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西安市的一系列故事,例如西安市的历史、西安市的人口、西安市的经济发展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明清两朝4次准备迁都西安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明清两朝曾经4次计划迁都西安,并且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准备。那么,西安市为何成为了迁都的首选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首先,我们聊聊西安市的地形结构。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的腹地,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粮食产量很高。在古代农耕文明的大环境下,耕地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和粮食产量。即便是在当代社会,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份,仍然是我国的产粮大省。关中平原外围的地形非常复杂,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一直都是标准的易守难攻之地。

函谷、萧关、大散、武关、潼关、金锁等险关,扼守着这一地区的进出要道,地势险要。在战国争霸的时代,秦国控制了关中平原以后。东方六国想进攻秦国,只能从东面死磕函谷关,根本没有其他的道路。在历朝王朝中,对于控制关中地区的政权来说,自己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退,能够依托有利地形,拱卫关中。进,能够直逼中原,与其他政权争夺天下。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例如当年的北周、唐朝的统一过程,基本上就是这一路线。从汉朝开始,截至宋朝建立之前,先后有13个政权在西安定都。因为,西安市也被称之为十三朝古代。在唐朝统治的后期,关中平原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以至于宋朝建立以后,定都开封,而没有考虑西安。

大体上来说有3个原因,随着气候和地形结构的变化,关中平原的粮食产量,已经大幅度降低,无法供养京城周围超过100万的非劳动人口。第二,关中地区可以依托大运河,从江南等地调运粮食。但是从唐朝统治后期开始,大运河的河道出现了明显变化,从开封向西的河道,很难通行。第三,安史之乱以来,长期的战争对关中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唐朝末期,长安城出现了“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惨状。鉴于各方面的因素,宋朝建立以后,定都开封。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以后,鉴于了一个疆域面积空前辽阔的王朝。元朝需要同时兼顾中原各地、蒙古草原和东北各地,经过各方面的考虑,元朝定都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通过大规模的北伐,将元朝势力驱逐回北方草原。元朝并不甘心失败,控制了北方草原大片区域,继续与明朝长期对抗,被称之为北元政权。起初,明朝定都南京。不过,朱元璋对于南京并不满意。因为南京过于偏南,不利于明朝对华北、西北等地的管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等战报传到南京,前方的情况肯定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综合考虑以后,朱元璋计划迁都。不过,具体迁都何处,朱元璋并没有想好。朱元璋在位的中后期,专门派遣太子朱标前往太原、开封、洛阳、西安等地考察,考察哪个城市适合迁都。经过1年多时间的考察以后,朱标认为西安在各个方面都最合适。不得不说,对于太子朱标,朱元璋极为疼爱。结合朱标的建议,明朝对西安城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开始了。

很多西安古建筑就是这一阶段建造的,例如西安的钟楼等等。1392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对朱元璋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朱元璋悲痛之余,册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计划将来接班。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没有精力考虑迁都的问题。面对朝中的骄兵悍将和功臣勋贵们,朱元璋忙于为皇孙朱允炆铲除所有的威胁。1398年,朱元璋去世,年轻的朱允炆登基。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成为了永乐皇帝。随后,朱棣从各方面的原因考虑,选择迁都北平,并且更名为北京。至于原来迁都西安的计划,根本不在朱棣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明朝在名义上拥有两个都城,出现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结构。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南明势力,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定都北京,再加上盛京沈阳,仍然是2个都城的格局。按照清朝的地形格局来说,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都是非常完美的。出现了“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据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於燕蓟。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的说法。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但是,在清朝统治的后期,朝廷开始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的陆地威胁已经不复存在,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国门。清朝一败再败,不得不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片的国土。西方列强从海洋而来,直接进攻清朝的天津等地。在海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清朝只能被动挨打。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逼近京城,在危急情况下,清朝咸丰皇帝带着后妃、官员们,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承德各方面的条件很有限,并不适合久居。一些官员建议:“陕西一省则百二雄关,悉皆古来都会名区,物产丰饶,民以淳朴,龙兴虎视,高屋建瓴,不揣冒昧,伏恳圣驾西巡。”面对官员们的建议,咸丰皇帝心动了。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随后,咸丰皇帝表示:“将来路经行,由山西太原、平阳等处折入潼关,尚属可行。”但是,仅仅几个月以后,咸丰皇帝英年早逝,年仅6岁的同治皇帝继位。由于皇帝年幼,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与此同时,清朝与英法签署了各种条约以后,英法联军撤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清朝根本不需要迁都西安,而是选择返回了京城。

1894年,日本对清朝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朝的北洋水师和陆军,都一败涂地。当时,主战派认为应该迁都西安,与日本进行长期战争,颇有后来抗战的路线。主和派认为应该割地赔款,迅速结束战争。年轻的光绪皇帝倾向于主战派,有意迁都西安。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主和派占据了上风,迁都西安的计划再次作废。1895年,清朝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1900年,庚子战争爆发,八国联军占领了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人,从山西进入陕西,最终抵达了西安。由于京城失守,建议迁都西安的预案再次出现。不过,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开始撤军,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人,陆陆续续返回了京城。所以,在明清两朝,国家曾经4次计划迁都西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限制,迁都计划都没有成功。

国家4次准备迁都,陕西省会西安市,为何成了唯一的首选?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万里繁华的头像万里繁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