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话
-
“中材之主”明朝嘉靖帝
2007开年大戏《大明王朝》在全国热播,该剧塑造了明嘉靖帝这一充满矛盾、争论不休的人物形象,有人评论他是“最懂得做皇帝”的人,那么历史上对嘉靖帝的记载与评价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嘉靖…
-
明朝覆亡的直接原因:明神宗贪财好货化国为家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14个皇帝。万历十年(1582年)他亲政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富”,“太仓积粟,可支用十年,冏寺(太仆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两”。但到了万历中后期,却是“环视库房,一空如洗”,边镇饷银“逾时历年不…
-
明朝公主只能嫁与平民 屡次被无赖骗婚
明朝的公主 民间有句俗语叫“挂羊头卖狗肉”,意思是表里不一,有名无实,是一种欺骗行为。明曲中有一首《卖狗悬羊》,作者是薛论道,讲的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十分有趣。 …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后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 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
-
揭秘朱元璋屡遭日本羞辱却不敢出兵征服真实原因
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结果,国书送…
-
大明十五疑案:探秘明朝首富沈万三
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充满着诗情画意。水乡小桥旁边,一位中年妇女呵斥掉下饭粒的孩子:“家里阿有个沈万三?”这句话很有意思,即家里可没…
-
新清史之争:“清朝是不是中国王朝”值得争论吗?
2014年7月27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登载汪荣祖《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一文,当晚22:34,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泓微博转发此文,并指出这篇文章即为《清帝国性质再商榷:回应新清史》一书序言。此微博发布后…
-
明宪宗与万贵妃刻骨铭心的不伦之恋
这是一个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皇帝拥有数不清的女人,但岁数都不会超过他,但万贵妃却年长于明宪宗十七岁,整整相差了一代人。宪宗养于深宫,长于妇人女子之手,幼年遭遇了不少忧患。他的叔父,代理皇帝朱祁钰曾把…
-
张居正的君主教育为什么会失败
张居正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宫廷教育,明代又多有小皇帝,对少年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代贤明君主,然而在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中,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又往往失效,…
-
朱元璋没文化用口语写圣旨 称对倭寇“杀了再说”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而且是贫下中农,小时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根本无法读书,他的人生第一堂课基本就是苦难和凄惨。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朱重八”,整天跟在老牛的屁股后头抢着捡粪蛋,就连如此情形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