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昏君多(明朝为什么这么多昏君)

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观点,是有些人只从勤政这一角度评价出来的。明朝皇帝不勤勉,甚至连万历皇帝这样二十多年不上朝的都有;清朝历代皇帝都相当勤政,代表劳模皇帝雍正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其实,以这种观点来比较两朝皇帝是不客观的。

两朝的中央官僚体系是有差异的。明朝是内阁和太监制度,两套秘书班子并行。而内阁负责批阅文件和起草建议,太监负责批红,管理特务机构以及监军。内阁和太监互相制衡。在大明一朝,别说皇帝不上朝二十年,就是不上朝五十年,大明朝的官僚机构仍然是可以正常运作的。

明朝的内阁设立于成祖时代,因为地域广大,再加上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要处理的事情太过繁杂,所以必须有人为皇帝分担,内阁制度应运而生,他们会将各地的奏报先进行筛查,并且给出处理意见,之后再呈给皇帝批阅,以此来减轻皇帝的工作压力。前期君主权威大,所以内阁权利较小,相应的也不需要太放纵太监来与文官争权。随着时间推移,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利越来越大,对皇权形成制约。皇帝不得不放纵太监来争权。这恐怕也是明朝多“昏君”观点的又一来源。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到清世宗胤禛设立军机处,是封建王朝君主集权的演变过程,时代的演进必然会导致权力愈发集中在皇帝手中,所以清朝皇帝看起来绝对是比明朝皇帝忙的。

清承明制,继承了明朝的集权,却没有制衡,在军机处这一制度下大臣已经连建议的权力都没有了,是必须由皇帝亲自决断。乾隆皇帝说“本朝无名臣”,为什么?因为他只需要奴才。明朝文臣以“廷杖”为荣,敢与皇帝据理相争;清朝有人敢和皇帝争辩吗。清代皇帝都很忙,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在工作态度上绝对是工作狂级别的。殊不知人家在累死累活的同时也享受着乾坤独断的权力快感,一切好的坏的决策都是出自这几个人手里,开拓边疆奖励生产的是他们,摊丁入亩的是他们,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的也是他们。

清朝制度的缺点在鸦片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道光皇帝接手的清朝刚经过康雍乾盛世,虽说有点虚假,但总体上讲国力还是蛮不错。可他竟然在鸦片战争当中,对所谓英吉利夷的剿与抚,经完完全全是出于自己的喜好,底下的大臣,如伊里布,琦善,奕山,都不以办国家大事为主要目的,而以“满足皇帝的要求,顺应皇帝的心意”为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制度的僵化,整个清朝上上下下都听命于一个道光,而恰好这位智商不在线。

明朝皇帝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清朝皇帝却频频出逃,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出逃。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光绪出逃。这就是清朝的“明君”。

胡说八道。是谁造成了人吃人的惨绝人寰的悲剧?一些人歪曲历史美化满清没有底线。康熙“三十七年春,平定、乐平大饥,人相食。”

“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东平大饥,人相食;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沾化饥;兖州、登州大饥,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人相食。”

雍正“九年春,肥城大饥,死者相枕藉”。

乾隆“十三年春,曲阜、宁阳、济宁、日照、沂水饥。夏,福山、栖霞、文登、荣成饥,栖霞尤甚,鬻男女。十四年春,安丘、诸城、黄县大饥,饿殍载道,鬻子女者无算。十五年秋,广信饥。十六年春,福山、栖霞饥,民多饿死。”

“四十三年,全蜀大饥,立人市鬻子女”。

“五十年春,宜城、光化、随州、枝江大饥,人食树皮。夏,章丘、邹平、临邑、东阿、肥城饥。秋,寿光、昌乐、安丘、诸城大饥,父子相食。五十一年春,山东各府、州、县大饥,人相食。”

“五十七年,唐山、宁津、武强、平乡饥,民多饿毙。”

如果有人喜欢吃人肉,那康乾时期就是人肉盛世。

明朝一共有十七位皇帝,清朝有十位皇帝,可以说在总体上来说,清朝的皇帝要比明朝的皇帝要更加的尽职尽责。为啥这样说呢?

开疆扩土:明朝的疆域,虽然他们自己说是可比汉唐。但是其真正控制的地域,绝对没有汉唐时期的疆域之大。汉朝时期,汉军征服了河套平原,北逐匈奴,远征西域。唐朝时期,大唐的疆域西北打突厥,北方破契丹,东伐百济日本,国土面积一度扩张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更是平定天山南北,用喇嘛教稳定了蒙古和西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而明朝,不说西域和西藏了,哪怕是河套和东北地区,都丢掉了。甚至连倭岛上的倭寇,都一度没有办法解决。当然了,清朝后期也的确丢掉了很多土地,但是毕竟还是保住了不少土地,至少要比明朝稍微强点。

面对叛乱:明朝最后毁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流民,李自成和张献忠无论是在人才上,还是在组织规模上,以及斗争信仰上,都无法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相比较。但是,清朝重用曾国藩和左宗棠这样的汉臣,并给予信任,最后用了十三年时间,平定了太平之乱。然而崇祯用了十七年时间,累死了,战死了无数的能臣名将,然而始终无法解决。

国政内事:清朝的是个皇帝,除了最后一个溥仪在位时间太短了之外,几乎其他的皇帝都算是尽忠职守,没有哪个皇帝因为玩物丧志,或者不理朝政。但是明朝皇帝不靠谱的事,却是层出不穷。哪怕是比较贤明的明宣宗朱瞻基都有一个外号—蛐蛐天子,就更别说是整日修仙的嘉靖,出去找小姐的正德,不上朝的万历,以及做木匠的天启。最后一个更可怕,神经病的崇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