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全文共6240字 | 阅读需12分钟

听一听《翻身农奴把歌唱》《洗衣歌》,走近那一段风雨如磐的历史,感受那段西藏军民亲如一家,共同建设共同战斗的激情岁月。

文 | 徐渡泸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的和平统一。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1951年5月23日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原本。图源:《瞭望》新闻周刊

1959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国务院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从此,维系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土崩瓦解,西藏百万农奴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真正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50年前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纪念广大农奴翻身得解放、成为自己命运主人的一天。

在这场实现国土统一、推动西藏社会巨变的历史进程中,进藏部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其艰苦程度笔墨难抒,而他们留下的卓著功勋和精神财富,已铸成一座雪域丰碑,激励着后人不畏荆棘,去战胜艰难险阻。

历尽艰辛的2255公里

2255公里,这是后来竣工的康藏公路(雅安-拉萨)的里程长度,也是18军走过的路程。

1950年初,18军奉命进藏,3万将士从川南出发,挺进雪域高原。

从富庶之地走向贫寒之地,一些将士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那时条件确实艰苦,公路只通到雅安,自雅安向西进入康藏高原,海拔陡然抬升,解放军面对的是14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以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等众多激流,他们徒步走完了全程。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1951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拉萨胜利会师大会,18军军长张国华在大会上讲话(资料照片)。图|新华社

而且,18军并非轻装上阵,为了“大军进藏,不吃地方”,部队要携带20天的口粮,加上随身的武器装备,人均负重在40公斤以上,这是高原长途行军的极限。

1950年4月,前卫52师先遣队走到甘孜就断粮了,只能靠挖野菜、捉地老鼠充饥。在川西筹集的大量粮食,汽车运不过来,牦牛运输太慢,西南军区派出刚组建不久的空运大队。在没有飞行资料和地面导航的情况下,飞行员凭着勇敢无畏的精神,连续十几次冲向强气流区,但均未成功。

1950年5月中旬,王洪智机组终于闯了过来,开辟了高原航线,投下第一批救命粮。由于飞机载重量有限,空投的粮食十分珍贵,地面部队舍不得吃,先运送到了金沙江边,与藏军隔江对峙的一线部队手中。

其实,从18军出发那一刻,后方就在全力进行保障。西南军区的六个工兵团全部投入修筑雅安-甘孜公路。公路粗通后,即投入了仅有200多辆汽车的3个汽车团和3个辎重团(骡马和大车),之后又紧急从苏联进口了350辆嘎斯-150卡车,给军师首长配备的10辆美式吉普车,也被用来倒运物资。为了提高补给能力,毛泽东主席还特批从苏联购置了30架高空运输机。

但这些依旧不够。

昌都战役(1950年10月6日至19日)胜利后,因为缺粮,当地只留了3000兵力,其余部队全部撤回后方休整。结果一入冬,昌都还是断了粮,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4两粮食的定量,战士把枪背带都煮着吃了。

与此同时,抗美援朝开始,一大部分后勤力量被调走。18军53、54两个师和几个工兵团全力奋战,康藏公路也只修到了金沙江以东的马尼干戈。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康藏公路示意图。图源:作者手绘

在饥饿而漫长的1950年冬天,上级发出指示:第一,下一步进军,重点要放在牦牛运输的组织上;第二,部队要自己养牛种粮。两条规定看似简单,实际上决定着解放军能否顺利进军并在西藏站稳脚跟。

1951年春天,18军在昌都播下第一批青稞、豌豆等粮食蔬菜种子。然而,等待18军的,除了横断山脉等险峻挑战,还有“如何和西藏人民见好面”。18军身体力行着“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使命担当。

十万“高原之舟”送补给

在西藏和平解放后,解放军进藏的工作重点是对西藏上层做好统战,对藏族群众主要靠行动去影响和团结,群众工作方式和内地解放区有很大区别。

进藏后,部队始终严格遵守进军纪律,认真执行民族政策:规定不能进寺庙,不能住民房;随军携带银元进藏,在西藏不使用人民币;规定干部战士只能在军人服务社买东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以免引起物价上涨,必须购买时由后勤主管部门统一采购;部队向僧俗群众发放布施,向贫困农牧民大量发放无息贷款,都要先经头人同意……

18军先遣部队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地人收割完青稞,寺庙管家骑马过来,皮鞭一指,就要把好的全拿走,战士上去打抱不平,他们反而责骂战士。

在他们的意识里,服从头人、供奉寺庙是天经地义的事。旧西藏的农奴对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寺院上层僧侣)是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由其随意生杀予夺,没有任何政治地位。

1951年,18军从昌都出发向拉萨进军,后勤保障主要靠牦牛长途运输。牦牛号称“高原之舟”,最适应西藏的地形和气候,一次能驮120斤的物资。但是,要征集大量牦牛,必须得到甘孜、昌都等地区土司和寺庙的支持。即便解放军为每头牦牛开出每天一块银元的高运费,如果没有头人发话,老百姓也不敢来。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的牦牛。图源:新华社

最终,在一些爱国人士——如德格的降央格姆、夏格刀登,昌都的帕巴拉·格列朗杰等的大力支持下,进藏部队得到了支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土司夏格刀登,在1935年红四方面军进入甘孜时,任职于苏维埃政府,受到了红军的影响。

1951年,18军共动员了18.2万头牦牛,而在1950年到1954年康藏公路修路期间,有60多万头牦牛参与了后勤运输。

不过,进藏之路路途遥远,再加上风雪肆虐,仅靠康藏方向的牦牛运输,解决不了驻藏部队的粮食缺口。即便18军自己开荒种了青稞,并从青海组织数万峰骆驼运粮,还从印度转口过一部分大米,在入驻西藏的前4年,18军依旧在频繁断粮、时常挨饿中度过。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2019年8月29日,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松卡社区的居民在收割青稞。图源:张汝锋|新华社

所有的期盼都集中在康藏公路上,只有尽快通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吃饭问题。

震撼喜马拉雅的两句口号

将士们手持最简易的筑路工具,面对复杂高山冻土、峡谷激流,频发的泥石流、塌方,还有强烈的高原反应和饥饿……康藏公路的筑路之难,举世罕见。

当时是一边勘测一边修路,公路修到昌都,昌都至拉萨段的选线,有南北两个方案,北走丁青施工难度小,南走波密施工难度大。为了尽快保障进藏补给,北线应该更合适。

请示报到了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案头,一直在为18军进藏奔忙的贺龙司令员经过深思熟虑,提出走南线,理由有两个:一是要考虑国防需要,二是南线人口稠密,利于开发,利于造福西藏人民。毛泽东主席立即批复同意。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2020年5月28日,记者在318国道川藏线上拍摄的景色(无人机照片)。图源:李梦馨 | 新华社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18军决定东西两端同时开工。这样,进入拉萨的52师一部也参加了修路。也是在这个阶段,面对艰难险阻,施工部队以实际行动喊出了两句震天动地的口号。

53师喊出的口号是,“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这10个字,后来成为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的真实写照,至今仍有诸多大型工程集团在传承这一无比豪迈的精神,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劈山填海,飞架长虹,为中国赢得“基建狂魔”的赞誉。

52师喊出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解放军的“两不怕”精神由此诞生。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克节朗一战,喊出这句口号的155团2连,打出了一个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集体“阳廷安班”。战斗中,6班班长阳廷安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同志们跟我来,打进去”,率领全班向印军阵地发起猛烈冲击,协同5班,摧毁印军地堡27个,歼敌55名。此战,尖刀班六班的8个战士,有7个牺牲在冲击路线上,以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践行了2连的誓言。

而在康藏公路的修建过程中,也有无数解放军践行着誓言。

康藏公路几乎每推进一米,都会造成大小不等的滑坡和塌方,施工的第一年就有不少于2000名战士和民工为此献出生命——365天中,牺牲人数最少的一天是5人。

时任康藏公路西线四工段指挥长的吴晨回忆过,“一个排的战士,拴上绳子坠到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上打炮眼。忽然一块巨石从山顶滚落,整个排的战士,连着那块巨石直接滚到帕龙江里了。”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2020年6月1日,318国道川藏线上的“天路十八弯”(无人机照片)。图源:李梦馨 | 新华社

在康藏公路雀儿山路段,将工效提高25倍的爆破能手张福林,不幸被一块坍塌的大石砸中牺牲。在整理烈士遗物时,大家发现老兵身无长物,只有一包家乡的粮食种子一直带在身上——把种子种到缺粮的西藏去,是这位开山英雄的最大愿望。

与张福林一起长眠于雀儿山的,还有300余人。

18军修筑康藏公路牺牲的人数,大于在西藏平叛和对印作战中牺牲人数的总和。

时任54师155团卫生员的鲍鹏庚曾说,“我们虽然离开西藏了,但我们的战友们还在西藏,一路都有他们,每一公里都有他们。我们永远忘不了西藏。”

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拉萨建立了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以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

【注:1955年7月,“康藏公路”改名“川藏公路”,起点延至成都。】

给“官家”干活儿还给工钱?

正是通过修路,藏族同胞第一次接近了解放军。

康藏公路西段施工时,因解放军兵力不足,经与噶厦当局商议,藏区有49个宗(相当于县)召集了大量农奴参加修路。

在修路的过程中,农奴们遇到了听都没听说过的事——解放军定期给每个人发工钱。

不过,他们得到的只是一时的惊喜,到了晚上,工钱必须如数上交给头人们。这也是官员和头人们积极召人修路的原因,可以无本挣钱。

解放军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剥削压榨,他们只能另想支付办法:有的把工钱改成了实物,吃穿用的都有;有的在发工资的地方办个小商店,让民工尽可能留住一点本应全部属于他们的劳动报酬。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2021年3月的布达拉宫。图源:晋美多吉 | 新华社

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如果不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农奴的悲惨地位就无法改变。

这时,战士们只能用行动去影响农奴,觉醒是需要过程的。

在同吃同劳动的日子里,战士们从使用十字镐教起,再到教怎样平整路面,怎样修涵洞,带领民工们共同进步。

常有施工中伤亡的人抬下来,民工们一看都是解放军,他们就明白施工中危险和有难度的工作,都是解放军在承担。

解放军医疗队进驻工地后,民工病了马上就能得到诊治,民工眷属在工地出生的92个婴儿,无一夭折,这在当时缺医少药、卫生水平极端落后的西藏堪称奇迹。

就这样,从前根植于民工们心中有关解放军的谣言,都不攻自破。要知道,民工刚到工地时,有战士要帮他们烧茶,他们不但不让烧,还派人把锅也看管起来,怕给他们下毒药。

面对经常捣乱的头人,解放军也有办法。

西藏曾经天花肆虐,解放军军医给民工们种牛痘,遭到头人阻拦。女军医给了对方一个软钉子:免费治病,人人平等。

最让头人尴尬的是,民工中也有人被选为劳动模范,和解放军立功人员一起评功受奖,在会场上和头人、官员坐在一排。在平时,头人肯定无法忍受,但在部队的会场,他们有火也发不出来。

就这样,民工们在与解放军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尊重和温暖,还学习到了劳动技能。1954年12月,公路通车前夕,民工们要离开了,他们为解放军们起了一个最尊重的称呼——金珠玛米。在藏语里,“金珠”指拯救苦难的菩萨,“玛米”则是“兵”的意思。

勇敢无畏,踊跃支前

参加筑路的近万名民工,在后来的平叛和民主改革中,是最早觉醒并起来抗争的群体。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图源:晋美多吉 | 新华社

到对印反击战打响时,他们更成为支前的骨干力量。

藏字419部队的老战士回忆,120迫击炮弹一颗重20多公斤,一般战士只能背一颗,而当地人身体好,有个身材高大的藏族青年是翻身农奴,他一次背着两颗120迫击炮弹,两手还各提着一颗60炮弹,带着一大群人就上来支援了。

有个连长看见,他们抬担架送伤员,特别小心,为了不让伤员身体倾斜,上陡坡时前面的跪着往上爬,下坡时后面的蹲着走。

山南地区一个支前的藏族妇女,护理伤员时,让自己的孩子吃饭,把奶水挤出来喂给重伤员,全军区都知道了。

还有乡干部回忆,支前队伍下来了,人人喜气洋洋,牦牛都挂上了大红花。

林芝军分区李春副司令员说,德东下边扎西家的小男孩,只有四岁,也背了四大盒罐头,有八斤重,扯着大人的衣服往山上爬。没有老乡,我们根本没法打胜。

18军军长张国华说,没有藏族同胞踊跃支前,我们连战斗都无法组织。

在当时,印军在东西两段使用运输机和直升机空投作为主要补给手段,在主战场达旺有公路与后方相连,用汽车运送补给。结果,飞机被打得缩回基地,汽车只敢往后跑。

而我们的作战物资,要靠川藏和青藏两条土质公路从2000公里的后方运进西藏,到了前线,全靠藏族民工和牦牛运输。当年在地广人稀的西藏,动员起来3.2万翻身农奴,他们勇敢无畏,踊跃支前。

可以说,川藏线这条西藏的生命线,也是民族团结线。

在此后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改造:

*1977年,进行大范围改造,由三级路面升级为六级路面;

*1996年,组建武警交通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进行养护;

*2009年4月,“川藏高速”四川段列入《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8~2030年)》;

*2015年9月,拉萨-林芝高等级公路开通,被称为“拉林高速”;

*2016年7月15日,川藏高速入藏门户节点“雅康高速”正式贯通;

*2017年,317国道雀儿山隧道通车,打通了川藏北线的天险瓶颈,来往车辆只需十多分钟就可翻越雀儿山。

现在,川藏线已成为进藏观光的热线。在沿途,我们能听到《翻身农奴把歌唱》,听到《洗衣歌》,进而走近那一段风雨如磐的历史,感受那段西藏军民亲如一家,共同建设共同战斗的激情岁月。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两句口号,响彻喜马拉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中国国家历史的头像中国国家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