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学堂
-
现在关羽的长须为何是“五绺”而不是“三绺”,这是谁定的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描述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胯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这是后世人们对关公的基本印象。 但这种形象并非依据较为真…
-
暴力抗争是革命成功的保障,为何印度却要用非暴力方式实现独立
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中,许多亚洲国家,如中国、朝鲜、越南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并发展出了各自独立的民族武装。 同为被殖民国家,且体量仅次于中国的印度,虽然在反…
-
古代起义者多为社会底层,为何隋末起义却有很多贵族世家参与
古代每逢王朝末年,随着统治腐败、民不聊生,都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其中绝大多数的起义首领都是出生于社会底层,比如官府小吏衙役(如刘邦、李自成、张献忠等)、民间宗教传播者(如张角、方腊、洪秀全等)、私商…
-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嗅)如兰。——《易·系辞上》 先秦两汉时期,世人重义,故民间有金兰之好与刎颈之交等典故流传后世,以示结义兄弟间的投契与志和。而《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则是将结义关系…
-
被曹操解决的割据军阀里,为何汉中太守张鲁混得最好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定汉中,命人招降张鲁,后者欣然归顺,并委质于曹。刘备也曾令黄权去迎张鲁,未果,遂悻悻道:“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可事实证明,张鲁在曹营生活得非常不错。 据《三国志·张鲁传》记…
-
曾援越十几年,出人出钱还给武器,为何越南还要挑衅中国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当时的越南还在抗击法国侵略者,因此国际社会普遍对它不承认。四年后成立的新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在中国的带动下,苏联、朝鲜等国也纷纷…
-
侵华日军最高头目,为何被无罪释放,还受到蒋介石的“重用”
在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野蛮残暴的侵华日军出现了诸多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战争罪犯,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设立了多处军事法庭对这些战犯进行审判,其中在南京大屠杀中进行“杀人比赛”的田中军吉、向井敏明…
-
孙武之后、瓜农之后、世仕吴地,吴大帝孙权到底是什么出身
魏、蜀、吴三国基业的创建者,唯江东孙氏“未能审其本末”。 曹操出身于谯县曹氏。这种小地主家庭,可称“寒门”,其门槛虽高过一般的平民之家,称雄于乡里,却又远不如累世宦途的豪门世族。刘备更惨,顶着汉室后裔的头…
-
罗马人曾攻下帕提亚帝国首都,但为何没能复刻亚历山大东征的伟业
公元2世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罗马、帕提亚(安息)、贵霜和汉朝四大帝国。当时的格局可以说是罗马和汉朝作为两个壮汉,将中间俩瘦子夹在一块。其中罗马和帕提亚还是争斗多年的冤家,罗马多次对帕提亚造成重大打击,…
-
一战德国如何“从空气中制造炸药和粮食”,消除饥饿也让无数人亡
1.受争议的诺贝尔奖 “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鬼,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 1919年冬,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德国科学家弗里兹·哈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