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历史
-
北京张家湾萧太后桥:大辽与女皇
北京通州区萧太后桥 一、 在北京城东面的通州区,有一座古镇名为张家湾,是从北京到天津的必经之路,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这座古镇修建于明代,现在还有一些城门和城墙的残存。张家湾最早有三座古桥…
-
抗日谍战:戴笠与日本特工王交锋实录
淞沪战争期间,戴笠在上海指挥战地调查活动,组建苏浙行动委员会及别动队等,这还都是公开或半公开的特工活动。除此以外,他还秘密领导了一场与日本特工之间进行的间谍与反间谍斗争,这完全是一场高水平的斗智斗勇…
-
为何把兵权抓在皇室手里反而导致了清朝灭亡?
袁世凯在1915年 1911年10月(旧历辛亥年),武昌一声枪响。与精心谋划但终告失败的黄花岗起事等暴动相比,这一次,革命党可谓仓猝而应,事前并无成算,但却取得了如孙中山事后所承认的“意外的成功”。 从黄…
-
蒋介石为何称珍珠港事件是“抗战政策成就”顶点
1944年,是中国人民坚持全民抗战的第七个年头,用中国战区蒋介石总司令的话说,这一年是“危险最大且忧患最深的一年”。照说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日本这个弹丸岛国,经中国人民七年来的抗击、消耗,该是气数已…
-
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保平不争胜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人物小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
-
清宫秘档甲午记事:宣战谕旨斥日本“不守公法”
日前,《清宫甲午战争档案汇编》面世,全书收录了清政府在应对甲午战争过程中形成的朝廷上谕、大臣奏折、官衙电报等各类档案总计4500余件,影印出版50册,这是对清宫所藏甲午战争档案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整理编纂,…
-
日本人为何逼溥杰娶日本女:生儿取代溥仪的皇位
溥杰、嵯峨大婚照 爱新觉罗·溥杰(1907—1994),北京人,满族,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胞弟。1929年到日本东京学习院、日本陆军士官司学校学习,1935年回东北后任“满洲国”“宫内府侍从武官司”。1945年日本投…
-
丰岛海战大清媒体曝假新闻:被日本人耻笑
“丰岛海战”是清朝海军对日第一战,国内外无不关注。但令人不解的是,这样重大的战役,上海的《点石斋画报》、《上海新闻画报》等媒体曝出的却是《海战捷音》、《小埠岛倭舰摧沉》、一连串假新闻。 《海战捷…
-
蒋介石的晚年岁月与真假遗嘱:宋美龄最后放弃急救
蒋介石的病体,从体弱多病到昏迷卧床,继而苏醒持续卧床,缠绵病榻,拖延了至少五年半时光。他身体一蹶不振,是因为1969年9月16日下午发生的一场车祸。发生这场意外之前,蒋介石的车队正返回阳明山官邸上山途中…
-
清朝皇帝赐宴:御膳房发过期食品羊肉做工粗糙
给这本书起书名,有很多波折,最终是用了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有一次朋友聚会,大家酒足饭饱之后突然有点像行酒令一样,各自说觉得哪个朝代是最好的,可以评比一下。有人说唐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