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军校:一千多学员成将军

揭秘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军校:一千多学员成将军

  假若保定军校开办校友会,那么张治中、叶挺……这些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都将在邀请之列。这所位于保定的“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等军事学府,从这里曾经走出一万多名军事人才,其中有一千多位有将军头衔。

  叶挺挑了最难的工兵科专业

  1912年10月20日,保定军校第一期学员正式开学。

  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马永祥告诉本报记者,保定军校的历史应该再往前推十年。1902年5月,袁世凯在保定开办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之后又向光绪皇帝请示建立一所长期化的军校。袁世凯筹措了二十多万两白银,在保定老城东郊建成大小房屋573间,占地三千多亩。校址分成四大部分:大操场、校本部、分校、南北打靶场。

  有了这个正规的校园,袁世凯在此成立了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后来成为一方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都是这一时期的学生。1906年底,这所军校被清政府收归陆军部管辖,并且面向全国招生。蒋介石、王伯岺、张群等人就成为面向全国招生后的第一批学生。

  1912年10月,袁世凯在保定军校的校址上成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期为两年,分步、骑兵、炮、工、辎重五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参照德国与日本的军事教育。每节课为一个半小时,课程以军事战术、兵器、测绘、筑垒及典范令为主,同时增加理化、数学、历史、地理以及外语等辅助课程。

  这种系统的学习与后来黄埔军校所创办的速成式完全不同。以至后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曾经说:“我们现在才到这地开办这个军官学校,北方的官僚军阀老早便办得有保定军官学校和北京陆军大学。用我们这个学校和他们的学校比较,他们学校成立的时间很久,人数很多,器械又完全。我们这个学校所处的种种地位,都是比他们的差得远。”

  当时学生可以从五科中自选一门专业。叶挺是保定军校第六期学生。他到校报到后,校务部门把第六期设置的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等五个专科公布出来,让学生们选修。“叶挺当时就想选最难的。他主张报考工兵科,因为工兵科学出来就是不在军队领兵打仗,也照样能为社会做贡献,可以做实业。就这样他和邓演达、罗梓材就一起选了工兵专科。”马永祥说。

  学生上课前要背校训

  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

  这是保定军校的校训,也被称为保定军校精神。最初,是第二任校长蒋百里给学生的训词。“每天上课前学生要背一遍训词。”马永祥说。

  由于前任校长赵理泰管理不善,学校破烂不堪,院内杂草丛生,学员衣帽不整。蒋百里筹措资金,每人做一套礼服,皮鞋、马靴也都换上新的。他对学员的仪表非常重视,只要见到帽子未戴正、纽扣没有扣好、皮带没扎紧的,蒋百里就令其止步,亲自替他们纠正。

  蒋百里重新拟定了训练大纲,学校编制和课程都仿照德、日等国军校。“他要把保定军校改造成一流的军校,培养优秀的军官。有一次在郊外,正在行军,前面一条已经冻得薄薄一层冰的河,学员不走了。他说,这不行,这怎么能培养军人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呢?他就带头,蹚过河去。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新军人,要把欧洲的骑士、日本的武士、中国的侠客,还有中国历代忠臣良将的爱国精神这几项熔铸在一起,才能铸造成中国新军人精神。”马永祥说。

  在用人方面,“各科的主任、队长、连长大部分都换成日本留学回来的教官。”马永祥说。蒋百里撤换的教官大多是以往陆军速成学堂的段祺瑞的旧部。在他的暗示下,陆军部军学司司长魏宗瀚开始对蒋百里百般刁难。蒋百里向陆军部建议充实学校设备,“几次给陆军部打报告,陆军部就搪塞不给。”马永祥说。

  蒋百里虽然多方奔走,但是始终得不到陆军部军学司的支持。他要辞职却又不被批准。三番五次碰壁,让蒋百里深感失责。“他觉得自己的报国之心没有地方施展。”马永祥说。

  1913年6月18日早,蒋百里召集师生紧急训话。给学生训话完毕,蒋百里转身入内,开枪自戕。幸而被勤务兵阻了一下方才保住了性命。心灰意冷的蒋百里以养伤为由辞去了校长之职。

  从上任到卸任,蒋百里在保定军校只有短短半年。他推行的改革,虽然后来受到阻扰,但是其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保定军校。在他之后又有六任校长,基本上都沿袭了蒋百里改革时推行的制度。

  近二百人在黄埔当教官

  保定军校开办到1923年,在民国年间培养出九期共6574个正式毕业生。如果把前期都算上,总共培养了一万一千多名军事人才。保定军校由于公认的教育水准,其毕业生受到普遍的重视。当时全国各地的军事教育学校或机构都乐于聘请保定军校的学生。

  黄埔军校曾深受保定军校的影响。1924年2月黄埔军校开学,其军事教官大部分都是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如陈诚、钱大钧、顾祝同、张治中等。据统计,在黄埔军校前四年,先后有近200位保定生到黄埔军校任职。在教学内容上, 黄埔军校基本沿用保定军校的教材,但学习时间和内容都远不及其正规。

  保定军校的学生虽然是由北洋军阀培养的,但不少毕业生却有民主思想,辛亥革命时很多学生离校参加了新军,还有许多参加了北伐战争。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成为地方实力派的领袖人物,如川军的刘文辉、邓锡侯,桂系的白崇禧、李品仙,晋绥军的杨爱源、傅作义,都是保定军校出身。

  为复校学生穿军服拉洋车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打仗时正是学生放暑假的时候。曹锟就把学校里的子弹枪炮马匹都抢了。曹锟把段祺瑞投降的十五师给圈在了保定军校里,但是不给军饷。他们就在学校里砸抢烧,烧了不少房子。”马永祥说。

  保定军校满目疮痍,不得不停办了一年半之久。此时,第八期的学生即将毕业,到此时不得不自谋生路。学生为了争取早日开学,组织了复校同学会,到北京四处呼吁。有的学生身穿军官服,在北京大街上拉洋车,引起媒体关注。在各界的关注下,1921年10月,保定军校重新开学,第九期学生同时入校。

  然而,此时的保定军校已经今非昔比,许多教官已经离校另谋生计。“学校上课都要临时借用当地的军队的炮来教习。”马永祥说。

  “军阀混战,各个军阀都在培植自己的军队。比如曹锟就在保定军校校址上建立了一个保定讲武堂,跟保定军校的学生们共用学校,为他自己的军队培训军官。这所中央军校都没有人管了。”马永祥说。

  1923年8月,八期九期学员勉强毕业之后,保定军校停办。其校址成为各个军阀在保定驻军的兵营。

  1946年10月9日,保定军校被驻扎在此的国民党军队拆毁,建筑材料用来修筑防御工事。余下的断壁残垣被当地的老百姓拆分,拉回家去修建自己的房屋。马永祥在调研后得知,保定军校周围村庄的房子,“凡有用青砖灰瓦的,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用保定军校残余的砖瓦盖的。”

  1948年保定解放之后,校址先成为农用机械厂,后来又改成畜牧场,如今大部分已经规划建设为居民小区。保定军校纪念馆是1995年在军校原址上购买了六亩地建立起来的,其中所陈列的许多展品,都是军校学员的后人所捐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