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北京故居:买下三进大院只用15个月工资

鲁迅的北京故居:买下三进大院只用15个月工资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在胡同中寻找他的足迹具有特殊意义。鲁迅虽然生于绍兴,但他工作生涯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独属北京。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曾是京城的长住居民。14年胡同生活磨砺,塑造了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他的笔下也记录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情。

  很难想象中国现代史中没有了这位可敬的新文化运动先驱会是怎样,正是他的存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前景辉煌。鲁迅之于北京,正像狄更斯之于伦敦,伏尔泰之于巴黎,爱默生之于华盛顿,福泽渝吉之于东京。但我们对他的研究途径却显狭窄而单调,似乎应从人才发生学、文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角度来多加关照。

  因此,今天的北京人未必都真正了解当年的北京居民——鲁迅的生活与工作详情,他是官员还是平民,是富有还是贫寒,是痛苦还是欢欣,是成功还是落魄?一句话,他的日子过得如何?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他的作品、思想、情感与观点的准确理解、认识。

  鲁迅精神、思想与北京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有怎样的关系,与建设“人文北京”的现实目标有怎样的契合,与北京人的文明理念、文化气质与家国情怀有怎样的渊源,在当今中国社会又具有怎样的价值、怎样的启示?诸多问题,都需我们慢慢梳理,深长思之。

  收入《呐喊》、《彷徨》两集中的小说共计25篇全部在北京完成,一生800多篇杂文中的经典作品主要在胡同中撰写,同时他还在四合院里著有《中国小说史略》并播种了爱情。诞生在中国文化中的鲁迅文化,堪与皇家文化、仕人文化、民俗文化比肩,成为北京历史文化中一个重要单元。

  行走京城不光用自己的双脚,更用眼睛、头脑和心灵。先又粗略通读了一遍《鲁迅全集》,特别仔细翻阅了三遍《鲁迅日记》(1912年——1926年居京),然后才有了一点底气去胡同里寻访鲁迅故居(四处):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赵登禹路路东八道湾胡同11号、白塔寺附近砖塔胡同84号、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

  “鲁迅”和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在南半截胡同诞生

  一晃鲁迅来北京工作也近百年了,那天是1912年5月5日。

  没有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势,鲁迅住不进胡同。袁世凯当政,使得鲁迅不得不随本驻扎南京的民国政府教育部迁徙北京。他在蔡元培任部长的教育司做高级职员,月薪300块大洋。

  寻找鲁迅当年落脚的绍兴会馆可费了不少周折。临近春节,寒气未减,大街上行人稀少,曾经——也就是二三十年前还店铺林立、人声嘈杂、热闹非凡的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带,如今只有一马平川的宽阔街道和两旁的几座新建大厦最惹眼。出租车司机指着空旷如大广场的菜市口十字路口说:

  “咳,这就是菜市口。你说的南半截胡同我可不知在哪儿。你看看这哪儿还有胡同啊?”

  ——现而今,在胡同中寻找鲁迅是一种精神奢侈,想不到寻找胡同也成为物质奢侈。

  “那就在大厦旁边停一下,我问问路人。”

  两位热心的大嫂盛情地给我指了瞎道。幸亏有老人指点迷津,南半截胡同就在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南角。鲁迅曾居住的绍兴会馆旧址位于胡同中7号院。

  始建于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的绍兴会馆已变成大杂院,只剩下门口的标牌让人感到会馆曾经存在。寻不见昔日的“绿竹舫”、“嘉阴堂”、“怀旭斋”……鲁迅住过的“藤花别馆”也消失了踪影,而他后来移住的“补树书屋”三间,院里人告我仍在。

  三拐五拐,来到最里面的一个小院,见古树一株、房舍三间。住户李亚华说:

  “这就是鲁迅住过的‘补树书屋’,房屋的结构没有变。来这里寻访的人很多,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一位日本残疾人来过,也有法国广播电台的记者。鲁迅在这里写了三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周树人首次使用笔名‘鲁迅’。绍兴会馆是鲁迅在国内工作时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一共住了7年半(1912年5月至1919年12月)。——这是我听来这里的鲁迅专家们说的。”

  在中国近现代、包括古代文学家中,恐怕鲁迅是故居最多的一位吧。除北京以外,在绍兴、上海、广州、厦门,甚至在日本仙台都有鲁迅故居向游人开放。

  毕竟,中国文人有很多,但鲁迅只有一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