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爱情错位中的圣女与罪人班昭

志同道合的夫妻让人羡慕,于是很多人都希望能寻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另一半,有些人成功了,但是有很多人虽然努力了,可是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也许是他们选择的时间不对,或者是他们在不适当的时候采取了不适当的方法,导致了遗憾的后果。就像汉成帝与班婕妤那样,虽然曾经恩爱无比,到头来也只是一场悲剧。

男女爱情错位中的圣女与罪人班昭

志同道合的夫妻让人羡慕,于是很多人都希望能寻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另一半,有些人成功了,但是有很多人虽然努力了,可是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也许是他们选择的时间不对,或者是他们在不适当的时候采取了不适当的方法,导致了遗憾的后果。就像汉成帝与班婕妤那样,虽然曾经恩爱无比,到头来也只是一场悲剧。

错爱

汉成帝也许在历史上说不上什么大名人,但是跟他有联系的赵飞燕、赵合德、班婕妤却个个都是名女,不过把班婕妤和这两个女子放在一起似乎有些不太妥当,与赵氏姐妹相比,班婕妤更加完美无瑕。而在赵飞燕姐妹之前最受赵成帝宠爱的女子就是班婕妤。班婕妤是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生得聪明伶俐,容貌也是百里挑一的,“少有才学,工于诗赋”。成帝时她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在后人的眼里,她是一个从来不肯与诸妃争宠,也不会干预政事的女人,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那个封建社会女人应有的一切美德,比如说谨守礼教,行事端正。按理说这样的女子应万分受人尊敬,而且是妇人的楷模,谁得到她都应该是一件幸事,特别是在那个颇重礼教的封建社会。就连汉成帝的母亲王太后都曾经称赞她“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不过这样一位品貌兼具的女子的婚姻却是一个悲剧。而这一切还要从汉成帝的身上说起。

熟悉汉朝历史的人应该都会知道,汉朝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时代。一旦某个女子当上了皇后,那她家中的人们都会凭借她的裙带关系,迅速得到提升,直到大权在握为止。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汉朝历代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能亲政,大部分都是由太后听政。虽然汉武帝曾经立下“立子杀母”的规矩——太子被立之后,如果母亲正值年轻,就要把母亲杀掉,目的就是为了怕太后专擅国政,把权力转移到外戚的手中。但是在汉武帝之后,太后干政的事情却愈演愈烈。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也是如此。

王政君的丈夫就是汉元帝,也就是错失王昭君的那位皇帝。对于王政君,汉元帝和她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感情,甚至在临死之前还想废了王政君的后位。所以王政君就把目光转移到了权力上去。当汉成帝登位之后,实际掌权的就是王政君和她背后的王氏大家族。汉成帝几乎就是半个傀儡。王政君成为皇太后,王家立马显赫起来。成帝登基没几个月,王莽的五个叔叔就在同一天被封为侯(仅次于王的贵族爵位),此事打破历朝纪录。“五侯之家”权倾朝野,位极人臣,*丛生。这件事情当然是在王太后的干预之下完成的。加一点题外话,与诸多历史上的女强人相比,王政君只能算是个庸碌无为的女人,如果非得说她有什么功绩,那就是把她们王氏一族发扬光大了。她非常偏袒自己娘家,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有些疯狂的地步,正是因为她的关系,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王莽夺权。

成帝虽然名义上是一国之君,可是心里却万分苦闷,对母亲干预朝政虽然十分的反感,可是却不能说什么。再加上对母亲的叛逆心理,他就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了女人身上。与李世民的后宫比起来,汉成帝的后宫可以说是乱成了一锅粥。在他的后宫之中出现过一系列的争风吃醋,可以称得上是群美斗法,各显神通。但是不管女人们如何争宠,作为汉成帝的母亲、身为太后的王政君都牢牢把握着后宫的生杀大权。为了王家的前途,她不遗余力地打击一切对自己家族不利的女子。

汉成帝的皇后许氏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绝色美女,汉成帝几乎与她形影不离,这引起了王政君和王氏集团的担心,因为许皇后的父亲许嘉辅佐汉元帝达十多年,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而且非常有政治才能。王政君怕许皇后得宠之后,许家的风头盖过王家,所以王政君和王氏家族,一有机会就攻击许皇后。为了能找到一个既不会给王氏集团造成麻烦,又能转移汉成帝目光的女子,王政君可谓费尽心思。最后才貌俱佳、人品也非同一般的班婕妤就出场了。

果然,班婕妤没有让太后失望。汉成帝为她的美艳、风韵所吸引,天天和她守在一起。作为后宫诸妃中的一员,最大的荣幸就是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班婕妤也深深爱上了这个男子,她十分理解汉成帝内心的痛苦。凭着超高的文学造诣,再加上熟悉史事,于是她就常常引经据典,用先人的故事来开导汉成帝。班婕妤还擅长音律,时不时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让汉成帝沉醉在丝竹声中。这是两个人一生之中最美丽的爱情时节。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还是他的知音,她懂得他的心思,也能为他排忧解烦,她的才情也让他万分迷恋。

汉成帝为了能够与班婕妤形影不离,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大辇车,这样在宫苑巡游时两个人也可以一起出游。可是却没有想到班婕妤却坚决拒绝,她说:“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宠幸的妃子在座,最后竟然落到国亡身毁的境地,妾身如果和陛下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汉成帝只能作罢。这件事情传到太后那里的时候,太后大加赞赏,认为班婕妤堪比楚庄王的樊姬。不过这一赞赏不要紧,却改变了汉成帝和班婕妤之间的感情,也让两个人的感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班婕妤一心希望凭借自己的柔情,把汉成帝变成一位精明能干的君王。在班婕妤的眼里,皇帝比天还大。太后的赞扬让她在后宫之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也许是身份的不同让班婕妤觉得自己应该更加自重,不应该整天与汉成帝沉溺于儿女情长之中。所以从此以后,她更加注重自己在妇德、妇容、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自己能把汉成帝真正变成一代明君。于是往日两个人之间的柔情不见了。有了太后的这句话,班婕妤开始不再刻意打扮自己讨好汉成帝。汉成帝此时心里却万分矛盾。其实他何尝不想亲政?只是王氏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太后又在不断地要封赏自己的亲戚,朝中的要职几乎都已经被王氏家族收入囊中,汉成帝稍微有些异议,太后就会声泪俱下,让汉成帝束手无策。班婕妤的改变也让汉成帝十分失望,汉成帝在那种情况下注定永远不会成为楚庄王。所以当赵飞燕姐妹入宫后,汉成帝马上就醉入了温柔乡之中,班婕妤受到冷落。

赵氏姐妹入宫后,飞扬跋扈。她们的目的就是得到汉成帝的专宠,于是她们不遗余力地打压所有的情敌——她们诬陷许皇后在诅咒汉成帝,于是许氏被废居昭台宫,赵氏姐妹还连带上了班婕妤一本。虽然入宫的时间不是很长,赵氏姐妹却十分明白班婕妤在汉成帝心目中的地位。对于赵氏姐妹的诬陷,汉成帝就找班婕妤对质,班婕妤虽然万分痛心,可是却不能奈何赵氏姐妹,就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为。”一番话说得汉成帝心虚,这时的班婕妤还想一语惊醒汉成帝,可是汉成帝却充耳不闻。他选择用厚加赏赐来弥补心中的愧疚。之后,班婕妤为了自保,也为了不再让自己留在这个伤心地,就自求去长信宫侍奉王太后。

无法评价这样一个忧伤的爱情故事,一个努力想要让丈夫有所作为的女子,却以这样的悲剧结束,感叹时势弄人,还是造化弄人?不可否认班婕妤是爱着汉成帝的,汉成帝心中也有班婕妤的位置,要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在赵氏姐妹的攻击下保护班婕妤。宫中的寂寞的岁月难熬,也让班婕妤万分感伤,所以才有了那首《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在汉成帝死后,太后王政君就让班婕妤担任守护陵园的职务,从此班婕妤天天陪着石人石马,冷冷清清地度过了她的晚年。

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一个真理。所以相爱的两个人最初走到一起,都会想着尽心地去讨好对方,但是男人、女人的心思都是复杂的,他们一致希望能得到甜蜜美满的爱情,但是男人还希望自己的妻子可以万般柔情;女人不但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日日与自己相守,还希望丈夫能有所成就。自古柔情与事业兼得的女人不多,大概正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班婕妤的悲剧吧。如果班婕妤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女人,享受着普通人的爱情,那么也许就没有后来赵飞燕、赵合德万般得宠的日子吧。可惜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如果”,班婕妤还是落寞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似乎班家的女人永远都不会闲下来,她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和自己心爱的人相处,竟然还想要把这样的要求应用到所有的女性身上。在班婕妤之后,班家又出了一位十分出名的才女,她就是班昭。班昭是一位绝对的美女,她的父亲班彪是当时的大文豪,他的哥哥是《汉书》的作者班固,早年的班昭名气比班固还要大。有人称她为一代文豪,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很多人都称她为女性世界的“罪魁”,因为是她给后世无数的女子加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很多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女人,只安心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过上了唯丈夫的话是听的日子。

班昭是一个不幸的女子,而她却把这种不幸加到了无数人的头上。她14岁就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夫妻两个人的个性相差很远。曹世叔性格外向,十分喜欢热闹,但是班昭却温柔细腻,是一个内向的女子。还好夫妻两个人都能迁就对方的性格,或者说班昭十分愿意委屈自己,来迎合丈夫的喜好,所以两个人生活过得还算美满。可惜曹世叔很早就病逝。于是班昭就过上了守寡的日子,以后也不曾再嫁,在感情上开始一片空白。也许就是这样的经历,给班昭的一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她对婚姻生活残留的记忆中,就是对丈夫的种种包容,所以就自以为天下的女子都应该和她一样,应该包容丈夫的一切,甚至就算丈夫有了过错,女人也要忍,用自己的柔情来感化对方。这种可笑的理论竟然流传了几千年,而且无数的女子被这些理论所害。

在70多岁高寿之时,班昭写出了《女诫》。《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这里面都是对女人种种的要求,比如说在“卑弱”篇中,班昭认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只有这样才算尽到了作为妻子的本分;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等。里面还有一系列看起来十分荒唐的论点,比如说《女诫》倡导“三从四德”“生男如狼,犹恐其叮簧生女如鼠,忧恐其虎”“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义”“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等等,把之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妇女,牢牢拴死在这些条律之上。

这本《女诫》是她对自己一生短暂的婚姻所做出的总结,大概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她在自己短暂的婚姻之中,都在努力地用这些标准来做一个好妻子,或者说她用这些准则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情。也许她应该庆幸自己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否则的话,大概也少不了会走上自己的祖姑姑班婕妤的老路。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会希望自己的爱情生活变得那么死板,更何况曹世叔还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但是班昭和她的祖姑姑一样,只想着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时间久了,就不再和谐。虽然班昭也许最初写下这些规则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但是却有无数的女人为此所害。清代诗人袁枚的妹妹袁素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素文与高氏指腹为婚,素文是一位贤惠的女子,而且颇有文才。未婚夫高氏却是市井无赖,后来高家父母提出解除婚约,但袁素文却因为《女诫》的训导,认为一女不嫁二夫,竟执意不肯。婚后素文备受凌辱,终因不堪忍受而返居娘家,年仅14岁便凄楚谢世。班昭是一代才女,可是却也是一代罪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