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前期(朱元璋的开国之路在哪里)

朱元璋从乞丐做到皇帝,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别说他奠定的是一个国力强盛,国祚两三百年的大时代之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聊朱元璋的开国之路。

开国阴云

东北大地在中原王朝心目中历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明朝来说更为重要。16世纪时,一代圣贤王阳明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明朝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只是四处,此四处若失守,明朝必亡!哪四处?蓟州、宣府、大同、辽东。以辽东为核心的东北大地就是明朝的生命线!只要参考一下明末崇祯从励精图治到悲情上吊的全过程,就知道这话准得恐怖。而在王阳明出生前一百多年,明太祖朱元璋也早已对这个道理深有体会。

明朝开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从南方一路北伐、定鼎天下。鲜为人知的是:统一中原的明朝面临的却是空前险恶的局面。

且不论在战乱饥荒里烂成渣的经济水平,只说国防:丢了大都(今北京)的元朝只是集体撤回草原,名号换成了“北元”,江山却没垮,虽说被明朝痛打了好几次,却也在洪武五年(1372)的岭北之战中让明朝吃瘪。于是两家以长城为界,开始了数十年的军事对峙。

朱元璋的开国之路

随着岭北之战结束,明朝开始直面这历代少有的开国军事压力:广袤的漠北草原和东北大地、甚至云南,这些昔日元朝的领土依然被控制在漠北的北元朝廷手里,其军力之强大以清朝人的话来形容就是“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

在这片战争阴云里,最令明朝头疼的正是东北,确切说是辽东军阀纳哈出。

对这位此后让朱元璋头疼了20年的元朝名将,朱元璋多次感慨万千——纳哈出,元朝贵族世家出身,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的重臣木华黎。其父祖两代在辽东带兵多年,如此耳濡目染令这位贵族才俊对元朝一直忠心耿耿。

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 )六月,朱元璋攻打安徽当涂,与身为太平路万户的纳哈出血战,将他一战俘虏。纳哈出的风采气度令朱元璋十分欣赏,一听纳哈出竟是木华黎的后人,朱元璋更是两眼放光,好吃好喝好招待,打算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一开始严词拒绝,后来看朱元璋热情高涨,干脆就绝了食,好些天茶饭不思,把朱元璋也吓着了:这位名将若真饿死在我这里,影响岂不恶劣?算了,你走吧!朱元璋非但没为难纳哈出,还给了他大笔财物。

这件事令朱元璋的好多部下不理解。徐达吐槽:纳哈出不但性格强硬,更有一身行军打仗的好本事,咱们就这么随便放走,他日必成大患!接下来的事果然印证了徐达的军事眼光:回到北方的纳哈出在至正二十年担任了辽阳行省左丞相,这里是他父祖曾任职的地方,旧部、心腹遍布,于是纳哈出如鱼得水,轻松把持了大权,成为坐拥东北的一方豪强和悬在中原好汉头顶的一把利剑。

辽东险恶

接下来,纳哈出又用事实证明,他绝不是在啃家族的老本。此时正是红巾军大举北伐之时,绰号“破头潘”的红巾军名将潘诚的中路军一度打进了高丽(王氏高丽)境内。可这支强悍的军队在碰上纳哈出后,却连败数十次,最终被纳哈出全数消灭。如此实力让徘徊在漠北的元顺帝也欣喜点赞:辽东“贼寇”已全被纳哈出剿灭!

这位昔日被朱元璋放走的战俘此时治下的人口部族已达数十万,核心精锐骑兵有四万多人,已然是兵强马壮的“东北王”。由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纳哈出俨然是北元强壮的左拳头,在明朝脑袋上来回招呼。

面对这位东北王,已贵为明太祖的朱元璋却依然抱有幻想。他不但不打纳哈出,还继续卖力地拉拢他。从洪武二年起,他不但遣使通好,而且明军在其他战场上的光辉战果,他都第一时间告诉纳哈出:看看我们明朝多能打!

朱元璋甚至亲自上阵,写信叙旧说,自从你被我俘虏后放回去,一晃十几年了,你那里兵强马壮,朕听说了也很高兴。你也读过书吧,东汉年间,好汉窦融归附刘秀的事你知道吧,你向窦融学习一下呗?朱元璋让纳哈出投降的暗示很直白,而纳哈出的反应很简单:充耳不闻。朱元璋的劝降,他装听不明白。而且明知明军兵强马壮,纳哈出却不屈不挠,发挥骑兵的机动力量,逮着机会抽冷子就狠打明朝一下。

打得比较狠的一次是在洪武五年冬天,趁着明军在岭北受挫,纳哈出也凑个热闹,以数万骑兵声东击西,奇袭明军囤积粮草的昌图镇,一口气烧毁十万石粮草,让明朝吃了大亏。这一战的痛心程度让后来好多明朝军事家都念念不忘,两百多年后一位名将到青海平叛,还不忘以此战教育部下,告诫他们不能再犯这种错误。

不过,纳哈出类似这次占便宜的时候还是不多。军力强悍的明朝,哪里吃得下这种大亏?纳哈出袭击完昌图镇,在回来的路上就被明军报复追杀,差点把命搭上。更多时候,纳哈出则是损兵折将。洪武四年的时候,他还敢“扰边为辽阳患”,但之后几年,他侵扰的次数越来越少,大多数侵扰不是被明军当时就痛打,就是被明军事后报复。

比起军事上的摩擦,纳哈出让朱元璋抓狂的另一件事是挖明朝的墙脚——高丽。

作为元朝的姑爷(元朝公主嫁给了高丽国王),高丽在明朝建立时被其武力震慑,眼疾手快地顺风倒,成了明朝的附属国。纳哈出立刻就不干了:身为忠于北元的“东北王”,我打不过明朝,还修理不了你高丽?他不但霸道地阻断了高丽与明朝的交通道路,还派人上门威胁,吓得高丽国王腿肚子发软,在洪武十年改用了北元的“宣光”年号,又反了明朝的水。

骚扰明朝边境,逼明朝属国反水,不买朱元璋的账……纳哈出就这样成为明朝开国头20年里北方的一个大麻烦。对这个连自己的账都不买的家伙,朱元璋该怎么办?

积极备战

怎么办?打!

对纳哈出,一直在示好的朱元璋其实一直没有放松警惕。表面上,朱元璋还是热情不改,甚至于纳哈出每次挑衅后被痛揍完,朱元璋的热情抚慰就到了,还是劝他投降,说纳哈出只要改奉明朝的号令,依然可以驻守辽东,每年还能享受明朝大量的赏赐。如此优厚的投降诱惑,纳哈出还是抵挡住了。除了热情,明朝的军事压力也在持续,不断地向纳哈出的地盘渗透。洪武十二年,一位名将拿下大宁;两年后,徐达等四位名将齐出,把西拉沐沦河以北全数扫平。也是在这一年,原本效忠于纳哈出的东北各女真部落纷纷来投,到洪武十六年,明朝在辽东已经有了五个女真千户所。

这样一来,不但纳哈出的实力大减,他先前煞费苦心胁迫高丽的事也抓了瞎:随着女真归附明朝,北元朝廷和高丽在鸭绿江下游的交通几乎全部被阻断,就算他们再想勾搭,也得绕远路。

看上去强大的纳哈出一边被朱元璋热情地邀请投降,一边被步步碾压,几乎陷入被包围的地步。尤其让纳哈出叫苦的还是高丽。自从反水重新跟了北元,不懂事的高丽以为又抱了粗腿,竟敢多次招惹明朝。朱元璋的态度也很明确:高丽惹事?那朕就揍纳哈出来吓唬高丽。不但揍,每次揍完,朱元璋还在高丽边境上张榜,描绘纳哈出被揍的惨状,甚至把抓到的纳哈出部的俘虏拉到高丽边境展览。

当然,这些冲突还只是步步渗透,摩擦经常有,关键性的大仗还没有发生。不过,正是这些摩擦中隐藏着朱元璋的大战略:收复东北。

明朝开国,百废待兴,纵有强大的军队,却无坚实的经济。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岭北之战:徐达和李文忠部各个拼命,后援却难以跟上,只能忍痛退兵。所以,对纳哈出,明明自己的招降屡次被拒绝,朱元璋依然要先拉拢。明明多年被纳哈出侵扰,朱元璋还是要先忍着;哪怕对不识相的高丽,朱元璋也得先忍着。一直忍到洪武十七年,好多明朝官员都忍够了,江西布政使参议就慷慨上书,力主讨伐纳哈出。可朱元璋嘴上仍然在忍:“今姑待之,若其一旦觉悟,念昔释归之恩,幡然而来,不犹愈于用兵乎?”照这个意思,朱元璋还在痴痴等纳哈出投降。

事实是,朱元璋已经不忍了:他多年励精图治,明朝每年的钱粮收入已达到两千多万石,远超宋元时期一倍多。国库早已钱粮充足,精锐军队更已开始集结:山东、山西、河南和河北的精锐军队都在向辽东隆隆开进,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摧枯拉朽

这是自岭北受挫后,明朝15年后的再度大规模北征,不仅粮草先行,动员力度更大到恐怖,朱元璋专门在松亭关等前方一线建立粮草基地,储备了123万石大米,足够支撑一场大仗。到洪武二十年正月,明军已集结完毕,队伍中将星云集,几乎囊括了除已过世的徐达、常遇春和李文忠外的所有名将,军队更是各地历经锤炼的15万精锐。这只明朝磨炼了15年的铁拳呼啸着向声名显赫的纳哈出砸出。

这一战,朱元璋把人力、物力都准备得十分充分,作战计划更是亲自反复筹谋,临战前还给主帅谆谆指点,以防出差错。可真开打了他才明白:朕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原来,明朝多年软硬兼施,饶是纳哈出强撑,其麾下却早成一盘散沙,一开战就彻底现形。明朝大将蓝玉先以骑兵突袭,冒雪把庆州拿下,接着明军高歌猛进,六月就打到了金山西侧的纳哈出老窝。一路上,纳哈出的部下们几乎是一触即溃,不是仓皇逃跑,就是组团来投降。

百炼成精的明军就这样以牛刀杀鸡的方式把老对手纳哈出逼到了濒临崩溃的绝路。

纳哈出一路连跑带躲,正想喘一口气,却见他昔日的旧部从明军军营赶来,给他送来了一件救命的东西:朱元璋的书信。如果说先前朱元璋的每次邀约,纳哈出还能扛住,那么这一次,他彻底扛不住了。在这败局已定的时刻,纳哈出展开书信,发现不变的依然是朱元璋热情的问候:你虽折腾了明朝20年,但只要你愿意投降,明朝依然愿意接纳你!尤其令纳哈出动容的一句是:“朕推人心,谁无父母之念,兄弟之情。”

是啊,北元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作为忠臣良将,自己已经尽过了所有的本分。此时此刻,面对明军的重重围困,自己生死事小,身后这十多万的乡亲部族难道也要跟着自己灰飞烟灭吗?

在历史大势面前,纳哈出做出了明智的抉择:他亲自带数百名骑兵来到蓝玉的军营,其十多万部众也集体投降。本来可能是场惨烈战斗的金山之战就这样和平结束。

辽东平定

震撼了明朝20年的枭雄纳哈出结束了自己呼风唤雨的时代。对这位终于归降的老熟人,朱元璋给出的待遇也十分丰厚:封他为海西侯,赐铁券丹书,让他每年享受2000石俸禄,成为南京城里的富家翁。

晚年的纳哈出不打仗了,却沉迷于酗酒,喝得浑身燥热就泡凉水澡。他如此糟蹋自己的身体,终于糟蹋出了毛病:洪武二十一年,在跟随明军名将南征的路上,纳哈出病故在武昌的一条船上。

明朝很多人对纳哈出晚年获得的这些优待都愤愤不平,但只看他的一个贡献,就知道朱元璋对他的厚待真是不过分:随着纳哈出的和平归降,明朝的势力终于完全进入了东北大地。元朝在东北大地的主权几乎被明朝完全继承。

到了明成祖永乐年间,明朝又更进一步,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陆续设立了132个卫所,到万历年间发展到405个卫所,控制区域包括了外兴安岭和库页岛等地。这些国土虽然在晚清被各个不平等条约陆续出卖,在明朝却有着无可争议的主权。

这些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以朱元璋对纳哈出的这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为开始。

有趣的是,这场战争还有一个附带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后果:纳哈出败亡后,一直三心二意的高丽国王竟然脑洞大开,想来和明朝争夺东北,派遣四万高丽军呼啦啦杀来。可高丽军队却挺实在,知道自己的斤两,宁死也不肯和明朝打,反而调转枪口,把高丽国王给废了。新国王李成桂殷勤地向明朝表示效忠,说我们不要再叫高丽了,皇上您给我们换个国名吧!于是明朝皇帝大笔一挥,这个国家就有了一个让中国人熟悉而亲切的名字:朝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明朝小吏明朝小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