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
-
斯大林遮天蔽日下的苏联:革命者几乎全成叛徒
有人总结,列宁创建的党被斯大林消灭了。大清洗完成了苏共的政治大换血。到了1939年,苏共党员干部中,80%是列宁死后才加入苏共的,他们是通过斯大林修改过的历史和各种宣传物品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除了列宁和斯大林,早期革命领袖几乎全是叛徒。
-
希特勒曾接到超速罚单 或因赶赴自杀情人寓所
据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在德国巴伐利亚档案馆发现的一份文件显示,纳粹头子希特勒曾在1931年因超速行驶接到罚单,他声称当时开车的是与自己长相相似的司机。
-
苏联大清洗:1938年处决“反革命”30余万人
长期以来,关于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运动中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流放多少人,在国内外学界一直争论不清。此前社会上流传较多的是西方的观点,如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认为在一九三六至一九三八年至少有六百万人被捕,三百万人被处死,二百万人被埋葬在集中营。
-
冷战中走出的苏联《哈姆雷特》
如果说,劳伦斯·奥利弗版的《哈姆雷特》仍是英国/欧洲文学正典对二十世纪中叶历史情境的一次幽灵性的叩访,那么苏联导演格里高利·柯静采夫在一九六四年执导的《哈姆雷特》则更加折射出冷战文化映照于对垒双方的内在裂痕和彼此纠缠。
-
揭秘罗马教廷的泄密事件:私人医生拿教皇之死牟利
据说,里斯曾告诉媒体记者,教皇一去世,他就会打开教皇卧室的窗户。但稍后,窗户被一名不知情的修女打开,由此出现众多有关教皇去世的新闻,而教皇当时仍未去世。最终,由于轻率的言行和滥用医疗特权,里斯被裁定终生不能踏入该国。
-
古罗马人为何酷爱洗澡:花几个硬币享受国王生活
除了宗教活动日程表带来的热情和快乐,也有其他一些与神无关的快乐,但这些只存在于城市里。这些是城市生活的好处。公众捐赠的财物包括公众澡堂、竞技场的战车比赛、角斗士比赛或在半圆形大运动场(或在希腊地区的剧场)里的猎人狩猎活动。澡堂和公众景观需耗费大量的钱,至少在罗马如此(我对此问题知之甚少,似乎赞助人的慷慨对门票价格有影响)。不管怎么说,价格还是便宜的。免费座位在每一次表演时可以预订,到了晚间就不行了
-
拿破仑悲惨身后事:死后惨遭英国随军牧师阉割
一个人死了以后应该更加光辉高大,但拿破仑·波拿巴死后反而又短了几英寸。如果目前保存在纽约一家医院里那个干巴巴的小东西出处无误的话,那么矮个子皇帝拿破仑在巴黎下葬的时候,身上一定少了个重要的零件。虽然岁月的磨砺令他的“那话儿”缩小到小手指大小,但它本来也没有多长。
-
希特勒:一个循规蹈矩的德意志男人?
希特勒生活中没有特别的嗜好。他不游泳,不打高尔夫,不骑马,不爱游山玩水,也不读很多书。《我的奋斗》的出版对于他来说宣布了知识和思考的终结,所以就不用再念书了。他的随从简直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的元首的生活变得轻松一些。但他们的侍从工作倒变得十分简单,出行连书都不需要替他们的主人带。
-
寡头制的古罗马何以成功改革
公元前183年,迦太基英雄汉尼拔在回天无力的情况下饮鸩酒自尽,为持续一个世纪的布匿战争画上了句号,也标志着罗马建国近600年来的开疆拓土达到了顶峰,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
[多图]欧洲十大骇人酷刑曝光
很多人看过《满清十大酷刑》,都对里面的变态酷刑感到毛骨悚然,其实这些酷刑不只是咱们中国会有,一些欧洲国家和沙俄统治者也会使用。古代欧洲的刑具,多是由铜、铁等材料制造而成各种机械装置。沙俄时代的刑具设计师们使用各种雷人的五金件制品,造就了史上最恐怖的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