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传承
-
历史上的今天·咸丰五年秋:陈天佐魂归义土,节烈丹心照千古
陈天佐(号曲墨山人)生于乾隆年间,为明末抗清英烈后裔。自幼受家族节义精神熏陶,以传承忠义为己任。 他曾入黄州书院研学,遍历八寨故址搜集抗清掌故,创作诗文、剧本传颂忠烈事迹;十载游历中,谒孝陵、访史迹,著述三十卷彰显抗清往事,遇大旱时倾囊赈济灾民。 归乡后,他创办“节义书院”培育气节之士,编撰《忠烈传》等著作,虽遭禁毁仍传抄广远;又与民间艺人合作,以鼓书、皮影戏等形式播撒节义火种,使“思明月,守汉发”之俗绵延百年。 道光年间面对查访,他以智慧坚守志节;晚年四子皆承父志,延续精神血脉。 咸丰五年秋,陈天佐临终仍嘱传战刀、盟书以励后人,逝后葬于先祖之侧。其一生以布衣之身笔传忠魂,教化一方,节义精神与八寨英魂共耀荆楚,永励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