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葡萄,洗净蘸盐吃、放入冰室冷冻吃、榨成果汁混合奶盖吃,不同吃法,各有妙处。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爱吐葡萄皮不爱吐葡萄皮的,都来看看这些葡萄本人不会告诉你的有趣历史吧!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清 水晶葡萄形鼻烟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图源:微博@动脉影

中国葡萄&外国葡萄

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提到了 “葛藟” 与 “薁” 。

“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经·周南·蓼木》

“绵绵葛藟 ,在河之 。” ——《诗经·王风·葛藟》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诗经· 风·七月》

然而,先秦时人们所采摘的葛藟和薁,并不是我们如今所熟知并食用的葡萄 (葡萄科葡萄属藤本植物品种) ,而是野葡萄 (细本葡萄及其近亲种) 。

我们今天所说的葡萄通常是指欧洲葡萄,是在汉武帝时期传入中国的,乃是彻彻底底的舶来品,这一点,从“葡萄”的名称上也可以得到印证。

“葡萄”一名,最早见于西汉文献记载,起初为 “蒲陶” ,后来又发展出 “蒲桃”“蒲萄”“葡萄” 等写法,语言学家从其读音推测这是古波斯语或古希腊语的音译。

“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史记·大宛列传》

汉武帝让人大种葡萄后,这来自西域的水果在中原的土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唐 此山 点心图 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上绘一竹篮,篮子里放着似二只香瓜,瓜左右各有一串葡萄,右侧紫色,左侧青色。

到明代,我国已栽培有品种不同、各有风味的葡萄,如水晶葡萄、紫葡萄、绿葡萄、琐琐葡萄……

“水晶葡萄,晕色带白,如着粉形大而长,味甘;紫葡萄,黑色,有大小两种,酸甜两味;绿葡萄,出蜀中,熟时色绿,至若西番之绿葡萄,名兔睛,味胜甜蜜,无核则异品也;琐琐葡萄,出西番,实小如胡椒,云南者,大如枣,味尤长。”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0

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酿出的琼浆玉液——葡萄酒,让它一路征服了世界各国人民。

古埃及、古希腊、古波斯、古罗马无一不是葡萄酒的裙下之臣,而当葡萄酒的清香飘向中华大地,更是轻松拿捏了我国古代一众酒鬼的心。

魏文帝在《诏群医》中写葡萄酒的美味,写着写着眼泪竟从嘴角流了下来,道 “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

三国时期,孟佗拿着一斛葡萄酒去贿赂宦官张让,居然当即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后世感叹 “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这葡萄美酒,威力可不小啊。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图源:微博@动脉影

公元640年,唐太宗打败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酿法后,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并亲自酿酒,酿成美酒后与群臣共饮。大唐帝都第一次见识到了葡萄酒的芳香与酷烈。

“及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益,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

——《太平御览》卷八四四

此后,京中盛行饮葡萄酒,诗人们对葡萄酒的赞美数不胜数,他们写 “玉碗盛来琥珀光” 、写 “葡萄美酒夜光杯” ,写 “蒲萄酒熟恣行乐” ……

古物中的葡萄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图源:微博@动脉影

这个 高足杯 于1970年在大同市南郊出土,是北魏时期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进口酒杯。

此杯银质、鎏金,敞口,深腹,腰部内收,高足。别看它如今平平无奇还氧化得厉害,千年前可是一个金光灿灿的精致杯。

杯外高浮雕缠枝葡萄纹与童子,童子们形态各异,葡萄与童子的题材则源自希腊酒神节的故事。

一个雕刻着葡萄、酒神节故事的高足杯,喝葡萄酒的氛围感拉满,不难想象此杯的主人——一个北魏贵族,拿着它饮酒的风流之姿。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图源:微博@动脉影

南北朝时期,葡萄图案的纹样由西亚经中亚传入我国。

唐高宗时期, 海兽葡萄纹铜镜 流行并逐渐成熟,在武则天时期更是盛行。

“海兽”虽名为“海兽”,但它却不是真正的海洋生物,而是古人的一种地域概念,是海外之意。以来自海外的瑞兽和海外的葡萄为纹,正是大唐开放包容、文化交融的印证。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图源:微博@动脉影

1969年,在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一串足以以假乱真的“琉璃葡萄”尤为引人注目。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北宋 琉璃葡萄 定州博物馆藏

图源:微博@卡拉·蔡

这串琉璃葡萄颗粒呈紫黑色,外表螺旋纹理,内部中空,用模吹制成型,以金属丝缀连成串。其使用的材料又有深色琉璃,又有淡青色琉璃,将不同成熟度的葡萄色彩表现得近乎完美。

千年的岁月让琉璃制品上也出现了一层白色的杂质,而这种岁月的痕迹反而使得这串“假葡萄”更加逼真,仿似天然葡萄上的一层白霜,浑然天成。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这块佩利用双色碧玺巧妙雕出松鼠吃葡萄的场景,构图巧妙,生动有趣。外围为浅粉色,雕有两只首尾相连的松鼠。中间为深紫色,雕着大大小小的葡萄珠。背面又雕有葡萄叶及阴琢的叶脉,细节精益求精。

古画里的葡萄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这幅绘于南宋年间的《葡萄草虫图》,以葡萄与草虫为主要描绘对象,图画面中绿葡萄累累垂挂,螳螂、蜻蜓、蝈蝈等昆虫伏于藤蔓之间,一派盎然生机的景象。

此图以绿色作为画面主色调,着色轻淡,运用极妙,在葡萄藤的藤尖略染红色,描绘出新生初发之嫩,在叶子的边缘则以褐色渲染,显示出叶片饱经风霜后样子,足见画家观察之细致。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不同于宋代工笔画对求真写实、合乎自然规律的追求,明代画家徐渭笔下的水墨葡萄风格疏放,不法语形似,别具一格,乃是明代写意花卉中的杰作。

茂盛的叶子用大块水墨点成,落笔潇洒自如,葡萄的串串果实挂在枝头,颗颗鲜嫩欲滴,形象生动。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葡萄松鼠图》 采用“钩花点叶法”,兼工带写,形象于真实中,兼得笔墨活泼生动之致。

此画选材别有意趣,以葡萄和松鼠为主角,前景为一水塘,荷叶与红蓼、荇藻相傍而生,上方则是几串葡萄,枝干纠缠盘结,葡萄藤上,乃是一只灵动的小松鼠,似在嗅着葡萄的香味。

仔细观察,画面右方的葡萄串上空了好几颗葡萄,不知是否已成为小松鼠的盘中餐了呢?

吐不吐葡萄皮都要知道的那些历史

葫芦又称蒲芦,谐音福禄,其枝茎称为蔓带,谐音“万代”,蒲芦蔓带谐音“福禄万代”,是吉祥的象征。而葡萄本身又多籽,有着多子多福的寓意。

而吴昌硕的这幅 《葡萄葫芦轴》 玩得就是古人最爱的谐音梗,画的不只是葡萄葫芦,更蕴含着“福禄万代、多子多福”之意。

参考资料:

《中国的葡萄,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丝绸之路,也是一条葡萄之路》

东方财经杂东方文化杂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