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在冬奥小分队讨论群的口号是“安全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毕竟冬奥会简直是极限运动爱好者的盛宴,而对于新手如我们这些南方人则有些过于“惊”彩。

虽然“唯金(牌)论”早就成了竞技体育的过去时,但放在冬奥选手身上,你会发现大家好像一直没把那枚小小的奖牌当回事。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即使在冬奥会拿全场倒数第一,还是照样成为国民英雄——这是真人真事,也是今天想推荐的电影《飞鹰艾迪》。

迈克尔 · 爱德华兹,绰号“飞鹰艾迪”,英国历史上首位跳台滑雪运动员,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中“一战成名”,尽管他是那届冬奥会中跳台滑雪的倒数第一。

那届冬奥会闭幕式上,当时的奥运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兰克 · 金甚至在演讲中特意提到爱德华兹:“你俘获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充满回忆。你打破了世界纪录,你创造了许多个人最好成绩。你像飞鹰一样翱翔。”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这届冬奥会的跳台滑雪男子个人大跳台资格赛就在2月11日,也就是周五晚上7点开始。在看比赛前,可以先把电影看了做个基本了解。

说起来,跳台滑雪是个什么样的项目?

用电影里的话来形容:

15米——初学者专属高度,成功之后足以让你对它上瘾;

40米——摔得脸青鼻肿很正常;

70米——如果出现失误,可能这辈子都不能再走路;

90米——在美国西部荒原,人们会为挑战的勇者提前准备好量身定做的棺材。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这就是当年“飞鹰艾迪”爱德华兹的冬奥会比赛录像。

而跳台滑雪最著名的起源说法是,在它的发源地挪威,这本来是一种“死刑”。古时的挪威会把犯人从雪山推下,使犯人从断崖中飞向半空,最后让犯人摔死。

放在现代,对于跳台滑雪选手来说,70米不过是冬奥会的入场门槛而已。

在成为英国首位跳台滑雪运动员之前,爱德华兹是英国国家竞速滑雪队的一员,1984年冬奥会之前因为“天赋不够”惨遭开除。

但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爱德华兹发现了一个漏洞:当时全英国都没有跳台滑雪运动员。也就是说,只要他能在任意一场国际比赛中“飞”出成绩,就可以代表英国参加奥运。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获得赞助。

于是爱德华兹开始了他的欧洲之旅,去不同的国家参加比赛。但由于项目过于冷门没找到赞助商,囊中羞涩的他只能一边打临时短工,一边比赛。

在电影里还有善良的酒吧老板娘和教练给他提供了稳定的住宿和收入,而现实中的爱德华兹,为了凑钱请教练和购买训练器材,不惜做过保姆、园丁、酒店服务生等工作。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中,爱德华兹总是非常引人注目。他戴着粉红色护目镜和借来的滑雪板参加跳台滑雪训练课,还一直戴着标志性的厚眼镜(他有远视眼)从不脱下。

当时他收到了入选英国奥运代表队的邀请,是在芬兰的一家精神病院里。那时候爱德华兹正在这家精神病院当粉刷匠,因为这样只用每晚花1英镑就能住在那儿。

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中,爱德华兹创下了73.5米的个人和英国最佳跳台滑雪纪录,虽然他在70米和90米项目的比赛中都是最后一名。但在参加冬奥会之前,爱德华兹从未挑战过90米这个级别的项目。

电影里爱德华兹第一次被拒绝参加冬奥会时,对方给的理由是:“你永远都不可能是冬奥会的那块料。”事实上,爱德华兹也确实不是“这块料”。从1988年一战成名后,爱德华兹一直奋斗到了1998年都没能再次入选世界级赛事。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卡尔加里冬奥会一结束,奥组委甚至火速制定了“飞鹰规则”。新规则要求参赛者必须进入世界前50名,或排名前30%才能参加国际赛事,阻止像爱德华兹这样的业余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

但对于爱德华兹来说,这又有什么所谓呢,他早已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我滑雪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是我真的喜欢这项运动;二是我要证明那些否定我的人是错的。”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正如电影片尾出现的、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名言: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拼搏。

真正的奥运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爱德华兹一样,找到这个属于自己的时刻。

冬奥会拿倒数第一,人们为他拍了一部电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念缓念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