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一片辽宫月红颜薄命萧观音

 

凄凉一片辽宫月红颜薄命萧观音
 
契丹图腾

凄凉一片辽宫月红颜薄命萧观音

辽道宗耶津洪基画像

  风华绝代的尊贵皇后,死后却遭裸尸大辱;纵横百年的大辽国,竟因一桩离奇的宫闱通奸案埋下了亡国的祸根!围绕一个凄怨女人的爱恨情仇,剥离出的,是一个王朝兴衰沉沦的黑色咏叹。这是一段连正史也未予讳言的千古奇冤,令后世的文人骚客感时伤怀,抒忧喟叹……

  这一悲剧的主角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懿德皇后,因天姿国色,被辽国百姓惊为天人。父母为其取名“萧观音”,似乎就有“此女本是天上来”之意。萧观音不仅容貌出众,还精通诗文,擅长音律,充满济世情怀与报国理想,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奇女子。但就是这样一位天眷才女竟被权臣耶律乙辛诬陷与伶人通奸,而不问缘由的耶律洪基竟偏听偏信,逼妻自杀。走投无路的萧观音留下一首绝命诗,一尺白绫自挂屋梁,香消玉损魂魄散灭。全不念夫妻之情的耶律洪基命人将萧观音的尸身扒得一丝不挂,卷在一领烂苇席里送回娘家。直到萧观音的孙子辽天祚帝登基后,才为自己的祖母平反昭雪,将萧观音厚葬。这一历史悲剧本应自此画上句号,怎奈天有不测风云,崛起的女真族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统率下,不久即攻灭辽国,对辽国王室恨之入骨的女真人将萧观音的尸体从墓中挖出,剥去身上金衣,裸尸任由牛马践踏。一代艳骨芳容,零落成泥碾作尘!生前蒙受不白之冤,死后为异族强权凌辱,与貂蝉、王昭君、杨玉环这些悲情美人的命运相比,萧观音的结局更为凄惨,造化弄人若此,情何以堪?

  才貌双全

  获恩宠

  萧观音(1040~1075),是辽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的女儿。史书记载,萧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

  传说萧观音母亲怀她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她人生命运预兆的胎梦:天空中有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忽然坠入怀中,之后又冉冉升起,在天上成为一轮光辉灿烂的皎月。月亮在空中缓缓移动,灿若太阳,让人不可仰视。忽然,一只天狗奔过来,一口吞掉了月亮。她母亲惊得大叫一声,醒来后大汗淋漓,觉得腹痛难忍,便生下了萧观音。萧观音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美丽,父母也越加疼爱。教她弹筝、弹琵琶、吟诗作赋,萧观音一学即会且能融会贯通,不久就在亲友中芳名远播。

  萧观音4岁就许配给当时为燕赵国王的耶律洪基(后来的辽道宗)为妃,二人称得上是青梅竹马。成年后的萧观音端庄秀丽、婀娜多姿,深得道宗宠爱。有一次,耶律洪基在伏虎林纵猎完毕,摆酒庆贺。萧观音豪气勃发,即席赋诗一首:“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哪叫猛虎不投降!”此诗气势雄浑,彰显出萧观音的豪迈之气与北国女子的飒爽英姿。萧观音锦句出玉口,在座群臣齐加恭维,无不叹服,道宗更是大喜。第二天,再去狩猎,果见一只猛虎在林中奔跑,道宗说:“朕射得此虎,才不愧皇后的诗”!一箭射去,猛虎应声而倒,众人欢声如雷,都称道宗勇武无敌,与才华横溢的皇后堪称绝配。

  萧观音还有《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诗曰:“虞廷开盏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这首诗虽为应制唱和之作,却写得慷慨奔放、大气磅礴,并有激励道宗进取的政治文化内涵。耶律洪基因此对她十分宠爱,1055年11月,16岁的萧观音被封为懿德皇后。

  说起耶律洪基,大家比较熟悉,此人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与萧峰结为兄弟,最后萧峰逼他折箭为誓、不再进犯中原的那位辽国皇帝。关于萧观音,也有一段诡异的传说。说是她刚被册封为皇后时,突然有一段白绫从空中吹来,上面写着“三十六”三字。她问:“这是什么征兆啊?”左右随从其实也不明白其中玄妙,但都擅长溜须拍马,顺口胡诌说:“这是上天命您统领三十六宫的嫔妃。”萧观音当时大喜。然而,20年后,当36岁的萧观音用一根白绫自尽而死,人们又对这个传说有了新的解释。

  多言换来守空房

  萧观音生下皇子后,一时贵不可言。然而好景不长,危机随之而来。道宗统治后期怠于朝政,终日以游猎饮酒为乐、荒淫无度,有时还以掷骰子的方式任用大臣,视国事为儿戏,并把军国大权交予奸臣耶律乙辛等人。而萧观音常慕唐太宗、徐贤妃夫妇的琴瑟相和(贞观末年,唐太宗东征西讨,大修宫室,百姓劳怨。徐贤妃上疏劝谏,劝太宗体恤黎民),并以之为楷模,常常在道宗留宿她处时向痴迷左道的夫君进谏得失。

  辽国以武立国,男子成年后首要职责是练习骑射。道宗皇帝本人弓马娴熟,武功了得,对游猎之道更是沉迷不已,隔三差五就要举办一次打猎比赛。他有一匹快马,号称“飞电”。行猎之时,道宗往往骑着“飞电”跑得无影无踪,侍从们累得气喘吁吁也追不上,道宗不加克制反以此为乐。萧观音深以为忧,常常劝谏道宗:“跑得太快会有危险,如果遇见敌人,侍从难以救助。君乃一国之主,不可有丝毫闪失。”她还写作《谏猎疏》说:“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 ”耶律洪基表面上称赞皇后贤德,心里却很不高兴,怪萧观音多嘴多事,于是,渐渐疏远了萧观音。

  萧观音失宠后郁郁寡欢,于是在百无聊赖中作了《回心院词》十首,希望能挽回皇帝的心。这十首词凄婉哀怨,尽诉二人昔日之脉脉温情、云雨缠绵,充斥着失宠后妃的哀情。可惜一介武夫的耶律洪基哪懂得这女儿家的深沉情怀,便纵是万千情丝也挽不回离人之心。

  如果说耶律洪基对萧观音的疏远只是让她伤心抑郁,无以排解,那么,耶律洪基假借萧观音的名义,召大臣妻子入宫淫乱,可以说是彻底寒了萧观音的心。

  丈夫移情别恋,萧观音倍感孤独,满腹的寂寞与委屈无处宣泄。恰在此时,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出现在萧观音身边。于是,好事者有了谈资,心怀叵测者则就势掀起了一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血雨腥风!

  艳词栽赃香魂消

  想谋害萧观音的是当朝权臣耶律乙辛。此人因在一场平叛战争中立有大功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权倾一时威风八面,朝堂阿附之辈如蝇逐臭,唯萧观音之帝后家族不肯屈从,这令城府甚深的耶律乙辛怀恨在心,而两方水火难容的矛盾聚焦点则在太子的降生与从政。

  1075年,耶律洪基与萧观音所生的皇太子开始参与朝政。这位太子爷天资聪颖,仪表端庄,“幼能言,好学知书……七岁从猎,连中二鹿”,长成后,“法度修明”。一时间受到众臣的拥戴和赞赏,更让辽国军民看到朝廷振兴的希望。但太子的仁德与有为却令大权在握、唯恐秋后算账的耶律乙辛如芒在背。如何在太子登基前搬掉这块危及自己政治前途的绊脚石,成为耶律乙辛一伙处心积虑、日夜筹划的核心机密。而为人耿直、又不善权谋的萧观音却放松戒备神经,不知一个巨大的阴谋之网正慢慢向自己与太子头上罩来。

  扳倒太子,首先要除掉身为一国之母的萧观音,但对付堂堂皇后,只能在谋反与宫闱淫乱两大罪状上寻找杀机,而且必须一招毙敌,万不可给对手留下丝毫回旋空间,否则势必祸殃九族。

  耶律乙辛很清楚,虽然萧观音已失去耶律洪基的宠爱,但两人毕竟是青梅竹马的结发夫妇,幽居深宫的萧观音虽寂寞难耐、苦楚不堪,但仍梦想耶律洪基回心转意,重续夫妻温情,谋反之说不可能成立。因此,谋害萧观音,离间夫妻二人关系只能从不可示人的宫闱秘闻中寻找蛛丝马迹。而恰恰在耶律乙辛苦于机会难寻之际,萧观音却主动给对手送上了导致日后大祸的致命把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独居苦闷且正值旺年,萧观音心中的情感渴求无人倾诉,便想在《回心院词》中抒发心中寂寞。这个曲牌是萧观音自己发明的,既然是词,当时都是能唱的。萧观音虽也精通音律,但需要一个助手完成这曲缠绵乐章的技术制作。她优中选优,召来一个名叫赵惟一的宫庭乐师谱曲并演唱。赵惟一是汉人,是一个颇具音乐天赋的帅哥。赵惟一殚精竭虑谱好曲子,又与萧观音反复试奏。《回心院词》本已是华丽凄美,再配以悠扬管笛,由一位俊美郎君一唱三叹,那真是摇曳心魂,令心怀凄怨的萧观音触景生情,终日沉浸在琴曲之中不能自拔。

  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和,每每使听者怦然心动。渐渐的,后宫开始有了闲话,别有用心的人则用邪恶的毒眼盯上了这一对抒情唱怀的男女。

  最后的事端因单登而起。单登本是叛臣重元家的婢女,重元父子被诛后,单登因善弹筝和琵琶而被收入宫中。近日来,萧观音总是召赵惟一弹奏曲子而不召她,这使她心生怨恨。萧观音闻听单登的怨言,召她来与赵惟一比拼技艺,对弹数曲,结果单登全输。本来道宗也时常召单登来弹筝,萧观音奏说,单登是叛贼家的婢女,不宜让她靠近君主,以防不测。道宗此后果然不再召见单登,并把她派到别院值班。自此以后,单登对萧观音恨之入骨!

  单登经常对妹妹清子倾诉自己的冤屈。清子是教坊朱顶鹤的妻子,虽为人妻,却暗地里与耶律乙辛相好。清子常把单登讲述给自己的事情说给耶律乙辛听,其中就有萧观音和赵惟一私通的传言。耶律乙辛听后,如获至宝,直呼“天助我也! ”不过,仅凭一个婢女的口述难以为凭,诬陷皇后更不能单靠流言蜚语。后来,耶律乙辛的属下献上《十香词》。《十香词》共十首,写女人身上各个部位的十种香气,婉约风流、暗蕴淫靡,虽为艳歌但不减雅致。耶律乙辛指使单登把《十香词》献给萧观音,单登谎称此词为宋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之谱曲,后世将留下一段佳话。

凄凉一片辽宫月红颜薄命萧观音
萧观音画像

  萧观音原本就是词人,一见到妙词佳句便爱不释手。而心怀叵测的单登投其所好,索要她的手书,更使得萧观音飘飘然了。

  总之,萧观音一头栽进了耶律乙辛和单登等人设计好的陷阱里。她不但精心抄写了一遍《十香词》,还在末端写了一首题为《怀古》的诗: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耶律乙辛拿到萧观音抄写的《十香词》后,先命单登和清子的丈夫朱顶鹤到北院告密,说赵惟一私通皇后。接着,又密奏道宗,在奏折中对二人私通的过程极尽描绘之能事,细加铺展,仿佛亲眼所见。

  史料中,耶律乙辛所写的《奏懿德皇后私伶官疏》与前些年美国弹劾克林顿的《斯坦尔报告》在细节描写方面难分伯仲,且遣词用句斟酌再三,笔法老辣,言虽简而意极赅。字字珠玑,有声有色,其中一些令人肉麻的色情描写即便今人看到,也未免脸红心跳。

  耶律洪基读后勃然大怒,马上召来皇后对质。可怜萧观音不知这游戏之作竟遭来如此大祸,万分惊愕之余,极力为自己辩解:“妾贵为皇后,已是尊贵之极,而且已经生养了几个儿女,最近还添了孙子,儿孙满堂,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又怎么会去做这种伤风败俗的无耻勾当呢? ”耶律洪基将《十香词》

  摔到她面前,怒斥说:“这明明是你亲手写的,你还有什么话可讲? ”萧观音哭诉道:“这是宋国皇后写的,我不过是应单登的请求为她抄写一遍罢了!况且我们辽国也不养蚕种桑,我怎么写得出蚕桑的句子呢? ”

  耶律洪基根本不听萧观音辩解,认定她是狡辩,盛怒之下,抓起身边的铁骨朵朝萧观音打去,猝不及防的萧观音被当场打晕,血流满面。紧接着,耶律洪基命令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处理此案。两人圣旨在手,马上将赵惟一抓起来,动用诸般酷刑,赵惟一熬刑不过,屈打成招。

  供状上报给耶律洪基后,这位糊涂皇帝突然聪明起来,他指着《怀古诗》质疑道:“这是皇后骂赵飞燕的诗,她怎么会写《十香词》呢? ”耶律乙辛的同党张孝杰解释说:“诗中‘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之句,正包含了‘赵惟一’三字,这正是皇后暗恋赵惟一的表现啊。 ”至此,耶律洪基认定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私通,遂杀赵惟一全族,赐萧观音白绫自尽。

  当时皇太子和几位公主都向道宗求情,请求替母亲一死。耶律洪基不许,说:“朕身为一国之君,皇后与人私通,若不以国法惩处,成何体统?朕的面目何在? ”

  临自尽之前,萧观音乞求面见耶律洪基,不许。萧观音遥拜宫禁,作《绝命词》一首:嗟薄福兮多幸,羌作俪兮皇家……呼天地兮惨悴,恨今古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赋诗完毕,自挂东南梁,一缕幽魂,离散飘逝。

  百年基业自此衰

  借耶律洪基之手灭掉萧观音后,耶律乙辛一伙变本加厉大肆谋害忠良。他们使用同样的诬告手段,诬陷太子谋反,不辨忠奸是非的耶律洪基竟听信谗言囚禁太子,甚至太子被耶律乙辛谋杀也不做深入调查,反而听之任之。此外,耶律乙辛一伙还大设冤狱,几月时间里就以各种借口除掉大臣40余人,一些国之栋梁惨遭毒手。尤为可怕的是,以耶律乙辛为核心,朝野上下形成一同气相连的奸党集团。辽国的政治风向随着萧观音与太子的覆灭而为之一变,国势江河日下。而虎视眈眈的女真族却借机崛起,最终敲响了百年辽朝的亡国丧钟!

  后来,涿州人王鼎将萧观音冤案的详细情形写进《焚椒录》中,并将当时的奏折、诗词全部收录进去,极力为萧观音鸣不平、道冤情,他认为萧观音取祸的原因为“好音乐,与能诗善书耳”。假如她不作《回心院》,也就不会有《十香词》一事;假如她不善书,也不会一时技痒而为单登手书艳词,而《怀古》诗的巧合也实在难以解释,只能说天意难违。

  清代的朱彝尊和纳兰性德都对萧观音的悲剧寄予了莫大的同情。朱彝尊在《咏萧观音》的诗中说:“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回心院子,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怀古情深,焚椒寻梦纸。 ”纳兰性德则写道:“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一镜空潆,鸳鸯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

  萧观音已死去了将近一千年,她的尸骨被金人蹂躏后已不知所踪。关于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到底是否有私情,今人不想探究,只有一个疑问令今人疑惑,为什么耶律洪基可以随意召外女进宫作乐淫乱,而因忠言劝谏遭丈夫冷遇的萧观音,却为空口无凭的出轨诬蔑惨遭裸尸奇辱?这究竟是女人的不幸,还是男人的悲哀?

  时已逝,人已亡,唯有萧观音的绝唱仍在历史的天空回响: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

  为什么说黄鹤即是丹顶鹤?丹顶鹤的故乡是中国,却为什么被称作日本鹤?

  禽鸟多成双成对,为什么很多丹顶鹤孤老至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宋元史宋元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