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一场大的战争,都会引起社会变革。如果不是推动社会往前走,就是拉着它往后退。自鸦片战争以来,“往前走”与“往后退”的两股力量,在中国胶着争持。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拳、立宪运动、保路运动,及至辛亥革命一声炮响,造成满清倾覆,民国创立。各式各样的“改良”、“变法”、“革命”,内忧与外患并至,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间国家、民族、文化的命脉,存亡绝续,悬于呼吸,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用李鸿章的话来说,开亘古未有之变局,是一点也没有夸张的。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朝野都对战争进行了反思,但结论却南辕北辙。有一种反思认为,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向日本学习,才能进步,在国际上翻身。因此在战败之后,真正的爱国青年,不是终日沉浸在愤怒与悲情之中,而是扛起行李,跳上轮船,奔赴日本、欧美留学,向世界上任何先进的国家与民族学习,甚至向在战场上打败了自己的日本学习。
这种反思,在知识界与工商界有较大的共鸣,形成了一股对社会变革具有激励作用的力量,直接催化了戊戌变法;而戊戌变法则成为清末十年新政的先声,清末十年新政又推动了中国民间社会的成长与成熟,使中国向现代正常国家,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另一种反思认为,东、西方是天然的敌人,水火不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西方是狼子野心,必然想瓜分中国,因此必须全面抵抗西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确保中国文化的单一性、纯洁性。几千年来,只有中华文化同化外来的异质文化,从来没有异质文化能够同化中华文化。这种反思在庙堂占了上风,于是有了后来由一群王公大臣撑腰的义和团运动。
两种反思,两种结论,哪一种对中国未来更有益,哪一种会拖慢中国前进的脚步,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不待智者而后知。然而,由于中国文化太博大,历史太悠久,地域太辽阔,有时反而会成为前进之累,被一些人用作拒斥人类先进文明的理由。
梁启超说:“19世纪之末,有中东(指甲午战争)一役,犹18世纪之末,有法国革命也。法国革命,开出19世纪之欧罗巴;中东一役,开出20世纪之亚细亚。譬犹红日将出,鸡乃先鸣;风雨欲来,月乃先晕,有识者所能预知也。”不过,他似乎太乐观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之艰难、时间之漫长、代价之沉重,堪称世界之最。回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真令人欲哭无泪!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大枢纽,中国未来的盛衰兴败,恒取决于国人怎样看待这场战争,对战败进行了怎样的反思,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历史的因果演进,就像连环套一样,一环套着一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渐次展开。回首前尘,中国社会转型的来龙去脉,不仅有迹可寻,而且历历在目,因果分明,直教人一读一惊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