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前段时间,我们在《梦华录》里看到了宋代“斗茶”的场面,不少观众都涨了一波知识——原来,茶除了喝,还可以斗。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影视剧中的“斗茶”。来源/电视剧《梦华录》截图

何为“斗”?向来喜欢“以和为贵”的古人,到底在“斗”些什么呢?

“斗”的具体含义,从甲骨文字形“鬥”(dòu)中便可知一二。《说文解字》中曾释义:“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鬥”像两人相搏之形,意为“搏斗”,也可引申为“战斗”之意。《唐宋词百科大辞典》解释到:“斗”既是一种“比赛”“竞胜”,亦是一种“戏耍”“玩乐”。“斗戏”这种以争胜负为戏乐的游戏便有这两层含义。

“鬥”的甲骨文字形。来源/《甲骨文合集》

斗戏,又称斗赛游戏,是我国古代游艺竞技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春秋战国以来,斗戏一直经久不衰,它既是权贵消遣解闷、夸富斗胜的手段,也是百姓日常闲暇、年节期间的娱乐方式。

斗戏的种类很多,从我们熟知的斗鸡、斗牛、斗蛐蛐这些禽兽昆虫之戏,到植物斗戏,再到寻常物品之斗,都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斗戏民俗。

只有想不到,没有古人“斗”不到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盘盘古人可以“斗”什么。

斗禽

斗鸡

在禽类斗戏中,斗鸡的历史最为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大约已有2600年。当时,斗鸡通常是贵族间的游戏,并以此作为赌博手段。

那么多飞禽走兽,他们为什么喜欢斗鸡?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就开始养鸡。在养鸡过程中,古人便发现了鸡好斗成性,便逐渐加以训练,通过引逗等方式驱使鸡进行相斗。对于闲来无事的贵族,斗鸡自然成了打发时间、找寻趣味的好选择。《左传》曾记载:“季(平子)郈(昭伯)之鸡斗,季氏介(芥)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贵族间已经探索出了斗鸡的招数。

到了唐代,无论皇帝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斗鸡。尤其到了唐玄宗时期,斗鸡已蔚然成风。玄宗李隆基本人也酷爱斗鸡,用现在的话来说,李隆基就是斗鸡的“骨灰级爱好者”。登基前,李隆基就经常不顾自己皇室的身份,来到民间和市井混混斗鸡。做了皇帝后,唐玄宗甚至在皇宫内专门设立鸡坊,并在长安街头购买善斗的雄鸡数千只,在六军中挑选年幼的小儿五百人来训练这些雄鸡。玄宗甚至传召民间善于训鸡的七岁小儿贾昌入宫,并且任命他为五百小儿长来训练斗鸡。从此,贾昌一家承蒙皇恩、恩赏不断。

皇上如此喜好斗鸡,也影响了社会风气。《新唐书》曾记载:“玄宗好斗鸡,贵臣外戚皆尚之。”民间因贾昌受重用的事迹,流传起“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的童谣。据《东城老父传》描写,长安城内男男女女都喜爱养鸡斗鸡,就连买不起斗鸡的穷人家,也会弄个木头的假斗鸡来玩。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南宋画家李嵩曾绘制了《明皇斗鸡图》描绘唐明皇驻马观赏斗鸡的场景。来源/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关于斗鸡的场面,韩愈曾写道:“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同时代的孟郊也写了首《斗鸡联句》:“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这是说两鸡相斗时经常难分难解,如果相斗时间太长,还需要用水喷之以使其清醒振奋,重新投入战斗。斗鸡场面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明朝时期,甚至设有专门的斗鸡台。时至今日,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依然可见“斗鸡台”的古迹;山东、河南、河北、新疆、云南等地民间仍不时举办斗鸡娱乐活动。

斗鸭

和斗鸡相比,斗鸭的历史稍短,迟于西汉才见于典籍记载。当时是仅属于显贵之间开展的活动。221年,魏文帝曹丕还专门派使者到吴地(今江苏省)求鸭。

到了六朝,斗鸭蔚然成风。《宋书·王僧达传》曾记载大臣王僧达沉迷斗鸭的故事。他为了看斗鸭,还向皇帝请了病假,最后被人发现打了小报告,遭到弹劾。有意思的是,遭到弹劾后,皇帝居然“原不问”,并且表示理解。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北宋] 赵佶(传) 《鸭图》。来源/东京五岛美术馆

既然古有斗鸭,为什么世人多知道斗鸡,而不知斗鸭呢?斗鸭容易受地域限制,因此主要在南方流行,未能像斗鸡一样广为流传。

斗鹅

从骆宾王的一首《咏鹅》中,我们看到了“曲项向天歌”的“端庄鹅”,殊不知鹅儿还有凶悍的一面。

相比斗鸡、斗鸭,斗鹅出现的时间更晚,两晋时期,斗鹅戏才开始在一些世家大族中流行。东晋著名将领桓温之子桓玄年少时,便与兄弟们“各养鹅共斗”。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北宋] 崔白(传) 《双鹅图》。来源/大英博物馆

《新唐书·宦者列传》有云,唐僖宗李儇少年时不务正业,喜欢斗鹅走马,多次跑到六王家中或者去兴庆池与诸王一起斗鹅,当时的一只鹅已经被炒到了五十万钱的高价。

斗兽

除了常见的鸡、鸭、鹅这些禽类外,古人连凶猛的兽类也可以斗。不过鉴于兽类一般体型较大,危险性较高,而且“身价”更为高昂,加之在古代农耕社会,先民对一些兽类的原始崇拜也使得斗兽并没有斗禽那么随意和常见。

斗牛

春秋战国时期,斗牛便已经存在,当时的斗牛带有一定宗教色彩。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曾记载了一则有关斗牛的神话故事:战国末年,岷江有位江神,形似大牛,每年要向民间索取童女二人。时任群守的李冰见此情况,便变成一头牛与江神所变之牛在江中展开激战,最终将其斩杀。为了纪念这位屠“牛”的英雄,当地人民在李冰庙前雕刻石牛,而且每年的春秋两季都要举行斗牛大典。后来,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性的斗牛之戏。

汉代斗牛非常盛行,河南出土的汉画像可以再现当时斗牛的场面。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汉画像砖中的斗牛图。来源/凌皆兵,王清建,牛天伟《中国南阳汉画像石大全》

斗牛者赤手空拳和一只凶猛的顽牛相斗,使得斗牛成为一种既扣人心弦、精彩刺激又异常危险的竞技表演。

跟闻名世界的西班牙斗牛相比,中国古代更多了一种形式——“牛牛相斗”。唐代时,画师戴嵩以画水牛著名,他的《斗牛图》十分形象生动描绘了两头壮硕的公牛相斗的场面:一牛低头而两角尖顶向对方肚子,四蹄撒开;另一只牛则掉头离去,落荒而逃。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戴嵩的《斗牛图》。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每年八月十八日,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在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都要观看斗牛表演,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近代。

明清之际,上层社会的斗牛突然消失了。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技艺·斗物》曾记载:“闻斗牛最为奇观,然未之见”。

斗虎

在出现普遍意义的斗戏之前,人类需和老虎经历一番搏斗,将其从野外自然中降伏。《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便记载了叔以智慧和胆识空手捕获老虎的场面,里面的“袒裼暴虎”逐渐演变为一种斗虎的固定仪式:斗虎者只穿很少的下装空手和老虎搏斗。

汉时随着武器的进步,老虎更容易被捕获,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惊险刺激的马戏表演,其中就包括斗虎与驯虎,如《盐铁论》中就有“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的记载。到了三国时期,甚至设立有专门的斗虎场。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汉代画像砖中的斗虎图。来源/凌皆兵,王清建,牛天伟《中国南阳汉画像石大全》

另外,古代的斗虎和一般的斗戏有一点不同,它兼具娱乐和自卫的功能。斗虎的背后,可能是一种救家人抑或像武松打虎一样的自卫行为,斗虎之人也常常被人们称赞。

斗虫子

既然能斗凶猛庞大的兽类,那斗斗那些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小虫子们似乎更不在话下。

斗蛐蛐

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斗蛐蛐了。蛐蛐,别名蟋蟀,又叫秋兴、促织。《诗经》中最早出现有关蟋蟀的记载,不过斗蟋蟀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未可知。有种说法,斗蛐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好赌成性的民间人士开始将田野间随处可见的蛐蛐作为赌博工具。到了唐宋时期,斗蛐蛐不再是赌徒们的专属娱乐,而是一种流行于街头巷尾的市井文化。

至于斗蛐蛐为什么流行,无外乎蛐蛐本身常见且好养、好斗,寻常百姓都能玩。

尤其在宋代,朝野内外大兴斗蛐蛐之风,市井游戏逐渐变成了王公贵族的消遣,蛐蛐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蛐蛐这种破坏庄稼的害虫逐渐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南宋的亡国宰相贾似道同样痴迷斗蛐蛐,后人戏称他为“蛐蛐宰相”。传言他在蒙古围攻襄阳之际,还在斗蛐蛐玩乐。为了斗蛐蛐,他专门写下《促织经》这本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也算是斗出门道了。

斗蛐蛐的风气由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头百姓都乐在其中。传言中,连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上朝时,怀里都揣着蛐蛐笼。

斗蜘蛛

蛐蛐常见,蜘蛛同样能在寻常家庭中寻觅。明朝时期的袁宏道专门写了一篇《斗蛛》的文章。他先是透露了好友龚散木发明了斗蜘蛛并且十分喜爱斗蜘蛛的事实:“每春和时,觅小蜘蛛稍长者,人各数枚,养之窗间,较胜负为乐。”

袁宏道在文中交代道:“登场之时,初以足相搏,数交之后,猛气愈厉,怒爪狞狞,不复见身。胜者以丝缚敌,至死方止。”两只蜘蛛相斗,刚开始是用四肢相互去试探、攻击,几个回和越战越激烈,两只蜘蛛就互相撕咬在一起。胜利的蜘蛛用蛛丝将对方一圈绕起来,直到对方死掉才罢休。

斗植物

动物能斗,是因为它们能够自主移动。但在古人眼中,不能动的也可以斗。

斗草

斗草,又称“斗百草”,是古代最常见的植物斗戏。它原是一种民间游戏,在春秋末期已经存在。端午时节,百姓们结伴到郊外或者山上采草药。在踏百草、采草药过程中,花草自然成为娱乐比试的天然工具,慢慢发展成一种端午节的文化娱乐风俗。

作为端午的习俗之一,古人十分重视斗草。玩者为了收集更多花草,常常寻遍山川林野。比如,苏东坡曾在《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提道:“寻芒空茂林,斗草得幽兰。”《刘宾客嘉话录》中也曾记载乐安公主为了赢得斗百草,在端午前就令人前往南海取“美须”来斗草。

那么草要具体怎么斗呢?

一般而言,斗草可分为武斗和文斗两种。所谓武斗,是一种比较粗简的斗法。两人持草相对,互相勾搭,然后用力一拉,草茎被拉断者为输家。一般儿童多是此玩法,白居易曾在《观儿戏》写道:“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清代金廷标的《群婴斗草图》中呈现了儿童斗草的场面。来源/故宫博物院

文斗则有“比花样”“猜花草”和“对花草名”等不同斗法。以“对花草名”为例,比赛时,参赛者往往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红楼梦》中曾描写过“对花草名”的斗草场面: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个人,满园玩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如此一个接着一个,好不热闹。

斗花

花草可是唐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女性不仅喜欢赏花、簪花,还喜欢斗花。她们在游园时,常常比赛谁佩戴的鲜花更加名贵、美丽。尤其是盛唐之时,贵族女子常以“斗花”为乐。长安富家女为在斗花中胜出,不惜重金购买名贵花卉。《开元天宝遗事》中曾记载:“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院中,以备春时之斗也。”

另外,由于士女间盛行斗花,珍花异草奇货可居,有人甚至偷花来卖。冯贽《云仙杂记》中写道:“霍定与友生游曲江,以千金募入窃贵侯亭榭中兰花插帽,兼自持往绮罗丛中卖之。士女争买,抛掷金钗。”由此可见世人对斗花的喜爱。

斗茶

晚唐时期,斗茶便已出现。为了确保运往京城的贡茶质量,常在产地举行“境会”斗茶。斗茶赢家的茶可作御茶进贡,献茶人也能升官发财。

到了宋代,斗茶真正盛行起来。从茶民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几乎是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究其根源,还和我国古代的茶文化有关。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茶业巅峰时期,而且极其讲究茶道,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

那么斗茶,具体斗些什么呢?

斗茶的范围十分广泛,诸如茶的产地、品种,茶叶的做工,以及烹茶所用的水,盛茶的茶具,有关茶的典故和斗茶者的见解,甚至连点茶技艺高低也是评判标准。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南宋刘松年 《斗茶图》

斗物

从活蹦乱跳的禽兽昆虫,到安静的植物,都被古人斗了个遍,目之所及,就差手边摆放的物件儿了,没错,古人连寻常物件也会斗。

斗凿

扔东西会吧?那你就会“斗凿”。

斗凿其实是儿童间互相游斗的游戏,而此处的“凿”,本意是指“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一般而言,木、砖、铁块都是斗凿时使用的“凿”。由于木头和砖头在抛掷过程中容易被打碎,到了东晋时期人们逐渐用铁来代替。

关于斗凿的具体斗法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称斗凿是以铁击地、比赛发声,也有人称斗凿是用铁将地上原有的铁块击倒,即以铁击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斗凿,都能给孩童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斗巧

说完简单直接的儿童斗戏,再来说需要费点心思的斗戏——斗巧。

斗巧,亦称乞巧。斗巧是七夕期间的女孩子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女孩子赛事穿针、蒸巧悖悖、烙巧果实、做巧芽汤各种忙活,还有的女孩子用面塑、剪纸画、彩绣等做装饰物等等。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曾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斗鸡、斗茶、斗蛐蛐......在古人眼中,万物皆可“斗”

[北宋] (佚名)《乞巧图》。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斗巧中还有一个名词叫“得巧”。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也就是说,谁的技艺好,谁就得巧。

总结

从斗禽、斗兽、斗虫,到斗植物、斗物体,古人的生活也没我们想象得那么单调乏味。纵观斗戏的流行,斗禽戏和斗兽戏一般最初常在世家大族之间流行。对于普通百姓而来,鸡、鸭、鹅这些禽类和牛、羊这些兽类都是宝贵的“资产”,尤其是后者,除非恰逢岁时节日活动,平时随意拿来相斗的可能性较低,这也是一直到国力昌盛、思想开放且重视休闲娱乐的唐宋各种斗戏在民间盛行的原因之一。而诸如蛐蛐、青草这些常见价廉之物的斗戏则多始于民间,不过,他们一旦进入宫廷,被帝王或者王公大臣们喜欢与提倡,又会变成一种全民时尚,无形中也促进了民间斗戏的流行。

兼具娱乐和竞技精神的斗戏不仅使古人获得了娱乐和快感,时至今日,民间仍有保留部分斗戏。这时候的斗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方式,更是一项项文化民风民俗,可以说,斗戏的背后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本文经“国家人文历史”(微信ID:gjrwls)授权转载

东方财经杂东方文化杂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