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
末代皇妃自述:初见溥仪觉得他很和气
两载伪宫一声叹息。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从“真龙天子”被改造成为普通公民,是唯一的例子。最近,群众出版社推出溥仪《我的前半生》全本,增补了1964年版未曾收入的十五六万字,内容更完整…
-
甲午之战后清军怯战 在八国联军面前不战而降
1905年夏天,长江下游溽热难耐,时任南北洋海军统领兼广东水师提督的叶祖珪,从南京沿江而下巡视炮台及水雷营地时积劳中暑,又染上了伤寒,不久死在上海军营之中,享年53岁。该年1月,是清廷首次决定统一南北洋…
-
清朝时期的奇葩邪教
清代画家任伯年所绘的《钟馗图》 什么叫邪教? 清代的雍正皇帝回答:“所谓邪教者,非指世俗寻常僧道之流而言”,“大抵妄立名号,诳诱愚民,或作幻术,夜聚晓散。此等之人,党类繁多,踪迹诡秘。” 雍正回…
-
八国联军入侵河西务
武清是当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必经之路。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的2000余名侵略联军,进犯北京遇阻后不甘心失败,又组织起近2万人的侵略军。8月4日沿运河由天津向北京进发。8月6…
-
沉没的甲午:大清的堂堂之师只停留在纸上
偌大中国何以输给小小岛国——日本,且致如此一败涂地?在故纸堆中认真作一番翻检搜求,还真能找出不少线索。碍于财政,北洋海军的规模及装备在战前已远逊于对手;陆军相形之下,更为没落,募集、训练、装备、后…
-
光绪登基内幕:慈禧为掌权发动大臣票选皇帝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紫禁城召见各国使节 1908年慈禧葬礼上的送葬队伍 摆在慈禧与所有皇族面前的,有两个现实。其一,同治皇后已有身孕,是否需要等待这个孩子出生再定?如果是儿子,当然一切问题全将解决;其二…
-
清朝为何有人放着县令的空缺坚决不肯上任?
为了使读者相信这句话确有依据,不妨先举一个最具有说服力的事例,主角就是人所周知的“大清官”包拯,够得上“官清如水”了吧?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记有一桩他敌不过“吏猾如油”的史实:老包坐开封府南衙时,有…
-
保路运动:被建构的“烈士之死”
宣统元年四川铁路开工典礼 群众性示威运动的主使者为了激化矛盾,抢占道德制高点,经常乐见手下的人伤亡。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郭树清烈士之死就是一个例子。 那年5月9日(农历四月十一日),鉴于各省商办铁…
-
清朝皇子“减负”难: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
事实上清盛期皇帝几乎每天都会去上书房巡视,康熙尤勤,每天9点左右到上书房听皇子们背书,有时下午四五点钟还会再来一趟,带着大臣们一起听皇子背书。皇子们直到结婚分府后,方能免除此番苦役。 &nb…
-
大清国最高层争论立宪
图:1905年12月,晚清五大臣及随员在罗马合影 仲夏的北京,一场极为重要的会议在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的一处三进四合院召开。这是外务部公所,平时专供接见外国使臣之用。 会议的主题非常明确:是否要在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