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出自辽南两位教师之手

《苏武牧羊》出自辽南两位教师之手

 

    著名歌手李娜在皈依佛门前,录制了最后一张专辑《苏武牧羊》。许是为歌曲的故事所打动,许是想到了告别,李娜演唱得如泣如诉,倾倒了亿万粉丝。

    有人说,《苏武牧羊》是一首古曲。当代人很认同这个说法,因为从他们懂事起,就听爷爷奶奶讲过关于她的故事,也听过她那苍凉、凄清、古韵十足的旋律。

    其实,《苏武牧羊》诞生的年代并不久远。她的词作者是辽南盖平县(今盖州市)矿洞沟乡石洞村的蒋麒昌,她的音乐更令人难以置信,竟来自俗称“驴皮影”的辽南皮影戏。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李娜的专辑已经不是人们所熟悉的单曲《苏武牧羊》,而是一个声乐套曲,唱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为正使,张胜为副使,带着助手常惠和百余名士兵,出使匈奴。

    就在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汉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在苏武使匈之前,有一个汉将卫律投降了匈奴,被封为丁灵王。卫律有个随从叫虞常,想杀死卫律,为汉朝除害。苏武的副使张胜卷进了这个事件中。结果,事情败露,虞常被杀,张胜为免一死,降了匈奴。

    苏武得知后,恐被牵连受审,有辱国格,遂拔刀自刎,却重伤未死。单于很佩服苏武的骨气,想留其为匈奴效力。派卫律几次前去劝降,都被苏武骂个狗血淋头。单于没了招数,便在大雪天把苏武关进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饭吃,不给水喝,以逼迫他投降。苏武毫不动摇,渴了,就抓把雪;饿了,就撕扯毡毛吃。一连数日,居然不死。单于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又舍不得杀死这条硬汉子,便把苏武送到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

    北海一带,冬天特长,没有人烟,鸟兽都很少。单于不给粮食,苏武就挖野菜、逮野鼠充饥。实在冷得受不住,就挤在羊群里取暖。单于数次派人劝降,苏武毫不动摇。他每天放羊,眼望南天,抚弄着当初出使匈奴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那支使节(使节是一根七八尺长的木杆,顶部挂有一串毛绒球,表示使者身份),思念祖国和亲人。日子长了,使节上的绒毛都脱落了,他还是整天紧紧地抱着这支光秃秃的木杆。原上的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年一年过去,苏武在北海边度过了漫长的19个年头。

    汉武帝死了,昭帝即位。匈奴内部分裂,又想与汉议和。汉使再到匈奴,苏武当年的助手常惠,偷偷找到

    汉使,并带去苏武尚在的信息和营救计谋。

    第二天,汉使面见单于,说汉昭帝在上林苑打猎,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系一绸条,上写有苏武亲笔字,说他在北海边放羊。单于十分吃惊,无法抵赖,只好放回苏武。

    公元前81年,苏武、常惠等9个人回到汉朝。白发苍苍的苏武,专程到汉武帝陵庙,把那根光秃秃的使节,交还到武帝灵前。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恸心酸

    苏武坚强不屈、忠贞不二的精神,感动了历代的中国人。从元杂剧始,苏武的事迹便被搬上舞台。据不完全统计,京剧、川剧、豫剧、河北梆子、汉剧,以及曲艺大鼓、二人转里,都有关于苏武的剧目、曲目。各个时期的各级学校,也都把苏武的故事选进课本。

    清朝末年,各地纷纷办起新式学校。伴之而生的是一种学堂乐歌,乐歌中就有《苏武牧羊》。70多年前,笔者童年时,在父亲拿回家的新制师范音乐课本上见到这首歌。歌曲上没有作者的名字,父亲说,它是一首古曲。以后,父亲经常在晚饭后,抱着我,唱起这首歌: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恸心酸。转瞬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少亏。终叫匈奴心惊胆碎,躬服汉德威。

    可以说,我就是听着这曲《苏武牧羊》长大的。小的时候,不谙世事,只是听着有些凄凉,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拨动。稍大些,尤其是知道了苏武的故事后,再听这首歌,心里就涌发一种感动,深为苏武的民族气节所折服。

    转瞬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笔者儿时,家乡东北正沦陷于日寇统治之下,水深火热中,我的乡亲们便与当年的苏武有了共同的命运。这首风格凝重、古朴苍凉的《苏武牧羊》,就成了乡亲们吐露哀怨、企盼梦圆的心声。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能哼唱这首歌。村里的民间乐手,没有不会吹奏这支曲子的。我有个三叔,是个车老板,常常在雨天或是黄昏,坐在家里的矮窗台上,吹奏他那支忧郁的洞箫。其中最喜欢吹的就是《苏武牧羊》。

    当时,山乡间常游走些鼓乐班子,他们或演戏,或到喜、丧人家闹棚,《苏武牧羊》是这些民间艺人每次必吹奏的保留曲目。那时东北人唱苏武,实际上是在抒发着对失去的祖国和故土的怀念。

    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抗联有一首《露营之歌》,其中有两句歌词广为流传,那就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其实,当时除了这首《露营之歌》,在抗联战士中广为传唱的还有这首《苏武牧羊》。抗联战士们在断绝口粮、嚼食树皮、草根时唱它,在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无火取暖时唱它,面对日寇的枪口,战士们仍是唱它……抗日志士们虽未被囚居异国,却同样遭到异族凌辱,而且是在自己家园中的凌辱,这与苏武的命运很是相似,苏武的“历尽难中难,大节不少亏”的气概感动着他们,激励着他们宁死不降。

    1934年秋,镜泊湖边的一座小山村,还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天刚亮,村外来了一支队伍。村民们以为土匪来了,迅速地躲了起来,村子里空荡荡的不剩一人。这支队伍见到这种情况,便住进了村里的小学校。学校里有一架风琴,一个当官的坐在风琴前,弹奏起《苏武牧羊》。悠扬的旋律飞出了小学校,躲在附近的小学老师最先觉察到,能演奏《苏武牧羊》的绝不会是日本人,也绝不会是汉奸。于是,老师领着学生,和着琴声,唱着《苏武牧羊》走了出来。村民们也陆陆续续回了村,把这支队伍接进村,让到热炕头上,端来可口的饭菜。后来,《苏武牧羊》成了乡亲们辨别敌友的试金石。

    《苏武牧羊》原名《北海臣节》


    《苏武牧羊》诞生于1914年。《营口市志》(第一卷)记载:“是年(1914年)盖平县师范中学国文教师蒋荫堂作词、音乐教师田锡侯作曲的歌曲《苏武牧羊》问世。”

    蒋麒昌,字荫堂,生于1846年。祖父那辈,全家由山东蓬莱迁来盖平县高屯马莲峪,后迁至矿洞沟乡石洞村。麒昌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深受《杨家将》、《岳飞传》等影响,爱国忧民情结至深。

    《苏武牧羊》,是蒋麒昌在盖平县师中教书时创作的。 1914年,他已年近七十,带着眼病给学生教授《李陵答苏武书》。讲到动情处,竟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当晚,他回到家后,还激动异常,夜不能寐。于是铺纸研墨,奋笔疾书,几乎是一气呵成。这首后来风靡全国的《苏武牧羊》的歌词就诞生了。不过,当时的标题却是《北海臣节》。

    曲调来自“驴皮影”

    词写成,传到学生手中,校园反响强烈。学校的音乐教师田锡侯拿到歌词,也很激动。立即运用辽南皮影戏中凄楚苍凉的音乐,给蒋先生的新词谱上了曲。

    这首歌又是怎么风行全国的呢?蒋先生的学生、著名书法家沈延毅生前接受访谈时说:“此歌写出之后,在课堂上教唱,一时风行全校,学生们竞相传抄。放假时,外地学生把它带回各自的家,几经传抄,此歌便不胫而走,渐渐遍及全国。这首歌上至官宦学者,下至凡夫俗子,甚至妓女小贩、和尚道士,各阶层人都爱唱。可谓雅俗共赏,深入人心。”

    后来,这首歌在流传中被改名为《苏武牧羊》,并于1930年被收入《古今歌曲大观》(卷一)中。此时,蒋麒昌先生已故去7年了。

    《苏武牧羊》因吴佩孚而流传?


    2009年2月23日,《烟台晚报》发表了林青的文章《翁曾堃与“苏武牧羊”》。文中说,《苏武牧羊》歌词是翁曾堃所写。说翁祖籍山东蓬莱,1888年与吴佩孚同场中秀才。 1906年任职吉林参谋处,并兼职吉林测绘学堂数学教师。后来奉命赴外兴安测绘国界,被沙俄掳去,囚禁中写出此词。被释后,被吴佩孚请去洛阳任教官。 1923年,吴佩孚50寿辰,有人献上“寿歌”一首,俗气十足,被吴撕个粉碎。并让翁重写一首歌。于是,翁曾堃将被俄囚禁时所作的《苏武牧羊》整理一下交给吴。吴佩孚读后倍加赞赏……一直流传至今。

    同一首《苏武牧羊》,却有两种身世,其中必有一讹。

    《苏武牧羊》系蒋麒昌作词、田锡侯作曲应该是事实。作证者陈世荣、沈延毅,均系蒋、田的学生,都亲身经历了这首歌的产生、传唱过程;且有《营口市志》为旁证。

    林青的文章中漏洞特大,不能自圆其说。《苏武牧羊》的歌词内容,与祝寿风马牛不相及,其曲调悲凉、凄清,给大军阀吴佩孚的寿宴上选这样的曲子,恐怕是不想活了!而且,林文更只字未提该歌的曲作者,仅吴佩孚一个倍加赞赏,就流传至今了,实难让人相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