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清朝康雍乾为何成功?

艾尔曼教授简要介绍了《剑桥中国清代史前中期史》的写作。该卷叙述的背景是中国的康雍乾时代。导论部分对清代前中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做了“承旧开新”的论断。全书共分十章,前五章以时间为纵线,讲了清朝重大的事件,包括对各个皇帝的评价。

西方学者:清朝康雍乾为何成功?

清朝康熙帝画像

  ——访《剑桥中国清代史前中期史》编者之一、美国汉学家艾尔曼教授

  《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由美国汉学大家费正清教授、崔瑞德教授主编,是反映当代西方研究中国史最高水平的权威著作,出版20多年来,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日,该套丛书的最新一卷《剑桥中国清代史前中期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该卷的作者之一、美国汉学家本杰明·艾尔曼先生来到上海,与多位学者齐聚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共同探讨中美史学研究与《剑桥中国清代史前中期史》的写作经过。本报记者采访了艾尔曼教授。

  艾尔曼教授简要介绍了《剑桥中国清代史前中期史》的写作。该卷叙述的背景是中国的康雍乾时代。导论部分对清代前中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做了“承旧开新”的论断。全书共分十章,前五章以时间为纵线,讲了清朝重大的事件,包括对各个皇帝的评价。后五章讲述了清代前中期士人的社会角色、女性、性别、家庭、婚姻,清代社会的稳定与变迁,清代的经济等方面。近百万字的篇幅,把大清一代做了立体勾画。其中由艾尔曼执笔的第七章《清代前中期士人的社会角色》深入分析了中国科举制度,这是过去《剑桥中国史》中从未讨论过的内容。该卷附录则有1000多种。

  1985年《剑桥晚清史》出版,20多年过去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从研究的框架、理论的指导、研究的方法、材料的运用都有大的发展开拓。这卷书的出版,与二十年前费正清的写作思路有何不同之处,这也是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艾尔曼认为,这卷书在大的理论框架上,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费正清先生的“冲击反应论”的模式、列文森的“传统与现在”的模式,转向“中国中心观”的模式。“中国中心观”不是世界以中国为中心,它研究的视角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深入探讨中国社会内部的发展和变化,寻找内在的动因,这已经成为美国当代学界的主流。

  艾尔曼指出,费正清是研究近代中国的专家,着眼点在近代中国为什么失败,比如洋务运动为什么失败、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等等,“费正清认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面落后。这也反应了五六十年代冷战思维下西方学界对中国的看法。”而现在,艾尔曼和他的同事们编写的这本《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着眼点则是“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为什么成功”,他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清朝版图从清初到乾隆末年一直扩大,幅员囊括满、蒙、疆、藏?艾尔曼他们的结论是:从诸多历史现象中看出,中国在18世纪是世界上领先的国家之一,是18世纪时“了不起的国家”,甚至英国也要模仿中国。

  艾尔曼说,上世纪60年代,费正清不能到中国大陆来查找资料,所以很受限制,费先生和他的学生都是在欧洲、美国、日本找资料,用二手的资料来分析问题。直到80年代后期,艾尔曼这一辈的美国学者才开始使用中国国内的资料。比如艾尔曼本人的写作动用了北京与江南所藏的多种明清文献;艾尔曼的同事、第一章的作者陆西华精通满文,能用到大陆的满文档案。所以,如今的剑桥中国史所运用的文献比费正清当时要丰富得多,观点也将更接近历史原貌。

  既是清史著作,自然要涉及历史分期问题。大陆主流史学界通常认为,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但是西方学者并不太注意“1840”这个年代符号。艾尔曼承认鸦片战争很重要,但是觉得当时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不是那么重要;19世纪真正最重要的、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比鸦片战争更有时代意义。艾尔曼的解释是:鸦片战争的后果都可解决,比如开了一些海港,上海、宁波、天津,影响清朝全朝廷是有限的,而太平天国差一点就让清朝崩溃,而西方是支持清朝的,在上海及江南其他地方对付太平天国的人,死亡可能有200万之多。跟太平天国比起来,鸦片战争的规模是很小的。

  艾尔曼透露,《剑桥中国清代史前中期史》计划应有上下两册,此次中译本是上册,而下册主要围绕清朝与东亚各国的交流互动展开,叙述整个东亚在前清代时期的历史面貌。英文版文章都已经集结起来了,还在整理过程中,或许再过几年可以问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