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服百科: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军服”的出现

著:乔纳森·诺思(Jonathan North)

译:刘萌

始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犯下的一个可怕错误,并对他们自己造成了永远无法估量的损失。这场战争由一系列各国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的误判所引发,最终以被卷入其中的国家和民众陷入巨大悲剧而收尾。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词语能够形容战争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呢——比如欧洲,在战争刚刚结束的1919年,保加利亚这个小国竟然增加了208641个寡妇(该国女性总共才2426187名);在法国动员到前线的男性中,也有高达73%的人出现了伤亡。

本文要探讨的主题:一战中各参战国军队所穿的军服,事实上,它们在战前的1913年和战后的1919年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00年,欧洲的军队大多使用着深蓝色、红色、绿色和白色的军服;到1919年,他们的大部分军服已经统一成了卡其色——这是一个旨在挽救士兵生命的过程,并且伴随着作战战术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取得进步。

世界军服百科: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军服”的出现

(上图)欧洲军服从1853年到1915年的变化:图左,1853年,法军第2枪骑兵团,上尉;图中,1858年,英军第2轻骑兵团,上尉;图右,1915年,德军第17步兵团(第4威斯特伐利亚步兵团),中士。

技术的发展和军服的进步

大约在1910年,为了在敌人越来越猛烈的火力下保护己方士兵的安全,欧洲各国军队普遍换装了中性颜色的军服。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措,而对此不适应的人将会在未来发生的战争中付出失去生命的代价——那些最适合服役以及最训练有素的士兵通常会首当其冲被敌人杀死。各国军队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发展新型武器——马克沁机枪、法制75毫米野战炮,以及配备光学瞄准镜的毛瑟步枪等新锐武器纷纷破茧而出。其中,新式军服也是各国装备革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军服百科: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军服”的出现

(上图)第4来复枪旅掷弹兵分队的一名二等兵,1917年。俄军用掷弹兵组成了突击部队。图中这名士兵轻装简行,可随时对敌方堑壕发动攻击。他戴着一顶配有俄军帽徽的法制阿德里安头盔。该部队成员通常会避免使用步枪——手枪才是其首选装备;此外,他们还携带了锋利的掘壕工具(带有短柄)和匕首,一般还配备有一把斧子和7到8枚手榴弹。

那么,颜色鲜艳的军服是怎么被它那些看上去黯淡无比(譬如绿色或棕色)的同类所取代的呢?徽章和配饰的外形是怎样从华丽变得朴素的?还有,个人防护设备又是如何逐渐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呢?这些研究课题都是令人着迷的。在此举一个小例子:师级或者旅级部队徽章的使用。当大部分国家的军队发现对敌军保守秘密至关重要时,便纷纷更换了一系列新的徽章和标志。使用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迷惑敌人,但这也同时使历史学家对其的研究变得更加困难。

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军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的。事实上,在1914年之前,绝大部分欧洲列强的军队就已经采用了与现代军服非常相似的设计;那些对此反应滞后的国家(如法国、比利时和奥匈帝国)也很快在1914年末迎头赶上。

世界军服百科: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军服”的出现

(上图)第1禁卫骑兵团的一名骑兵,1914年。他穿着一件相对朴素的制服,但骑着一匹品质优良的战马。这名骑兵手中擎着的是M1908式直刃骑兵剑,它配有漂亮的镀镍剑柄。

鲜艳色彩的弊端

早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期间,普鲁士轻步兵(jägers,即猎兵)就表现出了对深绿色制服和黑色皮制装具的偏爱;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服役的欧洲军人则普遍配备了实用的白色、浅黄色或棕色制服。在当时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交战双方使用的都是精度不高的武器,因此伪装向来都不是什么棘手的问题(即使发现了目标也不容易打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将军能从远距离认出并控制自己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导致欧洲步兵们穿着异常鲜艳的制服,并在战场上排着整齐而紧密的纵队和横队;就连拿破仑麾下的大军也以其色彩绚丽的军服而闻名,他们用灰色和棕色的大衣盖住里面鲜红或亮蓝颜色的制服——这些制服的布料都是用天然色素染的色,所以很容易褪色。

美国内战(1861—1865年)期间,南北两军的制服色彩都比较暗淡,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双方仓促之间扩大了军队规模,导致装备难以跟上。到了普法战争(1870—1871年),交战双方再次身着鲜艳的制服,还因此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1870年8月,在格拉沃洛特(gravelotte)战役中,普鲁士禁卫军在向圣普里瓦(St Privat)推进时,以密集的队形冲向法军阵地,遭到法军后膛步枪火力的猛烈攒射。这支普军几乎被摧毁殆尽,伤亡数高达20163人。普法战争结束时,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尽可能缩小己方目标,而穿着鲜艳军服显然就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段。

世界军服百科: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军服”的出现

(上图)第7普通猎兵营的一名侦察兵,1914年。图中这名猎兵即使没有扛着自行车也得承受其他沉重的负担——他的大部分个人物品都被存放在一个帆布袋或一个携物袋(musette)里;此外,袋里还装满了每日的食物配给,并且总是装有烟草。折叠自行车最初是由杰拉德上尉设计并制造,于1914年初装备法国和比利时军队。然而,随着前线陷入堑壕战,这种机动装备也基本停止了使用。

变革

鉴于布尔战争(1899—1902年)中的惨痛经历,再加上在印度服役的军官们所施加的压力,英军终于在1908年装备了卡其色军服。此后,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英国,或采用由本国设计的“低能见度”军服(譬如保加利亚人就选择了一种棕色制服)。当时兵力最为庞大的是德国和俄国,前者于1910年采用原野灰作为军服的主色调;后者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落败后,使用了浅绿作为军服的颜色。1911年,法国人仓促地为他们的新军服选择了一种褐绿色布料,但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而且没有得到官方的支持。到1914年夏天法军奔赴战场时,他们身上仍穿着蓝色和红色的制服——法国国内的保守派为这一愚蠢之举辩称,说伪装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当时法军的核心战术是以步兵近距离刺刀冲锋来威慑并攻击敌人,鲜艳的军服确实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然而,事实将会证明他们为这一做法付出的代价有多么昂贵。

世界军服百科: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军服”的出现

(上图)第6海军陆战团的一名下士,1917年。美海军陆战队员装备的蒙大拿帽很快就被钢盔或船形帽(不当值时使用)所取代。蒙大拿帽一般由兔毛毛毡制成,帽上有4个通气孔以减少头部出汗带来的不适。士兵们通常把皮制下颚带置于后脑勺,因为当他们行军时,下颚带(此时位于下巴处)会在下巴和脖子间来回摩擦,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战地制服的发展

各国的军服都在野战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军服”。前线的恶劣环境使得各国对制服的改造势在必行——比如军官们很快就发现,要想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就得尽量遮掩住自己的军衔。一些人因此改穿低级军官的制服,并通过佩戴一个小徽章来表明真实身份。钢盔很可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从而引起敌人的注意,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给它们(钢盔)表面涂上没有光泽的涂料或用布覆盖。根据士兵们在战壕中的经验,军方对军靴的部分设计和衣物的防水性(在潮湿天气里,羊毛大衣会变得非常沉重)进行了改善,还将制服上那些五颜六色的饰带换成了普通布条或小而精致的滚边。

1918年的士兵已经与1914年,刚刚开赴前线的那些人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在穿着上。

本文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服、徽标、武器图解百科》

世界军服百科: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军服”的出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战争事典的头像战争事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