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但端午节的起源却和屈原并无关联,而且端午节其实在最初并不叫端午节,下文会一一说到端午节的起源与演变。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

一、目前流传下来的端午节的习俗总共有哪些?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与演变,流传下来的习俗还是非常多的,我们来看下都有哪些。

习俗主要有: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浴兰)、放纸鸢、荡秋千等等。除了这些常见的习俗以外,不同的地域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比如系百索子、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采药制茶、立蛋、比武、击球、躲端午、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打午时水、浸龙舟水、九狮拜象、放纸龙、点艾条、薰苍术、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不同地域的特色节庆食品还有诸如吃五黄、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饼、饮菖蒲酒与雄黄酒、喝午时茶等等。

难道这么多的习俗都是用来纪念的吗?并不是的。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

二、端午节的起源

相传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百越地区的古越族,(百越族的范围有七八千里之广,共包括如今的江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这一带,局部还包括湖南、江西与安徽部分区域),据古籍记载先秦时期对南方的众多部族,统称为“越”因为这个范围内生活的族群众多,所以被称为百越族,此族生活在水乡,崇拜龙图腾,端午节最早是越族创立用来祭祀龙祖的节日。

现在流传下来的赛龙舟的习俗就是古越族当时祭龙祖的一个活动,越族当时将一年中阳气最盛午月午日看做为吉祥日,便将祭祀日放在这一天,在这天越族人小舟之上刻上龙图腾,并载上棕子以及其他的贡品,以竞舟的方式来祭祀龙祖,祈福解厄

(午月午日的解释:在古时古人根据天干地支来记年、月、日,将每年的十二个月配以地支,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一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戍,十月为亥)。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古时赛龙舟

三、端午节历朝的演变

一、先秦

先秦时,因为南北地区文化存在差异,在当时的南方地区认为夏季是一个适合祛除瘟疫的季节,尤其在午月午日阳气最为旺盛,是一个适合祛除防疫的好时候,尤其是在午月午日的午时三午重叠,阳气最为旺盛,这时取午时水清洗身体,最能辟邪,(所以南方有个流传至今的取“午时水”的习俗)。

当时的北方地区将五月看做“恶月”“恶日”,因为夏季温度太高,并且容易滋生瘟疫,再加上蛇虫之流容易咬伤人,所以当时的北方有“避五毒”、“躲端午”一说,在当时的北方过端午节时挂艾草、喝雄黄酒、洗药浴的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打午时水

二、秦朝

到了秦朝国家统一之后,南北地区互相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使得两地的习俗进行融合,所以端午节的南北习俗融合在秦朝时就打下基础。

三、汉代

到汉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还是“避恶”,朝廷为了便于过节,规定每年的日期改为五月五日于是经过多年演变端午节就成为现在的"五月初五

四、南北朝

在南北朝的时候最受人重视的习俗莫过于“长命缕”了,因为当时因为战乱频生,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所以百姓都会在端午的时候会用五色丝染成日月、星辰,或者奇珍异兽的形状,再以刺绣或金缕装饰,便称为“长命缕”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长命缕

五、唐朝

到了唐朝时期,因为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已不是“避恶”,而是改为了娱乐,充满节日的快乐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赛龙舟,作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也得到了当时官府的大力支持,所以赛龙舟比赛在唐朝时是异常的鼎盛

“端午”的这个叫法同样也是在唐朝由来的,从而一直流传至今,替代了“五月初五”的叫法,成为主流,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为了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唐玄宗宴请群臣

六、宋朝

宋代的时候因为道教盛行,端午节百姓们多在门口在悬挂天师像和随身佩戴艾虎如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 。

佩戴艾虎是因为宋朝时期的百姓普遍认为老虎因为威猛无比,是可以起到辟邪惩恶发家致富的作用,所以在当时很多人会将艾草扎成老虎形状或者做成配饰佩戴在身上。

因为在宋朝天师经常和老虎联系在一起,所以当时有个道教的传说,张天师会在五月初五这天骑乘艾虎出游,消灭邪祟。

(天师真名为张道陵,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为五斗米教的创始人,被后世道教徒尊奉为“天师”。)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天使骑虎

七、明清时期

明清的时候虽然端午节的风俗已变化不大但是活动规模却更加的盛大,尤其是南方的赛龙舟活动,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经不是只仅限于端午当天了,据《武陵竞渡略》记载,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竞渡规模历时经月。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

八、为何会将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南宜昌),在当时屈原是楚怀王三闾大夫,因为屈原的博闻强识特别得到怀王的信任,而屈原也为楚国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屈原被人陷害,流放在外,后因楚国国都被秦朝攻破后,屈原以身殉国,自投汨罗江而亡,享年62岁,只留下了举世闻名的《离骚》、《天向》等不朽的诗篇。

现代流传的众多关于屈原的传说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相传屈原是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而亡,在百姓得知屈原投江后,纷纷划船去打捞他的尸体,但是打捞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所以大家便想到向江中投食,不让鱼虾去吃掉屈原的尸体,而后的每一年的这一天百姓们都会带上很多的食物投放与江中,并且在江中进行竞舟比赛,以此纪念屈原。

其实真正将端午节和屈原联系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南北朝时期了那时候屈原已经去世750年,从文献的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的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吴均所著《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泊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拯救。端阳竟演,乃遗俗也”。

虽然端午节并不是因为屈原而起,但千百年来,屈原却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驿站历史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