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另类进化史

“笑”的另类进化史

笑,是人类最重要的情绪反应之一。

人们可以笑,与位于大脑最前端的额叶有关。这部分大脑以及包括海马体及杏仁体的边缘系统一道负责和决定人的情绪反应。一旦从额叶那接到想笑的信息,位于大脑皮层下方的边缘系统就会发出让人们发笑的信号而引发大笑的生理反应。

在科学的角度,笑也是一种微型运动。一项研究发现,每天10-15分钟的大笑可以额外燃烧10-40卡路里。而且大笑之后可以放松僵硬的肌肉,还能让大脑释放内啡肽,让人感觉暖洋洋的。

笑,还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符号,它意味着友善、热情与包容。研究表明,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笑话不仅让他们更具安全感,还会加强他们之间的共同纽带。甚至还有科学证据显示,笑声具有传染力。

不过,那么美好的表情“笑”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起源。

“笑”的科学起源

作为表情来说,“笑”有着长达3千万年的进化历史。虽然笑容在今天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友善的姿态,但来自世界各地动物行为科学家的证据显示,笑容最初源于恐惧。最早的研究将笑容与“出于恐惧的咧嘴”或是“静静地龇牙”相关联。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欧洲,一位灵长类动物学家的研究显示,出于恐惧的咧嘴可以追溯到灵长类动物,比如恒河猴。它们用这样的类似微笑的表情来建立自己的统治或服从地位,尤其在危险情况更是如此。当时的科学家们认为这就是我们当今笑容的起源。

“笑”的另类进化史

恒河猴

后来,从人类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八成的笑容是产生自尴尬、失望、无奈、嫉妒以及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所以,笑容并不等于“笑”,只有真正的笑才拥有前文所述的美好“副作用”。

虽然一副笑容背后有那么多种情绪,但不用担心,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轻松地辨别出“假笑”。加州大学的格雷格·布莱恩特研究员进行了一项研究,表明识别真实笑声的能力与文化无关。研究人员对来自21个国家的884人进行了测试,参与者听着不同语种的笑声录音,有的在英语对话中发出笑声,有的说着中文或说着韩语。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听众都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真实的笑和虚假的笑。布莱恩特指出,假笑和真笑有着不同的音调,假笑听起来更像是说话,而不是真笑。

“笑”的另类进化史

一副笑容背后有那么多种情绪。

“笑”的历史描述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用艺术展现人类的表情。这段时期的希腊雕塑,几乎每一个人物嘴角都略微上翘,这种特有的微笑被称为“古风微笑”。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这个表情的科学含义尚不清楚,因此引发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它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产生的,其他人则相信它可能反映了健康和幸福的一种理想状态。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艺术作品中的笑容越来越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因其著名的微笑已经在全世界引发争论;扬·范艾克的《一个男人的画像》里人物的嘴角紧闭,没有笑容。除了长期保持笑容对画家以及模特本人都很困难之外,还因为在整个欧洲,大笑被认为非常不礼貌,不是上流社会礼仪的一部分。

“笑”的另类进化史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在东方,自古以来有关笑的表述很多,诸如一笑泯恩仇、千金一笑、一笑倾城、笑一笑十年少等等。还有就是那尊出土于成都的东汉说唱陶俑,笑容可掬的样子反映当时的底层百姓的面貌。《说文解字》中这样表述“笑”字:喜也,从竹,从犬。

由于中国古代鲜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所以从文学作品 “笑话”的角度可以观察到“笑”的历史。据记载,早在《周易》里就有了笑话的成分。到了魏晋时期,文学史上就已经出现了具有奠基作用的笑话合集《笑林》;到了唐宋时期,《太平广记》中专门编纂了“嘲谑”轶事五卷;明清时期又诞生了一部笑话合集《笑林广记》——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人们对“笑”是极其热爱,并且乐此不疲的。

“笑”的另类进化史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笑”的与时俱进

照相机的出现让“笑”更加盛行,并随着摄影的发展一起与时俱进。

1839年,一位名叫罗伯特·科尼利厄斯的业余化学家在他的后院拍摄了史上第一张自拍照。1888年柯达推出盒式相机,让普通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使用摄影技术。

当摄影走进人们的生活后,人们在面对相机时要嘴角上扬、露出微笑逐渐成为共识。

同时,广告在微笑与摄影之间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1998年的一篇论文中学者施罗德说,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许多广告商已经在利用微笑这一人类幸福最广为人知的象征来传达对他们产品满意的理念。

“笑”的另类进化史

2015年,科学家们在调查了在1905—2005年之间拍摄的高中年鉴照片,通过分析近3万8千张正面照片的数据库,得出了一项结论,每隔10年,照片中人们平均的唇曲度就有所增加,而女性自始至终比男性都更爱微笑。由此可见,笑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开始逐渐“放肆”。

而如今已是互联网的时代,在数字世界中,笑拥有了新的身份——一种符号。

据记载,1982年一位名叫法尔曼的教授决定找到一种方法来表达卡内基梅隆大学网上公告栏上的幽默帖子。为此,他建议同事用微笑字符系列 :-)来表达讽刺,或是用 :-(来表达严肃。而他有所不知的是,他正在永远改变我们在网上交流的方式。

而之后,符号表情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多的交流演变成了符号交流,包括表情符号和文字。人们躲在屏幕背后,仍然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全世界的人们每天要发送100亿个表情符号。而根据统一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他们负责将世界语言数字化)的统计,2021年排在国际前10名的表情符号里,其中5个是微笑表情符号。

“笑”的另类进化史

END

编辑丨魏东月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