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雪中的北京
作者:孙绿
编辑:孙绿
今日北京大雪纷飞,雪势之大,令我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那时(08年左右)每个冬天都会下三四场这样规模的雪,我们就在胡同里堆雪人、打雪仗,孩童身体更小,雪势较大就可没近膝盖,故而对雪的体感更深刻,快乐亦然。
后来北京一年比一年暖和,有些冬天只下两场小雪敷衍了事,今日雪厚,宜玩耍,我就和认识许久的小米师姐一行人走了一趟北京南中轴线。
小米师姐在一家文化内容平台工作,业余时间带小伙伴走一走小众主题文化体验线路,南中轴线正是她设计的一条史诗级文化线路。
我虽是北京人,但太过宅了,对北京的了解远不如小米师姐,甚至前门都是第一次去,也是第一次逛曾经的八大胡同,今日一行,长见识也很快乐,图片为主,略记与此:
(以下图片均为作者本人拍摄或制作,切勿搬运)
(速成之作,比较潦草,拖到明天可能就没有心气儿了)
今日活动范围位于北京二环内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
由正阳门向南,其间不断穿插迂回,至永定门▼
雪中的前门(正阳门)
雪中的前门箭楼
自前门大街看向前门箭楼
由此入前门大街,然后右转入大栅栏
瑞蚨祥(丝绸旗袍高定老字号)(大栅栏内)
瑞蚨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故事
大家都认识的老字号
大观楼电影院(中国非常早的一家电影院)
雪中的德云社
雪中的京华客栈,有200多年历史
彩色玻璃不多见的
雪中小店总是格外好看
学姐一路上讲了古代民户大门的五个等级
串胡同,就像串起了小时候的记忆
如果有哪个厂家开发出这种视觉质感的凳子
我一定买5个(图二为产品概念原型特写)
大杂院中的鸽子笼
大杂院的生活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我曾经也住,没能迁出来的北京土著,还是很难的
京城第一家女浴室
我们即将进入“八大胡同”的地界了!
八大胡同中最知名者,陕西巷
上林仙馆,顾名思义,是古代男人享乐的地方
以及隔着窗户看上林仙馆内部样子
非常有名的云吉班
小凤仙和赛金花真正挂牌的青楼
曾经场所内的Y字形大楼梯
如今是大杂院的一部分
越走越饿了
走出八大胡同
看到历史悠久的德寿堂(仔细看,有牛黄解毒丸)
个人最爱:驴打滚、豌豆黄、炸咯吱
豆汁儿可试下,我可
我们从中轴线的西侧,回到了南中轴线上
这是一条非常长的步行道,一路都在告诉你这是北京中轴
然后我们又从中轴上前往天桥
从中轴线上向南看,遥远的隐隐约约的一个屋顶
那便是永定门城楼了
天桥艺术中心旁边的四面钟
天桥的德云社
大量粉丝到此一游
雪中的天桥艺术中心
我们由此前往参观天桥印象博物馆
师姐在天桥印象博物馆
馆内的文艺与绝活儿
绝活儿是真的辛苦钱
现在民间仍有很多类似的行当
下一站,先农坛
目前其中一部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建筑师舟哥曾经带我来过一次,故地重游
先农坛所在
走进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这里的古建、古物、古树,都是岁数极大的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
馆内展览,与我六年前来的样子几无二致
确实值得一看,略冷清,氛围轻松
其实博物馆,难在“轻松”,轻松方能欣赏,更能感动
不得不说,我太爱大藻井了,辉煌壮丽
藻井x2
从先农坛,我们又回到了南中轴上
即将前往此行的终点——永定门
一路上快乐的人们
到达永定门,此行完结
写在最后
北京很大,太大了
时间上、空间上、人群间、阶层间
南来北往、新陈代谢
我对她了解甚少,也从不妄想穷尽此中体验
这不由令人深感疏离和陌生
我很少有那种家乡的感觉
如果有,一定是因为我的北京太小了
我记忆中的那个北京,其实早已变样
毕竟,我也和他一起变了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
北京的雪、北京的城,仍然是所有人的雪、所有人的城
那种在辽阔天地间
让我感到安静、温暖、孤单、凛冽
感到自由、力量、深刻、悠久的那个北京
就是我爱的北京
END
【欢迎留言写下你心中的北京,无论他是什么样的,我都想知道,毕竟,北京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着的样子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