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
吴鼎昌与一九一九年南北和议
内容提要:1919年的南北和议,吴鼎昌因得到皖系、安福系及徐世昌的支持与认可,被推选为北方代表。作为北方代表团的决策者之一,吴鼎昌多方周旋并争取南北双方妥协,努力推进和议的筹备。在1919年公债、国会等…
-
帝国人才大爆炸
全文共4945字 | 阅读需9分钟 嘉靖二十六年,是明朝人才大爆炸的一年。 23岁那年,举人张居正赴京参加科举会试。 对于此次考试,他信心满满。从小便有“神童”之称的他,早在12岁那年,就在家乡湖广荆州府参加了童试,…
-
论民国知识阶层的海权认知与宣传
内容提要:民国成立后,晚清以来的海权危机持续。面对此种情形,中国的知识阶层积极参与到维护海权的行列中去,为期刊杂志撰文就是他们的主要参与方式之一。他们翻译西方海权经典著作,发表研究心得,同时关注…
-
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与社会变迁
抗日战争时期,农业生产集体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明确提出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方向是“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相合”。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
-
一个王朝的兴与亡,全赖这支军队
北府兵的存在,到底是不是利大于弊?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三百多年间,有三十多个政权轮流建立,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 而偏安江左的东晋,存活了一百多年,相比其它短命王朝,东…
-
银行破产与中国近代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内容提要:近代中国银行业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停业高潮,由此形成了近代中国的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相关规则与机制。其中,依据1935年《破产法》首批进入法律审判程序…
-
“洒泪”的权术:曹操与泪
曹操的疑墓告破,形成文史学界对曹操的历史事迹议论纷纷,对真墓的判断也仍存疑。 当我重读《三国志·魏史》时,却引出关于曹操与泪的一段故事,值得作为史鉴的谈助。&nbs…
-
延安抗战社会动员的红色基因
延安独特的乡村抗战动员模式,充分实现了动员的目的,有效拓宽了抗战精神的内涵。随着媒介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今天社会动员的手段、方式、路径已与延安时期大为迥异,但延安抗战社会动员的优…
-
揭秘关羽痛失荆州的背后真相
笔者日前拜读了蒋星煜先生在《新民晚报》上所撰的《刘备联孙拒曹有始无终》一文,颇受启发。但又感到关羽失荆州不仅仅是孙刘联盟有始无终的问题,蜀失荆州之事颇为复杂,内中既有关羽本人的问题,又…
-
南明一手好牌被打烂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王朝,遇到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面临亡国之危时,一个最常见的自救办法就是南渡。晋朝有西晋东晋之分,宋朝有北宋南宋之别,虽说领土疆域会大大缩减,但是也是延续了王朝法统,最重要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