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本文6700字,阅读约需14分钟。

亨利·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直至1820年,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大于30%,超过了西欧、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正是这样一个东方古国,在17-18世纪掀起了一股席卷欧洲的“中国风”。贵族绅士们毫不吝惜地将真金白银撒向东方,只为一睹它的芳容。是什么东西有如此魔力?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让人神魂颠倒的“中国风”

“我没有任何疾病,如果硬要说有,那只有一种,就是太爱瓷器。”1726年5月22日,萨克森选帝侯(“选帝侯”指拥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写信给首相坎特·弗莱明,说自己陷入对“中国瓷器的狂热追求”,“正毫无节制、不谙世事地进行购买和收藏”。

1717年,为了得到普鲁士帝国腓特烈·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他竟然以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近卫骑兵交换,那些瓷器的价值相当于27000塔里尔(德国旧银币),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奥古斯都二世是个疯狂的“瓷器热病”患者,他拥有20个房间的瓷器收藏,他个人收藏总量多达57000件。

和他一样对瓷器朝思暮想的“病友”不在少数。比如法王路易十四,为取悦情妇蒙特斯潘,1670年在凡尔赛宫修建了一座瓷宫,不惜重金收购在中国订烧的青花、五彩瓷。

还有路易十五,他大力提倡使用中国瓷器,下令将宫廷所用的金银器全部熔化另作他用,而他的宠姬庞帕多夫人则“创造”了法国皇家瓷厂,让他们生产特定器型的瓷器,并亲自指定某种特殊的图案,比如瓷器的盖和上部要描绘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彩鲜艳的大花,而下部的法国式花卉图案中还要特意加入金鱼。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法国腓特烈三世修建的瓷宫。整个陈列室约60平方米,除去特别小的瓷器忽略不计,共有2600件瓷器,大部分来自中国。

庞帕多夫人对中国金鱼的痴迷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凡是有金鱼图案的中国瓷器都买下来,甚至提出要在王室纹章上也画上金鱼。

当外销瓷传入欧洲,售价一度高得令人咋舌,据说16世纪时,如果想拥有一件中国产的纹章瓷,需要支付的价钱足够买上好几个奴隶。即便如此,欧洲王室显贵依然对瓷器痴迷不已,在专门定造的橱柜里,从底到顶摆满瓷器,就是一个家庭社会地位和财富最显著的标志。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是什么激起她心中的热情?
她的眼睛因欲火而憔悴!
她缠绵的目光如果落在我的身上,
我会多么幸福快乐!
我心中掀起新的疑虑和恐惧:
是哪个情敌近在眼前?
原来是一个中国花瓶。

中国便是她的激情所在,
一只茶杯,一个盘子,一只碟子,一个碗,
能燃起她心中的欲望,
能给她无穷乐趣,
能打乱她心中的宁静。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被欧洲人定义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翠玉白菜杯。制作&供图/庄晓阳

这是17世纪英国诗人兼剧作家约翰·盖伊的作品《致一位迷恋古中国的女士》。近在眼前的中国花瓶,随意左右着“她”的思绪,而面对“情敌”的挑衅,约翰除了羡慕嫉妒以外别无他法。

瓷器以及它背后的古老中国,令整个欧洲为之神魂颠倒,刮起了一股“中国风”。

“中国风”既指一般意义上西方人对中国事物的热情,也特指艺术生活中对所谓“中国风格”的追慕与模仿。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白·德化白瓷展”。摄影/林少波

周宁先生在《世纪中国潮》中说:“它开始于1650年前后,延续至1750年左右。一个世纪间,几乎蔓延至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高深的哲学、严肃的政治到轻松的艺术与娱乐。孔子的道德哲学、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汉语的普世意义、瓷器、丝织品、茶叶、漆器、中国工艺的装饰风格、园林艺术、诗与戏剧……一时都进入了西方人的生活,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模仿的对象与创造的灵魂。”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为何对中国如此钟情?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远东,尘世生活“理想国”

我们把视线拉回到1287年。这一年,出生于今天的北京(当时的元大都)突厥族富庶人家的景教徒列班·扫马出使欧洲。列班走过的那些地方,除了君士坦丁堡之外,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异域小城。热那亚、那不勒斯、罗马、波尔多之类当时欧洲著名的城市,人口最多也只有五六万,西欧最大的城市巴黎至多也不过10万。

在叙利亚文版《教长马儿·雅八·阿罗诃和巡视总监列班·扫马传》里,欧洲是这样的:城市街道狭窄,路面凹凸不平。市场上除了昂贵奢华的东方舶来品,就是本地粗糙的面包、腌肉、羊毛衣。日用品供应单调,酒肆茶亭、青楼楚馆更是无处可寻。清晨走在街头,得时刻提防某个洞开的窗口会突然泼出一盆尿。街角到处是垃圾,污浊的河面上飘着死猫死狗的尸体。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中世纪的欧洲又脏又臭。贵妇在裙子里如厕,敌人爬着“粪堆”攻城。

而在1290年的东方,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即将结束他在杭州的旅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世俗城市,全城至少有100万人。南宋的皇宫还在,石块铺成的御道长3英里,宽55米。运河流经城市,西湖周围是富人区,红墙绿树,雕梁画栋。城里至少有15个日用消费品市场,沿街饭铺、客栈、酒店、茶肆、青楼歌馆连绵。运河连接长江,南北西东货物荟萃于此。码头停泊着远洋蕃舶,它们往来于马来亚、印度、阿拉伯沿海,卸下南海的犀角、象牙、珍珠玛瑙、香料没药、沉香樟脑之类的奢侈品,装上丝绵和陶瓷器。杭州的商人比威尼斯商人更豪富。

马可·波罗与列班·扫马,这两个互不相识的旅行家,在东西世界之间的徜徉,算的上是一次富饶与贫困的比较之旅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马可·波罗把杭州称为“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激起了欧洲人的无限想象。

这种差距,即便在200年之后,也尚未拉开。哈佛大学教授尼尔·佛格森在《文明》一书中,对15世纪的中欧有过类似的结论:与长江相比,泰晤士河所经之处还只是名符其实的穷乡僻壤。较之紫禁城的层层厅堂,伦敦塔显得寒酸粗糙,伦敦大桥也不过是用支柱撑起的难看的杂货店罢了。再拿南京和伦敦一对照,后者几乎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城镇”。

不过,令马可·波罗们倾慕的不止是中国的富庶,还有中国人对享受世俗生活的自由。因为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没落到15世纪文艺复兴肇始,欧洲经历了漫长、黑暗、禁欲的中世纪。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德国诗人海涅讲过一个故事:

在1433年巴塞尔宗教会议期间,一群学识渊博、信仰虔诚的主教和修道士们被一只夜莺的美妙啼声深深打动,其中道行最深的一个修道士突然意识到这只惑人耳目的夜莺其实是魔鬼的化身,于是他念起了当时流行的驱鬼咒语。果不其然,咒语刚一出口,这只夜莺就大笑着说道:“不错,我就是邪恶的精灵!”随即飞走。所有听到它优美歌声的人第二天都病倒了,不久便纷纷死去。

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一切可能引起感官快乐的东西都是魔鬼的诱惑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17世纪所绘的欧洲女巫们和魔鬼缔结同盟。

东西之间的差异已难以视而不见。尤其是从13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中叶,也即元、明时期,至少有100位像马可·波罗这样的欧洲人——传教士、旅行家、探险家——到过中国。有关中国的报道、游记、书信、小说与诗歌,逐一增多,欧洲人的心无法不被它们带到东方。

对中世纪晚期欧洲正欲萌芽的世俗精神来说,东方的中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堪称人间天堂。中国繁华的市井形象,既是他者的现实,又是自己的乌托邦。他们终于在远东找到尘世生活的“理想国”。对此,葡萄牙传教士克罗兹的见闻,可以佐证。

横屏观看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明代的南京CBD有多繁华?《南都繁会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克罗兹在广州逗留了几个星期,有一天,一位葡萄牙贵族带他到一个富商家里参加宴会。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的住宅建造得如同神话传说中一般美丽,餐桌上铺设布或云锦,以免食物污染。(除了美味的菜肴外)水果和小吃也都放在瓷盘里,比如糖炒栗子、核桃、荔枝、切成段的甘蔗等,它们都堆成美丽的小堆,像西方的炮台一样。中国人在吃米饭时,使用一双美丽的金筷,但却能不掉落任何饭粒。还有饮酒用的极小的描金瓷杯,因为中国人每吃一口食物,就习惯啜饮一口酒,所以描金的酒杯也是很小的。”

种种前所未见的人和事,显然令克罗兹心生艳羡。中国式情调为他和他们展示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明代海船中的“广船”与“福船”。

不难想象,当这个只有在书里才能见到的神秘东方,沿着新开辟的航线,用一艘艘满载“中国制造”的远洋货轮,漂洋过海踏上欧洲的土地,从幻象变成手中实实在在的商品时,会给欧洲带来怎样的冲击。

当然,有实力尽情享受它们的,必然最先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他们一则有钱,一则有雅兴,追逐异国情调的劲头无与伦比。

16世纪初,在瓷器外销至中东和欧洲的贸易中,葡萄牙人占据先机,直到其在亚洲贸易的垄断地位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打破,后者以雅加达为基地,经营瓷器、香料、茶叶等生意,成为17世纪世界最大的贸易公司。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一位欧洲商人正在从中国货商手中购买瓷器,1724年。

西班牙同样不甘其后,除了贩售巧克力和新大陆的白银,还用大帆船装载着中国瓷器,经墨西哥,穿越大西洋,最后在塞维利亚上岸 。

在英国,自东印度公司于1660年前后开始贩售茶叶起,莎士比亚的乡亲们就慢慢地迷上这种中国饮料。诗人沃勒听一位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说,在一品脱茶里打上两个鸡蛋,是“劳累一天后最好的营养,喝下去马上就有饱餐一顿的感觉”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1894年5月19日《伦敦新闻画报》刊载的一则英国茶公司制作的广告。供图/秦风老照片馆

尽管很多茶迷愿意现身说法,证明茶可包治百病,但大多数人喝茶只是为了追逐时髦——一种昂贵的、奢侈的时髦。1磅茶叶的售价是10英镑,而在18世纪,10英镑几乎是一个英国普通工匠半年的生活费。

从17世纪开始进口中国茶叶,不到一百年,茶叶已经变成英国人的国民饮料,喝茶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国人起床要先喝“床茶”,早上11点喝“晨茶”,午饭后喝“下午茶”,吃过晚饭再喝“晚茶”,一天起码要喝四顿,才算正规。泡好茶,还得用好茶具,中国出产的外销瓷,就是他们喝茶的最佳搭档。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对18世纪的欧洲富人来说,用中国瓷器喝茶一则显示社会地位,一则方便接受他人羡慕和夸耀。图中这幅油画来自18世纪的瑞典画家Pehr·Hilleström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阴风惨雨的夜晚,绅士和贵妇们围坐在壁炉旁,胡桃木桌上铺着绘有中国花鸟图案的缎面桌布,此时喝上一口热茶,盈室的茶香,使这只属于欧洲上流阶层的家庭生活小景,更像是一种仪式,带有明显的审美性。表演、观看、品味、欣赏、陶醉……人们需要以某种方式增进品茗的情趣,以便令此刻的优雅气氛臻于完美。于是,中国外销瓷派上了用场。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一条人命 = 一只中国瓷瓮

中国瓷器的大宗出口大约从唐代开始,早期东销日本,西销东南亚、中亚、西亚乃至非洲。而真正大规模、长时间持续出口则始自明代后期。明清两朝,中国瓷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制作技术日趋成熟,周期短,分工细,开始具备根据用户需要大规模快速生产的能力。

欧洲,正是从明嘉靖年间至清末中国瓷器大宗出口的目的地之一。17世纪前,流行病频频光顾欧洲大陆,不少人甚至因此丢了性命。分析原因,食物霉变是一个重要因素。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英国银器茶壶(1730-1731),保罗·德·拉梅里制作。

在中国瓷器尚未迈出国门以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木制、锡制、陶制、银制等器具,有些贫困家庭甚至把过期干裂的面包片拿来当餐盘。

餐具质量低劣,再加上气候干湿冷热多变,食品、调料极易发生变质。15-17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促使西方又从海外引进大量食物新品种,由上至下,迅速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他们开始把烹调视作一种艺术,并迫切地需要新兴的与之适应的饮食器具。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德化白瓷,荷叶式吸管杯。制作&供图/庄晓阳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中国瓷,无疑是上上之选。不只因为它外表光鲜,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吸水率低、耐高温、耐酸碱的特性,接触食物不起化学反应,便于清洗,容易干燥,能有效防止病菌的粘附和繁殖。

以茶具为例,欧洲原来盛行的玻璃杯,注入开水后,杯身很快就会烫手,水却比较容易变凉。而瓷的最大特点就是导热系数低,把它制成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既可长时间保温,用手紧握杯体又无烫手之忧。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德化白瓷,公道杯。制作&供图/庄晓阳

此外,这两种不同茶具泡出来的茶,香气口味相差很多:玻璃的吸水率基本为零,没有什么附着能力,用玻璃盖碗泡茶,盖和杯底的香气发散得极快,持久度差。而瓷器泡起茶来气味持久,汤感也比玻璃器皿软、厚、粘稠。

因此,当从中国传来的饮茶习惯变成时尚,瓷器也就成了“每一位时髦女士的必需之收藏”。1752年,荷兰货船“海尔德马尔森”号在广州开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程中沉没,海牙国家档案馆保留了这艘船上所载货物清单的副本,其中带托盘的茶杯多达63623件,足见需求之旺盛。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饰有镀金的迈森咖啡壶(1736-1795)

瓷器昂贵又不易获得,于是出现了“山寨中国瓷”。1710年,皇室在德国东部德累斯顿附近的迈森,成立了第一家生产硬质瓷的欧洲工厂,所制瓷器从形制到纹饰均效仿中国。此后300多年来,迈森瓷器一直是欧洲第一名瓷。

不惟饮茶,中世纪末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成了欧洲效仿的标杆。后者从东方学会成套使用餐具的习惯,对配套的要求也开始变得细碎、繁缛,每套餐具通常超过100件,大小不等的盘、碟、碗、杯、油瓶、醋瓶、调味瓶、盐罐、糖罐、香料罐、烛台、水壶、冷酒器样样俱全,对有身份的家庭而言,如果能用中国瓷器餐具招待客人,就更能得到客人尊敬。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而在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来自中国的瓷器更是王公贵族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清新早餐还是悠闲下午茶,或者豪华晚宴,少不了高贵的中国瓷的装饰衬托。主人把郁金香插在巨大的花瓶里,甚至把观音、罗汉等瓷塑佛像摆放在文玩架上,主宾之间文雅地谈笑与华美的中国瓷,组成浪漫的奢华。

此时身处其中的外销瓷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西方想象中的遥远、神秘、美丽、辉煌、充满各种奇异事物的中国的符号。那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国度,一个田园牧歌的所在,一个奢华逸乐的世界,“一切与我们这边如此不同”。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大英博物馆藏明代何朝宗印款持经观音坐像。

在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遐想中,中国是欢快而享乐的。外销瓷上的中国传统纹样装饰正好佐证了这样一种信念:

花蝶纹花枝招展、蜂蝶纷飞、欣欣向荣;禽鸟纹百鸟争鸣,或枝头细语,或追逐游戏;走兽纹中动物充满人情味,或雌雄顾盼,或关爱幼犊;人物纹中各路神仙笑容可掬,为众人延寿祈福,男女老幼无不衣着华丽、生活富裕、亲情和睦、安乐温馨,公子小姐风度翩翩,温柔多情;山水风光纹或青松卧岩,高山瀑布,或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高士结伴悠游其间,如临仙境……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绘有鱼形图案的外销瓷。

这份诗情画意或许并不为西方世界所熟知,但正如德国学者雷德侯所说:“中国外销瓷的装饰大多具有超越政治和历史的特征”,即便不懂陶潜的诗意,却也不妨碍“欣赏中国陶瓷图案的实际效果,欣赏花的甜美和宁静的湖光山色”。

据说,用中国瓷器来装饰墓碑,已经是东非沿海许多地区的一种世代相袭的民俗。更有意思的是,在苏门答腊,巴塔克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如果男人对女人行为不轨,就要用瓷器赔偿对方的损失。一旦部落间发生械斗,一条人命的索赔价格就是一只中国瓷瓮。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崇祯时期,原产地为福建漳州平和县的克拉克瓷盘,中国主题加荷兰郁金香文饰。

英国史学家约翰·霍布斯曾提出过一个经典的概念——东方全球化,他说:“公元500—1800年,作为‘先发地区’的东方,通过东方的全球化发现并主导世界。”所谓的“东方全球化”,就是指东方文明作为先进文明向全球(包括西方)的传播、扩散,进而影响并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美国人罗伯特·坦普尔的著作《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恰可作为“东方全球化”一词的注脚。 他描述道: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罗盘、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和导航的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上,欧洲也就不会有骑士时代。”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目前出土的全世界最早的马镫实物,是辽宁冯素弗墓出土的鎏金铜片包裹的桑木心马镫,公元415年。

近代农业、近代航运、近代石油工业、近代天文台、近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字、纸币、雨伞、钓鱼竿上的绕线轮、独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毒气、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象棋、印刷术的基本结构,全部源于中国。”

“我们要牢记一个令人吃惊和不安的事实:奠定工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只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欧洲人不惜真金白银,只为一睹芳容?

▲ 福建德化白瓷三度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的确,正如霍布斯所言:“在过去数千年的大多数时期,东方才是世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而作为一种东方的发明创造向全球传播,中国外销瓷无疑是成功的,堪称东方全球化的典范

图文来源:

《中华遗产》2013年01期

《中国外销瓷东方全球化的样板》,撰文/胡雁溪,供图/Corbis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