府军诱捕自己的上司,逊尼派伊斯兰党领袖尤尼斯·哈利斯。

这位游击队领导人担保说,只有他才能抓到哈利斯,只要向他提供资金,再派一支政府军的装甲部队协助行动。他的话说服了沃杜德将军,后者果真向他提供了他所要的一切。就这样,一支阿富汗政府军的装甲部队出发向贾拉拉巴德飞奔而去。游击队领导人接待了他们,把他们安置在一块偏僻的草原上,吩咐他们设好陷阱,准备伏击哈利斯。

即将“归顺”阿富汗政府军的游击队一连两天劝设伏的政府军要耐心等待;等到第三天,游击队完全取得了这支政府军的信任。游击队领导人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那支阿富汗政府军部队全部消灭,缴获了一批装甲车辆和其他武器弹药。

倒霉的沃杜德将军被苏联顾问怀疑私通游击队,以“叛徒”罪名于9月29 日遭到处决。

阿富汗游击队还常这样干:一些游击队员装扮成阿富汗政府军,在公路干线拦截公共汽车,把乘客统统赶下车,然后宣布要把这些同情“反革命匪帮”的人枪毙。要知道,这是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常干的事。

车上的许多阿富汗政府军军人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党员一听此言,赶紧出示自己藏得很严的证件。接下来的事就十分方便了—游击队员们将出示证件的人全部枪毙或关押起来。

当阿富汗全民皆兵反抗入侵时,各种各样的点子几乎是层出不穷的

(上图)阿富汗游击队

这样的计策简直是用不完的。一支小规模反苏游击队的领导人逃到了阿富汗政府一边。他向阿富汗政府和苏军保证,自己一定幡然悔悟,痛心疾首地说自己是上了帝国主义和大封建领主宣传的当;他还做了一系列事情来表明诚意。于是,阿富汗政府军给他武器装备和资金,要将他的部下改编为维持地方治安的民兵武装。没想到,一拿到武器装备和资金,游击队领袖立即就回到山里,再也没有露面。原来,他当初来向阿富汗政府和苏军投诚,目的不过是搞钱搞枪而已;现在武器装备和资金都到手了,他便回到山里继续打苏联人。

残酷的战争使阿富汗人发挥了极大的聪明才智。游击队在喀布尔附近的马伊丹搞到了一颗尚未爆炸的炸弹,他们给炸弹装上了电控系统,炸毁了苏军运输车队必经的大桥。他们从苏军装甲运输车里搞来的炸弹不久就被派上了用场,经过一番摸索和改装,游击队用土炮将炸弹全部又送回了苏军的营房里。

在某次交火中,游击队缴获了苏军装甲车上的一挺重机枪。游击队的机械师立即给它装配上一个三脚架,变成了一挺轻机枪。在阿富汗北方的游击队里,有人在城市游击战中发现,近距离发射的苏制RPG火箭弹能穿透苏军装甲车辆的装甲,但无法杀伤车内的苏军士兵;经过一番思考,游击队员们找到了窍门——把弹头里的两个塑料垫摘去,问题就全解决了。在同一次城市游击战中,游击队员们发现,在火箭弹的套接管里加一点汽油,没有发射筒也能使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阿富汗战争负最终责任的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谢尔盖·索科洛夫元帅变得焦急不安。勃列日涅夫大力提倡的速战速决没有达到目的,而且苏军对付这些无所不在的游击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多年来,苏军的战术方法与训练方向一直是,与北约组织在西欧平原展开超大规模机械化作战。但在遍布山地的阿富汗,这一切根本无从应用。

勃列日涅夫目前的紧迫问题,是如何采取一种最有效的办法尽快消灭阿富汗境内的反苏游击队组织。

经过多方讨论,一份决策方案送到了索科洛夫的手中。

1980年下半年,苏军改变了“拳头战术”,开始推行被称为“搜索与歼灭”的新战术,把打击重点依次放在阿富汗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同样不能放松,必须确保苏联与喀布尔之间的联系,确保喀布尔及其周围地区的安全,并竭力切断阿富汗国内反苏各游击队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往来。

苏军开始对游击队活跃的地区进行重点清剿和分区清剿。打击的方法往往是先派出飞机侦察,确定目标区后再进行反复的轰炸,甚至将目标区的村庄炸平,将林区毁灭,以消除游击队的一切掩护物;为了切断平民百姓与游击队间的协作,苏军还对游击队活跃地区的平民实施了灭绝式的轰炸。而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区,苏军则加强了对国界间交通线的封锁,力图使游击队从巴基斯坦境内获得的支援物资无法运送至国内。

为了增强对阿富汗游击队的打击强度,1980年中期,苏军第16摩托化步兵师和第54摩托化步兵师又从苏联境内的铁尔梅兹经阿姆河大桥开进阿富汗,增补到负责整个阿富汗战区主要作战任务的第40集团军。与此同时,苏军又将阿富汗全国29个省重划分为7个战区,即喀布尔战区(驻有第105空降师和第360摩托化步兵师)、加兹尼战区(驻有第8摩托化步兵师)、昆都士战区(驻有第201摩托化步兵师)、马扎里沙里夫战区(驻有第16摩托化步兵师)、赫拉特战区(驻有第66摩托化步兵师)、信丹德战区(驻有第54摩托化步兵师)、坎大哈战区(驻有第357摩托化步兵师)。各战区除了负责协调指挥本作战区内驻守军队的军事行动外,还掌握一定数量的机动力量,可以独立进行一些作战任务。

另外,苏军的指挥机构也得以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第40集团军的总部设在喀布尔,并成立了空军司令部、防空军司令部、炮兵司令部以及后勤指挥机构。为了便于指挥,苏军还分别在喀布尔和信丹德设立了东、西部两个战区指挥所。

到1980年底,驻阿富汗苏军人数已达8.5万人,其中75%是作战部队,其余为后勤保障部队和阿富汗政府军中的教官与顾问。此外,在土耳其斯坦军区,还驻有5万苏军,长期处于战斗准备状态。

当阿富汗全民皆兵反抗入侵时,各种各样的点子几乎是层出不穷的

(上图)在喀布尔郊区大量苏联入侵时遗留的报废装备

与此同时,苏联的“同化政策”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行。利用阿富汗人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苏联在阿富汗的每一处占领区全面地收买各个部族,只要依顺卡尔迈勒政府,苏联人就将向他们提供最为完备的伊斯兰信仰保证,同时对各部族首领采用罕见的高薪、诱人的特权来加以拉拢。到1983年,喀布尔市内已经新建了230座清真寺,其余地方也建了30余座为了收买各个部族,1981 年,阿富汗政府“边境和部族事务处”改组为“民族和部族事务部”,并在6 月份建立了由库纳尔、捕格哈尔、帕克提亚、帕克蒂亚、查布尔、坎大哈、赫尔曼德和尼姆鲁兹等省组成的“阿富汗部族最高会议”。“边境和部族事务处”与“阿富汗部族最高会议”专门负责说服、劝导各个部族服从卡尔迈勒政府,其主要对象是广大的普什图人,而辅助说服工作的方法则是利诱。苏联人通过这两个机构告诉部族首领们—卡尔迈勒政府的土地改革可以不触及大地主的利益,并且部族首领和毛拉们还可拥有比法律规定的6公顷还要多的土地。

苏军和阿富汗政府还向所有部族和个人保证——只要服从新政府,曾经同游击队合作过的人可得到赦免,而且被充公的土地将归还原主,战争中所受的财产损失将获得补偿。

本文节选自《帝国的坟场:阿富汗战争全史》

当阿富汗全民皆兵反抗入侵时,各种各样的点子几乎是层出不穷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战争事典的头像战争事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