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

谢悟空邀请

除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年三十。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按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们要换上红色的新衣服,女孩子要扎上红头绳。男孩子要放鞭炮.。家家户户门上帖着红色的对联。..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換旧符。

这首诗不仅仅是将除夕与元日当时宋代的风俗记录在案,同时也展示了唐宋时期民间除夕辞旧迎新的画面。

之所以在除夕晚上,家家团聚,帖对联,放鞭炮,穿红衣服…。是因为来自一个民间传说,也可以说是一个故事。也可能是一个没有文献记截的古代流传下来的除夕典故。

《年兽》
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传说中大约在西晋时期,有一怪兽,四足四脚,有点象狮子。称之为”年”兽。平时隐居山林,因冬天大雪纷飞.大地覆盖缺少食物。“年”兽就到附近的村庄扑食。模样丑陋,来势凶猛。伤害人畜。人们毫无办法,只有紧闭门户。所以每到腊月年底,人们扶老携幼外出躲避“年”兽。这一年底,村民在外逃路上,偶遇一少年。问明情况,少年向村民施一方法,多砍些竹子,家家门上挂上红布条。“年”兽就不敢来了 。年兽怕红怕火光。这孩子大概是上天派来的吧,村民们半.信半疑回到了村子里,除夕之夜村民们照着孩子的话,门上挂上了红布条,夜幕降临,不敢入睡。村民们就在空地上堆起了竹子,点燃用来取暖。午夜时分,忽听一声震天巨吼,“年”兽到来,大家赶紧往火堆里扔竹子,劈劈怕怕一阵响声,火光冲天,瞬间照亮了村庄,一片红色。吓得”年”兽大叫一声,逃之夭夭。
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

因为“年”兽未死,还在山林里,所以后每年的腊月三十,为了防止“年”兽的到来,村民们都守着竹火,不敢入睡,劈劈怕怕的爆竹声响彻天空,一直到天亮,新的一年开始。

一年一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到过“年”兽。却流传下来这个传说,大年三十过除夕的传说。一代一代的传说,一代一代的演绎。大约从西晋开始,经过各个朝代至今,这个除夕夜家家团聚,帖对联,穿红袄,放鞭炮,守岁等待午夜的 钟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过除夕的习俗。正象诗人王安石所作(元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说中的典故,无法查找文献记案。只作为一个美丽的神化故事吧。春节将至,祝大家春节快乐!
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

谢谢!

对除夕的来历,最早进行研究的是一位我们都很熟悉的人物——周处。没错,就是那位年轻时候讨人嫌,与老虎、蛟(鳄鱼)一起被乡民称为“三害”的西晋名臣周处。

他在改邪归正之后,专心做学问,写了一本《风土记》,对于端午、七夕、重阳等等民俗节日,都有重要记叙。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

《风土记》第一次提到了“除夕”这个词,记述了除夕大年夜当时的民间习俗,可以说和后代一模一样,可见除夕至少在西晋已经定型: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同时《风土记》中还有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的记载。也和现在民间关于“过年”的故事大同小异。

而根据现代民俗专家考证,“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秦相吕不韦担任总编的《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

东汉的学者高诱对这一点注解到:“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鬼’,此之谓也。”

也就是说,“逐除”源于西周驱疫鬼的习俗,而把逐除放在年三十来搞,至少是在东汉之前就已经固定下来了。

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
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
除夕有关的典故(除夕的历史典故)

楼主这个提问是不是提得不够妥当?如果你只是问:“除夕”的典故出自哪个年代?我只能告诉你:不知道!但是,你如果这样问:“除夕”的来历有什么典故?最早的记载出自哪个年代?我倒是了解一些。

《风土记》————

中国晋代名人周处所著。此书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是迄今为止中国较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也是宜兴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地方风物的书籍。此书对于端午、七夕、重阳等民俗节日,都有重要记叙。

据《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等史料记载:“除夕”源自“先秦时期”的“逐除”,而把农历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称为“除夕”的中国最早文献资料,就是周处的《风土记》了。

但这仅是“文字记载”的最早,至于“除夕”的典故出自哪个朝代,则没有记载,也无法记载。因为“除夕”来源于民间传说,开始时人们只是口口相传,并没有准确的文字记录。既然是民间传说,故事的真实性也无从考证。只是人们把这个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而关于“除夕”的传说,各地又有不同的版本。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大家接受度最高的关于“除夕”的传说。

话说远古时期有一恶兽——“夕”,(有些地方称“年”或“岁”)四足四角,躯体庞大。平时隐居山林,但到了冬天,大雪覆盖地面,山上无以觅食。“夕”便会在腊月底这一天走出山林,窜到村庄里扑食人类。因其脾气暴躁,凶猛异常。人们根本招架不住,只得选择逃避,于是扶老携幼,纷纷逃往村后的竹林。

又到了“夕”下山食人的时候了,人们还是象往年一样逃往竹林。这一年,有一个经过村庄的少年饿昏在路旁。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救醒了他,并让他一起去竹林避“夕”。

由于竹林极冷,大家砍下竹子,烤火聊天。少年问:“在家尚且躲避不了,这竹林没门没锁的,又没有壕沟作为阻隔,夕不是照样可以来竹林食人吗?”众人告诉他: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感觉“夕”不敢进竹林似的,有时还会象是受了惊吓一样跑开。好象这片竹林就是“镇夕法宝”一样。少年不信。

聊着聊着,又见“夕”来了。村民一下子惶恐起来。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从未见过“夕”,见大家这么害怕,就想看看“夕”到底是啥凶煞模样。于是出了竹林。说也奇怪,“夕”并没有扑向他,反而象害怕他似的,掉头就跑了。

于是“夕”去了另一个方向,准备向村民进攻。大家浑身哆嗦,不知所措。这时,碰巧火堆中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可能是某一根竹子正好烧到了竹节上,紧接着又连续有竹子烧到竹节而爆裂的“噼啪”声。“夕”象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转身跑得老远,当晚没有回来,天亮后人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少年很聪明,路上在思忖;他也没做什么呀!怎么全村的人都怕“夕”成那样了,而“夕”见到我却逃开呢?联想到他自己穿的衣服与众不同,是红色的,非常扎眼。而另一个方向的村民也没做什么呀!而且也没有一个人与他一样穿红色的衣服或裤子呀!他想到”夕”开始时并没有害怕,还准备向村民进攻,进攻与逃跑的时间节点,刚好是竹子燃到竹节的时候。于是,他断定了“夕”害怕的原因:“夕”害怕红色和巨大的响声。于是乎,他想到了震慑“夕”的法宝。

又到了腊月的最后一天,村民又准备往村后的竹林逃避。少年为了答谢村民的救命之恩,要将想到的“绝技”教给村民。

他告诉村民:不要往竹林逃避了,只需从竹林砍来竹子,并且门的两侧挂上红色布条。人们开始不相信,但想到上次的神奇经历,至今还大惑不解,心里解读为:这少年恐怕是天庭降神下来救助咱们的吧?于是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他所说的去做了。

这时“夕”又来了,看到村民都在家里,而没有去竹林。心里可高兴了。心想:这次不用担心竹林的什么又是红色又发出巨大“吼声”的“怪物”了。于是大摇大摆地进村了。心想这一次可以安安静静地饱餐一顿了。

这时少年让人们点燃竹子。这一次村民已有所准备,大量的竹子燃烧了起来,竹子爆裂的声音震天山响,此起彼伏,湮没了整个村庄。“夕”象是吓破了胆,掉头一路狂奔。当晚再也没有回来,象是消失了一样。

人们觉得这个办法很凑效。于是,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村民就从竹林砍来竹子燃烧,并在门的两侧挂上红色布条。慢慢地,这一习俗就被传承了下来。

为了比较全面地回答“除夕”的习俗,有必要阐释一下与这个“驱夕”典故相关的习俗:

除夕——因为这一天是“夕”下山祸害人类的日子,更是人们成功驱除恶兽——“夕”的日子,于是人们便将这一天称为“除夕”。

年关——“夕”是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食人,算准了“夕”肆虐的日期,百姓就把这可怕的一夜当作“关口”,于是人们习惯地把这一天叫做“年关”。

年夜饭——由于人们最初对这种“驱夕”的方法,心里还没有谱,将信将疑,既然是“吉凶未卜”,不如好好款待自己,有一种“死了面朝天,没死又过年”的心态,也不枉在人世间走了一遭。于是大办特办,杀猪宰羊。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吃一餐最丰盛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年夜饭”。

当然,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各地所认定的标志性的具有“年味”的食物也不同。现在北方大多推崇“饺子”;而南方偏好“年糕”。

守岁——这一晚,大家供祭祖先,祈求祖辈神灵保佑,希望能平安地度过这一晚。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大家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人们把这个习俗叫做“守岁”。

光年——那时候,对这种“驱夕”的方法,心里面还是有些打鼓,生怕“夕”又从房间某一处窜出来,于是每个房间都点着灯火。不管是客厅还是卧室,厨房还是卫生间,都灯火通明,通宵不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光年”。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除夕之夜早已不是旧时那样的浓郁的迷信色彩,只是作为旧岁新春的时间交换节点,作为辞旧迎新的意义。人们的心情也不再是那种担惊受怕,而是喜气洋洋,欢乐吉祥的气氛。

不仅过年的意义和过年的心情不一样,记念和庆祝的形式也一步步逐渐演变。烧竹子演变成放鞭炮,更有现在的放烟花;门的两侧挂红布也改成了贴两张红纸,后来人们又在红纸上写上两句甜旧迎新、欢乐祥瑞、憧憬未来的对联,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春联”;人们也不再是“龟缩”在家里害怕“夕”了,而是互相“串门”,走亲访友,近几年还时兴旅游了;也不再是“闲聊壮胆”,而是亲朋好友凑在一起,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几十年来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是百姓精神食粮的一道大餐。

上面已经讲过,关于“除夕”的传说,许多地方有不同的版本,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习俗。比如:有些地方有贴“桃符”的习俗;还有相当多的地方有贴“门神”的习俗,唐朝以前,人们贴的是神话故事中的把守“鬼域”的“郁垒”和“神荼”;唐朝以后,人们普通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武将当作“门神”;还有些地方有“贴窗花”的习俗;还有些地方有“挂灯笼”的习俗………

由于这些习俗没有本文中的民间传说的大家的认可度高,习俗流传的范围也没有本文所叙述的故事广,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接受了这些习俗,在这里就不一一陈述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