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发展建设的故事,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等等。今天,我们聊聊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步兵对抗美式坦克的故事。当时以各种轻武器为主的解放军步兵,到底是如何打击、收拾、俘虏美式坦克的呢?解放军的步兵,不愧是轻步兵之王,各种战术战法的运用,堪称炉火纯青。
首先,我们聊聊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解放军部队的武器装备情况。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之初,解放军部队的总兵力大约130多万人。其中,以各种轻武器为主,重武器数量很少。与之相比,敌军总兵力430多万,拥有大量的美式武器和日式武器。以敌军的装甲部队为例,不仅拥有大量的美式M3A3坦克,还有抗战时期苏联援助的T26坦克。
抗战结束以后,又收缴了大量的日式95式、95式坦克。认真的说,这些坦克在40年代末期并不算先进,明显不如二战期间的豹式坦克和T34坦克。但是,同时期的解放军部队,缺乏反坦克武器,自身也没有装备坦克。很多部队缺乏对抗坦克的经验,因为在之前的作战中,很多部队都没有遇到过坦克。
因此,在解放战争爆发的初期,面对敌军的坦克和装甲车,部分部队缺乏应对手段,确实吃了一些亏。河南、山东等地以平原为主,非常适合机械化部队推进。敌军集中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组建了所谓的“快速纵队。”在解放战争的前期,确实对华野、中野的作战行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在山东战场上,这一点很明显。为了对付敌军的坦克,解放军各级官兵集思广益,在缺乏专用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陆续总结了各种对付坦克的办法。其中,第一招就是反坦克壕沟。反坦克壕沟的尺寸很有讲究,落入陷坑的坦克需要被牢牢地陷住。
根据国民党军队装备的m3a3、m24、T26等坦克的外部尺寸,解放军部队把反坦克壕沟设计为前浅后深的长方体,长度为坦克车体长的两倍,最大深度为坦克高度的一点五倍至两倍。坦克一旦陷入壕沟,基本上没有冲出来的可能。陷入壕沟的坦克,基本上就丧失了任何反抗的能力。
当然,挖反坦克壕沟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时间来不及或者敌军坦克临时改变了线路,那该怎么办呢?美式坦克一般采用汽油发动机,汽油燃点很低,整车防火性能极差。解放军部队利用当地易燃的各种柴秸,布置火阵,阻止敌坦克攻击。面对熊熊烈火,装备汽油发动机的美式坦克不敢贸然前冲,只能选择撤回。
除此之外,解放军部队陆续研发出了各种燃烧瓶。挑选身手敏捷的战士,将燃烧瓶扔在坦克的发动机外壳上。流淌出的汽油被点燃后,能够引燃坦克的外置油箱,或者让油箱过热而爆炸。这样的战术战法,在二战期间,苏联步兵也经常使用,用来对付德国坦克。
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解放军步兵对付坦克的战术战法也越来越多。当时,解放军部队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坦克部队。第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们,开始在尽可能不破坏坦克的情况下,尽可能俘虏坦克。其中,打断坦克履带是最好的办法。解放军官兵们使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炸坦克,用新缴获来的M9式60毫米火箭筒打坦克,尽可能缴获坦克。
例如在鲁南战役中,解放军部队一口气俘虏了24辆坦克。战役结束以后,陈毅写下《鲁南大捷》庆祝胜利:“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快速部队今已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在淮海战役期间,有11辆坦克向“济南第一团”阵地逃窜。“济南第一团”3营机枪连火箭筒手陶仁祥,率先使用火箭筒打掉1辆坦克。随后,这个团集中所有火箭筒追击剩下逃跑的10辆坦克。战士们追了数十里,又发现了5辆坦克,有的被击毁,有的完好无损,坦克手们主动投降了。战士们开始追击剩下的5辆,快到傍晚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消息,逃跑的5辆坦克被解放军骑兵击毁2辆,活捉3辆。
随着作战对象的变化,解放军部队对付坦克的战术战法也在变化。一转眼到了抗美援朝时期,1950年11月1日,志愿军39军向云山城发起全面进攻,他们的对手之一就是是号称美军王牌的骑一师,这支部队装备精良,盛名百年,有美国“开国元勋师”之称,然而在这一战却遭受重创。
不仅被歼灭1840余人,还损失了28辆坦克、119门火炮、176辆汽车等装备,28辆坦克中很多是被志愿军步兵打坦克战术摧毁的。多年以后,一名美骑一师退役老兵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感叹:“他们的步兵打坦克战术太可怕了”。
1969年,面对苏军的T62坦克,解放军部队的反坦克火箭筒无法打穿T62坦克的装甲。经过对珍宝岛的地形仔细勘察,解放军步兵部队将反坦克地雷用白色毛巾裹住,放置好后用水浇湿,使反坦克地雷变成了和冰雪一样的颜色。前后共布置了70余颗反坦克地雷。就这样在珍宝岛和附近的江面上面巧妙地布置成了梅花地雷阵,能够让敌人有去无回。
1969年3月15日,在作战中,一辆苏军T62坦克左边的履带被炸断,动弹不得。最终,解放军战士经过努力拖回了那辆受损的T62坦克。当然,解放军部队也在研发自己的坦克,从59式坦克到99式坦克,历经了几次更新换代。
关于解放军部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