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有云,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由于东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狮子的栖息地,所以,舞狮的狮可以理解为貔貅、麒麟等瑞兽结合老虎、犬类而综合开发的专属东方的神奇动物。舞狮艺术拥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发明了“傩”。其中,“驱傩”就类似于现代的舞狮。当然,舞狮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论。不过,无论它是起源于“驱傩”,还是起源于唐代太平乐,又或者从西域传入,都不影响它成为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

浅谈醒狮

虽然舞狮有南狮、北狮之分,但前文的溢美之词指的是南狮;那个频频出现在海外华人聚集地,出现在各类电影、电视剧中,国人心中的舞狮也是南狮。

南狮主要流传在东南沿海一带,以两广、福建为主,也包括台湾地区。南狮也叫做醒狮。不过,在鸦片战争之前,南狮一直都叫瑞狮(祥瑞之意)。当战争蔓延至南方,具有民族忧患感的佛山人觉得“瑞”字在粤语方言中像“睡”,便将其改为“醒狮”,寓意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之后,随着1900年“中国先睡后醒论”的广泛传播,南狮逐渐被置换为“醒狮”。据《申报》记载,1917年女子工艺学校筹款会引入“广帮北城候醒狮会”,目的是通过表演“睡狮猛醒”来“唤起同胞”。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北狮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南狮

与北狮相比,醒狮不仅有着更加复杂的舞法以及更多的仪式铺排、表现场景,在最重要的道具狮头之上,亦有着更多的讲究和更多的分类。1993年,徐克导演的电影《黄飞鸿:狮王争霸》中,就曾出现几十种各具特色、形貌不同的醒狮狮头。当然,那部电影的大卖也加深了醒狮在国人心中的印象。

醒狮的狮头一般上可分为鹤山装狮和佛山装狮。佛山装狮的狮头较大而圆,额位宽而有势,嘴较平阔;而鹤山装狮的狮头较扁而长,嘴突出如鸭嘴状,因此内行人又称之为“鸭嘴狮”。此外,在传统上,醒狮狮头造型上还有“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之分。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根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如舞张飞狮者,舞法必定勇猛霸气。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醒狮是海外华人过春节的必备节目。

在表演上醒狮的舞动造型很多,诸如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在醒狮的各种表演方式中,以“采青”最为常见。相传“采青”原有“反清复明”之意,现在一般是取其好意头,有“生猛”,生意兴隆的象征。“青”用的是生菜谐音“生财”,把生菜及利是(红包)悬挂起来,狮子在前舞上数回,犹豫后一跃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谓之采青),再把生菜咬碎(谓之碎青),还要模仿狮子吃饱的表情神态(谓之醉青),再把咬碎的青吐向大家致意(谓之遍地生财)。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现场,欣赏过醒狮表演后都会惊叹:那些狮子时而威武勇猛,时而嬉戏欢乐,甚至能将喜、怒、醉、乐、猛、惊、疑、动、静、醒等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显然,这些非凡的表现力自然离不开舞狮人的深厚武功功底;同时,也有着技艺惊人的彩扎师傅的功劳,是他们制作出威武华丽、眼耳口都能动的醒狮狮头。

狮头彩扎

广东醒狮很早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狮头彩扎则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竹做骨,纸做皮,油墨添神采,绒毛显威风”,这些活灵活现的各色狮头背后,传承千年的彩扎功不可没。

彩扎狮头其造型汲取了广东石雕狮子的特点,形体和装饰设计上均采用夸张而浪漫的表现手法,多追求神似。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南方狮头艺术的典型代表。它的制作工序相当复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扎、扑、写、装四大工序。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彩扎狮头传承人、黎家第五代传人黎伟在扎制狮头。

“扎”,即用竹篾编扎狮头的骨架。首先根据需要,用刀将竹篾裁割成不同宽度的篾片,篾片的扎作技巧决定了狮头的结实度。再用柔韧耐磨的纱纸蒙在狮头上。

“扑”,就是“扑纱”,上完加了明矾的纱纸后通常还要加一层布,以保狮头的结实。

“写”,即着色,按照模子的轮廓把整个狮子头的面部画出来,色彩方面注意突出强烈的对比,多以黑白、红绿、金银等颜色相配,在写好颜色的狮头的表面涂上一层光油,可以使颜色更加鲜艳亮丽。

“装”,指贴上眉毛、耳朵、眼睛等装饰,安装上头镜、成球、铜须等。不同质地的装饰用料对狮头的重量和价格有直接影响。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装饰狮头

彩扎狮头(以佛山狮头为主)的技艺源于明代,于清代乾隆年间正式在佛山当地兴起;到清末时期,已有了相当规模,“狮头行”的行会管理开始出现;随后在民国时期走上巅峰。

然而,这一切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都走向了衰落。当时,佛山的经济一落千丈,手工业生产经营困难,狮头店纷纷歇业。至1949年,佛山镇的狮头作坊只剩下黎永华经营的黎祥泰和另一家德泰祥,佛山狮头生产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关心民间艺人生活,重视民间技艺传承,组织佛山狮头艺人生产自救,1956年,黎祥泰和德泰祥两家狮艺店与棋类、乐器等工艺作坊合并为佛山文娱工艺合作社。随着体制调整,先后更名为佛山文娱厂、佛山狮棋社和佛山乐器工艺厂。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与提高,佛山狮头扎制量发展迅速。从1951年到1980年,产量翻了二十倍之多,各类狮头不仅销往广东省内及邻近省区各地,还大批出口到香港、东南亚各地以及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聊聊舞狮背后的两项非遗文化

悉尼唐人街,一名儿童在观察表演者的狮头道具。

时至今日,在广东佛山、河源等地,彩扎狮头不仅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还为乡村脱贫提供了极大助力。2018年,在广东省的省定贫困村楼镇村,当地的彩扎醒狮艺人陈金明与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合作,成立福楼醒狮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采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模式,将传统非遗技艺发展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临近春节,无论南狮还是北狮,想来都整装待发,那无数次的刻苦训练,那无数次的“扎、扑、写、装”,华夏民族的精气神早已酝酿至巅峰却含而不发,只待一声锣响。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