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
揭秘清朝统治者自救努力为何难挽灭亡命运
同文馆中的学生 洋务运动时期的工厂 晚清时期,面对着内忧外患,政权风雨飘摇朝不虑夕的危急局面,清朝统治者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束手待毙。他们采取了两手并用的应急措施:一手是开动全部国家机器,对威胁统治…
-
晚清亲王稽查走私:抓出李莲英充当贩毒集团保护伞
经过两个多月的身心疗养,善耆被任命为崇文门税务衙门监督。崇文门税务衙门是个日进斗金的政府机构。谁担任税务衙门的监督,谁就能一夜暴富。这个肥差是许多王公大臣梦寐以求的官职。善耆的前任奕劻和他的后任…
-
慈禧当众扒光衣服打珍妃 光绪为何“极坦然”
公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中国传统历法的辛亥年腊月二十五日,刚刚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奉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懿旨下诏逊位。《清帝逊位诏书》以及另外两道配套诏书连夜颁布,一举打破中国南北双方分裂敌对的政…
-
清朝酷吏盘剥百姓:加派的乱收费是正税的三四倍
古人提到“权力”时,常常用“柄”、“赏罚二柄”、“威福”等词代称。我们细心一想,应该佩服前人的命名之妙。柄,即利器之柯,换言之,掌权即相当于手握利器,放权则无异于太阿倒持;“赏罚”、“威福”宽泛点理解,则是…
-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甲午战争爆发前,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晚清政府启动了以自强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改革。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沦的命运,以甲午战争的惨败为标志而宣告失败。前事不忘,后…
-
晚清国防转型与近代海防格局的形成
直至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清廷才逐渐认识到重点防御北洋的必要性,开始在环渤海地区加强战备建设,图为旅顺水雷制造所内部。 19世纪中叶,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后,清王朝的国防体制已经走向崩溃。…
-
慈禧临死托孤的政治智慧惨被葬送
慈禧 画像 瀛台,位于北京 中南海 的南海,三面临水,衬以亭台楼,是 帝王 、后妃们避暑和休闲的地方。 光绪 帝在1898的初冬来到了这里,这个月份过来,他当然不是为了避暑,而且光绪此时的心境根本是拔凉拔凉的,…
-
浅论一代天骄乾隆帝的文治与武功
乾隆是谁?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是东亚、东南亚世界的人而言,乾隆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都知道他是清朝的一位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清朝的国力强盛,经济发展,人口膨胀,领土扩张,奠定了近代中国的…
-
红顶商人胡雪岩究竟为何败落?清廷才是幕后黑手
“一红就死”是条螃蟹哲理,也是中国商才的逆淘汰法则。 黑白通吃的胡雪岩成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后人佩服他权钱一把抓,且妻妾成群后院不失火,但谁想过他最终被谁所克? 台湾作家高阳在小说《红顶商人》…
-
曾国藩为剿太平军四次陷入绝境 却终死于清廷之手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而成为军事集团首脑,镇压太平军挽救了清王朝,四次遇险,最终均有惊无险,于是成就了一代“名臣”。 欲自杀谢丧师败北之罪 第一次,靖港大败。1854年2月,曾国藩已练成湘军水陆兵勇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