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端午节,人们马上想到吃香喷喷的粽子和划五彩龙船。吃粽子和划龙船习俗的来历,与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怀王时官至左徒(相当于左丞相,主管外交,也可参谋内政)。他倡导选贤任能、厉行法治、强国富民、联齐抗秦。由于守旧贵族势力的反对和进馋,他遭到免职、流放。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强秦攻破,他痛感报国无门,悲愤交加,于农历5月5日投汩罗江而死。
他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急忙划船打捞。不久,争相打捞的小船汇集江面,雨天里一直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至洞庭湖面,还是不见屈原尸体的踪迹。打捞中,岸上百姓怕河里的鱼虾吃咬屈原尸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
屈原这位有抱负的政治家和伟大诗人,深受当时和后世人们的敬仰,他死后逐渐在民间形成了5月5日端午(阳)节吃粽子和划龙船的习俗。为了纪念屈原,中国就产生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全国各地在这天常常举行划龙船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现在的端午节,我们应该从纪念屈原这件事上挖掘出三个方面的教育意义:
一、我们要像屈原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句)作为人生的指路明灯,一生为追求和探索知识、真理而不断顽强地拼搏。
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屈原的爱国情怀,以国家的强盛为己任,勇于担当,多做贡献。
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句)“这是屈原热爱百姓的呐喊。新时代的为官者,都要为改善民生献智献力;同情百姓的苦难,关心百性的冷暖,把百姓的富裕与幸福当作第一要务,真正做到为人民尽职尽责。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事先把我们当地所流传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陈述一遍:在我们的家乡,“端午节”主要是因纪念士大夫屈原而传承下来的。也就是说:在祖祖辈辈乡亲们的心某中,这个日子是属于屈原的。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政治家。因遭受同僚的排挤、毁谤,被流放到汉北一带。时常在内心怀有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心境和念头。“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他当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后来由于秦将白起攻破了楚都郢后,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于公元前278年农历5月5日抱石沉于滚滚的汩罗江中,以身殉国。据传,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中鱼类咬食屈原的尸体,便在江中投放了许许多多的粽子。从此以后,每年农历5月5日吃粽子的习俗便一代代传承了下来。这个传统的节日,对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教育意义是非常深远而博大的。它时刻提醒我们每个炎皇之孙从小要树立心怀天下的爱国情怀与美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从中又深刻地为我们华夏儿女真实地揭示、总结了一个千古定律:生命中一定要懂得适应生存环境。前人的悲剧不能够重演!力争在有限的生命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端午,相当于夏至节气。历法之始规定十一月初一这天冬至,那么五月初七这天就是夏至。五月初五即是一年开始后180天!
因为古代用阴历,阴历月约29.5天,阳气约30.5天。故阴历每月后移一天对应阳气。如果正月初一立春,以后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皆在节气点当日。
我们常用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作为节日,另附其它含义。本质上还是用阴历表示阳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