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怎样招生:自主命题 偏科生破格录取

民国大学怎样招生:自主命题 偏科生破格录取

  190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等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清政府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一千三百余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制度宣告结束。科举废除之前,洋务求新人士已经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科举既废,为大众观念的革新奠定了基础。

  1912

  各大学自主招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施行各大学自主招生的政策,各家独立自主命题。当时北大的招生考试分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将来进本科的文、法、商三科,别的不考,必考中文和英文;第二类将来进本科的理工科,要考数学。1915年,梁实秋考清华时,直隶省的分配名额为5名,报名的差不多有三十几个人,初试先涮下二十几个,留10名,复试再淘汰一半,遴选出5名。1922年,有个叫卢冀野的学生考东南大学,数学考了个鸭蛋,但因国文满分,而被东南大学破格入取,轰动一时。1929年北京大学本科生入学仅考:国文、英文(或德文、法文)、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化学五门。而且国文考试,就只有一道作文题,考生写篇作文就行了。也有的大学要考八门,如武汉大学文科要考国文、党义、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物理,连现在必考的英语都不考;理科为国文、党义、英文、数学、化学、物理、历史、生物。

  1938

  全国统考计划招生

  1938年起,民国也有了全国统一高考,也是按计划招生,也分文理科,为了全国统考,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但全国统考仍需要像前清一样“赶考”,因为当时全国只设了武昌、长沙等12个招生区。像南京、上海、北京都让日寇占领了,无法设点。1940年全国统考是8门,其中有四门必考:公民、国文、英文、生物。另外四门,要看报考志愿文科(文、法、商、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另考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及理化(综合卷);理科(理、工及相应的师范等专业):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医、农科:另考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综合卷)。

  1941

  国难当头联合招生

  1941年因为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全国性统考无法组织。直至1949年民国政府再也无法组织起全国统一高考。停止全国统考后,民国教育部制订和推广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等招生制度。由民国教育部划分出相应考区,指定区内的公、私院校使用一张卷子,设一家召集大学组织牵头,联合招生。1942年,全国划为10个联合招生区。如昆明区,西南联大为召集学校;重庆区所属10个院校,中央大学为召集学校。联合招生的报名、命题、阅卷等事宜,一般根据民国教育部的规定,由各考区自己决定。但各校的招生名额由教育部审核,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的。如果招生不足时,可组织第二次考试。这个联合招生制度确实招出了不少人才,如共和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就是1941年在联合招生中,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