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嗅)如兰。——《易·系辞上》

先秦两汉时期,世人重义,故民间有金兰之好与刎颈之交等典故流传后世,以示结义兄弟间的投契与志和。而《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则是将结义关系上升到“生死相随”的高度,并传诵至今。

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虽相交莫逆,却始终未曾结义。但刘备的确有一位刎颈之交,他就是曹魏戍边名将牵招。有意思的是,一向儒雅的诸葛亮也曾与他人结义。据《太平御览》引《吴录》记载:“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注:一说“义结金兰”指吴蜀两国缔结兄弟盟约。)

这里提到的张温,到底有什么来头?诸葛亮又为什么要与他义结金兰呢?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

一、吴蜀联盟的重建

张温与诸葛亮义结金兰,往小了说,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往大了说,则是吴蜀两国邦交正常化的体现。换言之,这是吴蜀联盟重建的标志之一。

时间回到223年。刘备亲征东吴,结果惨败于猇亭之战;而江东方面虽在此战中胜出,却也是损兵折将,实力大损。面对曹丕的虎视眈眈,吴蜀两国这对“塑料”盟友,只好重新缔结盟约。

不久后,邓芝毛遂自荐,出使东吴。权大喜,遂令张温随邓返回蜀国,与之共誓击曹。由此,诸葛亮与张温结义,必然发生在后者出使蜀国期间。话说回来,曹魏占天下疆土十之七八,锋芒正盛,因而吴蜀两国恢复盟约,已是必然之势。既然如此,诸葛亮公事公办即可,那他为何还要与张温结义呢?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魏蜀吴

据《三国志·张温传》记载:“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

张温回到东吴后,对蜀国政局多有赞美,说明诸葛亮的“感情牌”起到了不俗效果。这正是他与张温结义的一个主要原因。

须知,刘备去世后,蜀国政局动荡不安、益州豪强阴图作乱、南中蛮人蠢蠢欲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邓芝主动前往江东诣见孙权,即是担心后者既已向曹魏称藩,便有可能与曹丕联合,共约击蜀。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

虽说邓芝此次出使已取得不俗成效,孙权也派出张温回访蜀国;但东吴毕竟背刺过关羽,有此前车之鉴,诸葛亮断然不会对东吴放下警惕之心。更何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吴蜀两国的芥蒂,又岂是几次出使就能消除的?

正因如此,诸葛亮才需要与张温打好关系。上兵伐谋,与其让邓芝不断地表达蜀汉诚意,倒不如让张温主动在东吴内部进行宣传。且以张温的出身与名望,他的确有此能力,这是诸葛亮与他结义的另一主要原因。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二、诸葛亮的择友标准

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其祖诸葛丰,曾为西汉司隶校尉,名贵位尊,为一时之高门。是以诸葛亮即便侨居荆州,也自持身份,多与荆州高门往来。包括诸葛亮本人在内,其二姊一弟皆以姻亲得入州郡豪右之家。亮之茅庐,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诸葛亮自持矜贵,非一般人可入其法眼。他与张温结为金兰,也是因为后者出身不凡,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

张勃《吴录》云:“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之间,四姓盛焉。”刘义庆《世说新语》亦云:“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吴中四姓之张氏,非张昭之“张”,乃张温之“张”也。张温“少脩节操,容貌奇伟”,学贯江东,文采斐然,又曾为太子太傅,声名隆重。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

诸葛亮与之结义,一是欣赏张温的名士作风,他向来乐于与此类人物结交;二也是因为张温名望甚高,在江东士族当中颇有影响力。须知,孙氏与吴四姓共治江东,而诸葛亮向张温表达善意,也能示好江东士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孙权意志。

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温名扬当世,虽结交到诸葛亮;但也正因名头太盛,遭到了孙权猜忌。于是,张温回到东吴后不久,便因“暨艳案”被打回了老家吴郡。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

张温虽退,吴蜀联盟却得到了巩固。究其原委,孙权也想称帝。但消息传到成都后,蜀臣“咸以为交之无益”,遂纷纷要求“绝其盟好”。对此,诸葛亮以“权僭之罪,未宜明也”为由,力排众议派陈震出使东吴,见证孙权僭位。

权又大喜,当即与蜀国“交分中土”。见《三国志·陈震传》:“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自此,吴蜀两国各据一地,并力拒曹。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三、结义行为的本质

言至于此,不妨探讨一下汉末乱世中的结义行为。窃以为,其本质是一种对等关系,具体发展走向要看结义初衷,在双方地位、实力大概等同的情况下,这种关系才会更加牢固。

诸葛亮虽对张温有利用之心,却也是以诚待之,不妨参考他与马良的关系:襄阳名士马良与诸葛亮相交莫逆,二人甚至以兄弟相称。见《三国志·马良传》:“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

马良在书信中称诸葛亮为“尊兄”,裴松之注曰:“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可见,诸葛亮对马谡颇为关照,未尝不是看在其兄马良的面子上。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

马良虽殁于夷陵,但他与诸葛亮的情义却在,这不仅是因为二者同为荆州名士,互相引为知己,也是因为他们在相交之初,便没有太多利益往来。可同时代的其他结义行为,却大多充满算计。

如马腾与韩遂的结义(见《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典略》)。二人结义,只为瓜分西凉。可一山不容二虎,西凉大定后,韩遂与马腾“更为雠敌”,相争数年。期间,马腾妻、子皆丧于“兄弟”韩遂之手。

又如公孙瓒与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三人的结义(见《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英雄记》)。公孙瓒与世家向来不合,故而他才需要“富皆巨亿”的三人为其提供军备。只是这样的“兄弟”,又岂能长久?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上图_ 桃园三结义

反观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虽始终未曾结义,但刘备与关张仍是“义为君臣,恩犹父子”。或许,这正是后人把他们演绎为结义兄弟的一个主要原因(《三国演义》成书前,民间已有“桃园结义”的故事流传)。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寿撰,裴松之注 《三国志》

〔1〕李昉等撰《 太平御览》

〔1〕刘义庆撰,刘孝标注 《世说新语》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大学堂的头像历史大学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