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保护江豚,刻不容缓

作者:真果少年糕

校稿:朝乾 / 编辑:皮皮虾

对人类来说,搁浅只是一些歌曲中对爱情力量的表达方式。可对于生活在水中的鲸类来说,搁浅却是攸关性命的大问题。

那些搁浅在岸上的大鱼,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图:shutterstock)▼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搁浅现象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并记录在《动物志》(History of Animals)一书中。无论是生活在远洋里还是江河中的鲸豚,都可能因为自身的衰老、患病、受伤、迷路或是外界的环境污染、捕鱼活动和船舶航运等原因,搁浅在陆地上,脱水而亡。

除了环境污染,生病,各种难以预料的搁浅外

商业捕鲸更是鲸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壹图网)▼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从1950年到2018年,我国沿海共记录到1763件鲸类搁浅事件,涉及8科36种鲸类。长江江豚,也是其中一员。近年来,搁浅的长江江豚不在少数,但好在大多都得到了救助。要想守护好“长江精灵”,来自人类的关心和保护不可少。

“水中大熊猫”送上可爱笑容

(图:孙晓东摄影)▼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从海入江,由盛变危

从海入江,由盛变危

作为鲸类的一种,江豚的祖先可能是已灭绝的印多霍斯兽。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形似老鼠、曾生活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偶蹄动物,也许正是如今鲸类的始祖。

在距今4600万年前的始新世,印多霍斯兽演化为如今已不存在的古鲸亚目,后又分化成须鲸类和现代齿鲸类。江豚就是齿鲸类家族中的一员。

这种“印度原始猪”,是典型的陆生动物

但却又具有和鲸类相同的衍征

遇到危险时还会潜入水底憋气(图:壹图网)▼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江豚是鼠海豚科江豚属的小型齿鲸类哺乳动物,包括东亚江豚、印太江豚和长江江豚三个亚种(也有研究称三者各为独立物种)。

其中,东亚江豚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东海、渤海以及日本海海域中;印太江豚则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至印度洋沿岸的水域中。只有长江江豚(N. a. asiaeorientalis)生活在陆地的大江大河中,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鼠海豚。

鼠海豚科物种数量远远小于海豚科

其中长江江豚与印度太平洋江豚形态较为相似

(图:wikipedia)▼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据《中国动物志》记载,长江江豚大约在距今1至2万年前的末次冰期,从广阔的海洋来到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中安家落户。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它们是长江中最兴旺的物种之一。

也难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会在《岳阳楼别窦司直》中写出,“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这样颇有生气的句子。

诗中那般颇为生动的画面已鲜少可见

“若俯若仰,若跃若跪…若有若无”

(图:图虫创意)▼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与白鱀豚、中华白海豚不同,长江江豚的吻短且阔,没有背鳍,全身呈铅灰色或灰白色。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浑浊的淡水中,长江江豚的眼睛非常小,但却拥有标志性的上扬弧线嘴型,这也让它们有了“微笑天使”的美称。

小小眼睛大大微笑,憨态可掬

“江猪”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图:图虫创意)▼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在生活上,长江江豚主要以餐条、青鳞鱼等小型鱼类为食,对4℃到20℃范围内的水温都能适应,生命力十分顽强。

然而,就是这样坚韧又可爱的生物,如今却面临生存危机。上世纪70年代,随着航运、捕捞等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加剧,导致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环境极具恶化,也给众多以在这里生活的水生生物们带来了致命打击。江豚的好兄弟白鱀豚,就是其中之一。

当生灵变成标本,化为雕塑,存于影像

人类未来能和谁共存于地球?

(图:壹图网)▼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曾在长江中下游水系广泛分布(富春江中也偶有发现),并有“长江女神”的美称。然而,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仅存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离世;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在研究所生活了22年多的淇淇一直没等到另一半

成为和地球告别的白鱀豚代表

(图:壹图网)▼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同属淡水鲸类的长江江豚,也因环境变化,种群数量不断下降。据统计,长江江豚的数量从1990年代初期的2700头锐减至2017年的仅1012头。2013年,长江江豚更是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从在船头船尾的游玩嬉戏到如今的形单影只,保护长江江豚,迫在眉睫。

野生江豚可遇不可求,更何况成群结队

想要看到集体营业的江豚还得是人工加持

(图:高宝燕)▼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让长江江豚,实现畅游自由

让长江江豚,实现畅游自由

长度世界第三、亚洲第一(6300km),流域面积约180 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不仅养育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长江中约有鱼类424种,其中特有鱼类183种。作为长江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和伞物种,长江江豚的生长状况是评价水质情况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长江流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生境

长江江豚主要栖息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两大通江湖泊——鄱阳湖与洞庭湖▼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在长江水生生物群落中,哺乳动物、鱼类、植物和水文环境每一个都环环相扣。长江江豚以鱼群为食物,鱼群又以水下的植物为食,植物的生长情况又与水质情况息息相关,如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为恢复长江生态,减少人类经济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2020年1月1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规定计划实施期间,禁止对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这对长江江豚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这项大计划不仅能让它们品尝到多样的鱼类大餐,最重要的是,还能大大保护其生命安全。

小豚浅露江水面,畅游嬉戏尽自由

(图:图虫创意)▼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据统计,在2008至2016年长江中、下游死亡的251头长江江豚中,有23.7%来源于如滚钩、迷魂阵等非法渔具。

一方面,长江江豚的皮肤非常脆弱,很容易被划伤。另一方面,长江江豚虽被奉为游泳高手,但并不是个潜水高手,平均每分钟就要上浮到水面换气2—3次。若被渔网困在水下,三分钟左右就会溺死。

因此,禁渔政策为这群爱微笑的小家伙们,提供了天然的生存防线,让它们能更安全地畅游长江。

为江豚打造能够安全呼吸的水域环境

是减缓其数量下降的主要方向

(图:图虫创意)▼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对长江江豚的保护也愈发被重视起来。2021年2月5日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就将长江江豚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为一级,进一步加大了对其保护力度。

保护江豚栖息地的同时,加快人工繁育江豚的脚步

避免再出现白鱀豚那样的灭绝悲剧

(人工繁育的小江豚 图:壹图网)▼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目前,长江沿线已建立八个江豚自然保护区,为长江江豚们提供人工饲养、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上的救助。

境内拥有长江、汉水、倒水河、滠水河和举水河五条大河流的武汉,也成为喜欢在江洲交汇处活动的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长期致力于长江江豚研究和保护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也坐落于此。

武汉乃长江枢纽所在,汉江汇入长江之处

向西是洞庭湖,向东是鄱阳湖

作为江豚研究与保护基地再合适不过▼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中科院水生所从专业的科研视角出发,长期开展野外巡护,并通过繁育保种等人工干预措施来保持江豚的遗传多样性。其精心编制的《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也已成为国家长江江豚保护的行动纲领。

除了来自专业机构的保护,提升大众对长江江豚保护的知识水平也十分重要。去年,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开始发起“全民爱豚月”活动,让更多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江豚保护知识,捍卫自然。

让江豚观赏地有豚可观,让长江流域有豚可嬉

(图:图虫创意)▼

武汉,久违的微笑回归了

借数字技术之力,书写耕“云”故事

借数字技术之力,书写耕“云”故事

今年6月1日,第二届“全民爱豚月”活动在武汉正式启动。除了延续首届活动举办科普宣传、等传统项目外,在启动仪式上,一款由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联合华为云、斗鱼和武汉云多方打造的“数字江豚”项目惊艳亮相,为大众了解“长江精灵”提供了新途径。

在活动页面中,广大爱豚水友不仅可以了解江豚保护时间轴,体验全景VR数字江豚馆,参与爱豚月活动,还能免费领取到一只独属于自己的憨憨“数字江豚”,“零距离”陪伴它成长。而隐藏在这六只可爱“数字江豚”幕后的大佬,正是拥有最新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的华为云。携硬核数字技术的华为云和TA的朋友们,不光传播江豚保护知识,也切实助力了武汉禁捕。

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限量“数字江豚”▼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长江江豚在武汉城区江段出现超20回,近100头次。同年7月1日,长江汉江武汉段也正式拉开了总禁捕面积330.25平方公里,相当于约10个东湖水域面积的江城“十年禁渔”大幕。不过,要想监视这么大一片区域,耗时耗力的传统巡护方式显然跟不上。这时,就得华为云和TA的朋友们出马了。

融合华为最新云计算、云原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武汉云平台,现已成功搭建长江禁捕渔政监管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完美解决了禁捕区重点水域24小时高点监测、违法行为AI智能预警以及实时执法记录回传等多个问题,对流域水生生物实时关照,凭实力保护长江武汉段的生态系统。

除了助力长江江豚成为武汉独特的城市名片外,作为全国首个“城市云”的武汉云还赋能政府治理、企业发展、民生服务、产业创新、生态宜居等领域,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框架,逐步将武汉打造成为一座既有能量又有温度的新型智慧城市。

如今,华为云践行的“Cloud for Good”理念已走过包括武汉在内的50多座城市,300多家客户和伙伴合作,产出项目惠及4000多万人,不断书写着“为美好,做更好”的耕“云”故事。今年的6·5世界环境日,华为云也继续行动着。

为了实时监测太湖水质,华为云联合中科天启打造太湖蓝藻水华平台,让秀美的太湖水景免受蓝藻侵扰,守护好江苏最大淡水湖;为了让人们在城市中行走于干净街道,居住在安逸环境,华为云与东江环保推出“智慧环保运营平台”和危废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让危险废物变废为宝。

这样用科技创造绿水蓝天的故事,在华为云数不胜数,也切实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借科技之力,捍卫大美自然;凭数字之光,赋能幸福生活。华为云和TA的朋友们,不光给了逐水而居的长江江豚们一个更好的家,也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数字技术变得更加美好。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地球知识局的头像地球知识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