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清朝的故事,例如清朝的耕地面积、清朝的皇宫制度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清朝末期的军队数量和编制情况。在清朝统治的末期,全国总人口超过了4亿人。那么,这一时期的清朝军队,到底拥有多少人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清朝末期的军队情况。
首先,我们聊聊清朝前期的军队框架和规模。在清朝统治的前期,军队分为了八旗军和绿营军。其中,八旗军属于清朝的野战主力部队,总计20多万人。八旗军又分为了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古八旗,20多万军队中,大约一半左右驻扎在京城附近和直隶省境内,属于清朝的机动作战力量,被称为京营八旗。京营八旗下辖了护军营、骁骑营、火器营等等,在清朝统治前期,战斗力很强悍。
此外,还有10余万八旗军,驻扎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和地区。请注意,各地的总督、巡抚无权调动、指挥八旗军,八旗军由各地的镇守将军指挥,例如广州将军、杭州将军、伊犁将军、江宁将军等等。由于八旗军只有20多万人,兵力有限,根本无力控制辽阔的疆域。因此,出现了辅助作战的绿营军。
绿营军采用了绿色的军旗,因此被称为绿营军。绿营军总兵力60多万,分别驻扎在全国各个省份。一方面协助八旗军作战,另一方面负责维持各地治安。由于各省的实际情况不同,驻扎的绿营军数量也差距很大。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等内陆省份,都是驻扎了1万多绿营军。但是在甘肃、云南、浙江等省份,朝廷都部署了好几万绿营军。
在清朝统治的中前期,全国的总兵力大约90余万。历朝可能会出现略微上升或许下降,不过,大体上维持在90万的水平。进入清朝统治中期,由于长时间的军备废弛,无论是八旗军,还是绿营军,战斗力都严重下降。在嘉庆皇帝在位时期,清朝镇压白莲教起义的过程中,八旗军和绿营军已经难堪大任。最终,清朝不得不依靠各地乡绅和豪强们组建的团练武装。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2年多时间内,太平军席卷江南半壁,与清朝分庭抗礼。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八旗军、绿营军屡战屡败,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清朝不得不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这些部队都属于团练,不属于清朝的正规军,需要自己想办法获取补给和军饷。
不过,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以后,大部分团练武装,都在清朝的压力下,进行了整编或者撤销。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法战争等等。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朝的八旗军、绿营军一败涂地。清朝不得不割让大片的国土,开放了众多通商口岸,付出了高额的战争赔款。
尤其是1900年的庚子战争,清朝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朝借鉴了同时期日本、德国陆军的经验之后,开始训练、组建自己的新式陆军。由于组建新式陆军需要时间,原来的八旗军、绿营军又尾大不掉。因此,在清朝统治的末期,八旗军、绿营军、新式陆军共同存在,情况和编制非常杂乱。
那么,截至清朝灭亡之前,到底拥有多少军队呢?按照清朝历史记载:光、宣之季,实存名数,职官约六千六百有奇,兵丁十二万三百有奇。换而言之,1908年,宣统皇帝登基的时候,清朝的八旗军大约还有12万多人。其中,绝大部分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清朝的绿营军原本有60多万,从咸丰朝开始,清朝开始逐步压缩绿营军,裁撤部分绿营军部队的编制。截至1908年,清朝还保留46.2万绿营军。在这些绿营军中,大部分已经丧失了战斗力。换句话说,截至清朝灭亡之前,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尚有58万到59万左右,接近60万的水平。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多,其实,战斗力很低。
接下来是重头戏新式陆军,按照清朝的计划,准备组建36个镇的新式陆军,逐步取代绿营军。新式陆军采用了日本、德国的训练方式,在编制方面,采用镇、协、标、营、队、排、棚,基本上对标了西方各国的师、旅、团、营、连、排、班。按照标准编制,清朝新式陆军的一个镇,拥有12000多人,下辖两个协,以及一些附属兵种。
虽然清朝计划组建36个镇,但是由于经费紧张,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问题。截至1912年清朝灭亡之前,总计只组建了26个镇。在新式陆军26个镇中,有10个镇属于缺编的架子部队,战斗力有限。真正完善训练、编制完善的部队,只有16个镇。其中,北洋军一系控制了14个镇,这就是清朝灭亡以后、北洋军阀尾大不掉的原因。
按照计算,清朝新式陆军26个镇,缺编和满编部队合计,大约18万多人。再加上八旗军、绿营军,清朝军队的总兵力,大约78万人左右。这就是清朝灭亡之前,全国军队的总员额。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局面。为了争夺地盘,各地军阀纷纷扩充军队,相互进攻。各个大军阀集团的总兵力,动辄都在20万、30万以上。即便是各地的小军阀集团,也拥有几万人马。在这一时期,各地军阀的总兵力大约在150万到200万之间。
由于军阀之间相互混战,为了维持军队规模、购买枪炮,各地军阀对百姓们进行了残酷的压榨。以贵州省为例,当年的军阀,足足规定了152种苛捐杂税。部分县的苛捐杂税,甚至提前预征到了1975年之后。百姓们的生活,堪称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关于清朝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