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
千秋罪恶不该忘:清朝三代“文字狱”
“文字狱”在清康雍乾尤为恶劣,“盛世”的箫鼓难掩一个时代的腥风血雨,“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皆为稻粱谋”,清代进步文人龚自珍尚且沉痛指出。今天却有人曲意绕过这沉重一页。此乃完整的“清史”学术吗?大概只算凑…
-
揭秘清朝位列一品共世袭880年的爵位是何职?
清朝官员老照片 1935年1月18日,15岁的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接到国民政府一道政令,上书孔子嫡系裔孙孔德成将由“衍圣公”改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这天起,孔德成“衍圣公”的生涯宣告结束,作为孔…
-
乾隆后妃比康熙少 为何被后人评为“风流皇帝”?
乾隆汉服像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终年八十九岁,年寿之高是任何皇帝都无法比拟的。再说他执政六十年,把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年号为嘉庆,那是出于无可奈…
-
清朝青楼与科举考场一河之隔 顺治三年始废教坊制
近日翻阅一书,名曰《板桥杂记》,作者余怀,生活在繁华之都金陵,感慨明清历史变革,想抒发一下兴衰之感,却找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唯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他讲的是明末清初金陵的“艳史”,作者…
-
为何把兵权抓在皇室手里反而导致了清朝灭亡?
袁世凯在1915年 1911年10月(旧历辛亥年),武昌一声枪响。与精心谋划但终告失败的黄花岗起事等暴动相比,这一次,革命党可谓仓猝而应,事前并无成算,但却取得了如孙中山事后所承认的“意外的成功”。 从黄…
-
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保平不争胜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人物小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
-
清宫秘档甲午记事:宣战谕旨斥日本“不守公法”
日前,《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面世,全书收录了清政府在应对甲午战争过程中形成的朝廷上谕、大臣奏折、官衙电报等各类档案总计4500余件,影印出版50册,这是对清宫所藏甲午战争档案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整理编纂,…
-
日本人为何逼溥杰娶日本女:生儿取代溥仪的皇位
溥杰、嵯峨大婚照 爱新觉罗·溥杰(1907—1994),北京人,满族,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胞弟。1929年到日本东京学习院、日本陆军士官司学校学习,1935年回东北后任“满洲国”“宫内府侍从武官司”。1945年日本投…
-
丰岛海战大清媒体曝假新闻:被日本人耻笑
“丰岛海战”是清朝海军对日第一战,国内外无不关注。但令人不解的是,这样重大的战役,上海的《点石斋画报》、《上海新闻画报》等媒体曝出的却是《海战捷音》、《小埠岛倭舰摧沉》、一连串假新闻。 《海战捷…
-
清朝皇帝赐宴:御膳房发过期食品羊肉做工粗糙
给这本书起书名,有很多波折,最终是用了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有一次朋友聚会,大家酒足饭饱之后突然有点像行酒令一样,各自说觉得哪个朝代是最好的,可以评比一下。有人说唐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