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相传,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来到蜀山,觉得当地的紫砂壶太小,于是打算自己做一只大茶壶,可捏捏拍拍几个月,仍然没做出心仪的款式。

一日傍晚,苏东坡带着小书童一起去吃夜宵,看到小书童手上的灯笼,苏东坡突然来了灵感,吩咐小书童去采购上好的天青泥,仿照灯笼的样子又做了一只紫砂壶。

做好后,苏东坡端起茶壶品鉴,发现它的“肚皮”十分光滑,很不好拿,于是又装了一个提梁,后来,人们将这种茶壶称作“东坡提梁壶”,苏东坡在壶上写下诗句: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每当茶后,苏东坡总要捧着这把紫砂壶好好赏玩一番,怡然自得。

实际上,紫砂壶在宋代之前便已存在,只是过去的人认为这只是一款好用的茶壶,在格调上完全比不过金银的高贵。

从明代开始,紫砂壶开始不单作为茶具存在,文人还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吴大徵、俞国良:窑愙斋款紫砂提梁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茶能涤烦提神、醒脑益思。

三国时期,人们将茶饼炙烤后捣碎,在青瓷瓮中加入葱、姜、橘子等一同煮饮,这种方法称为羹煮,一直沿袭到唐宋时期。

文人喜欢在名山大川、稀疏竹影、夜后明月的美景下尽兴饮茶,这样能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随后写出高雅动人的诗篇,文人将饮茶视为高雅的文化体验,而卢仝的“七碗”茶歌更是诠释了诗人对茶的深切喜爱: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文人与茶一拍即合,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宋代,人们对茶的色、香、味乃至水质都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北宋名臣蔡襄在《茶录》中提出煮出来的好茶应该是这样的:

“茶色,以青白生黄白;茶香,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甘能损茶味。”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紫砂小圆壶, 足内钤“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印章款。图源:故宫博物院

到了明朝,朱元璋下令彻底废除饼茶,而改用散茶。在饮茶方式上,人们开始追求自然简朴,改用沸水冲泡茶叶,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的风味;另外人们发现,用金银茶具煮出来的茶总带着一股金属味,会破坏茶的天然。

为了求得茶饮的真味,饮茶人将目光放到了陶瓷上。

虽然陶瓷古朴醇厚,但透气性差,茶汤很容易在壶中闷过头,喝起来会有一股馊味。

这时候,紫砂冲出重围,成为独一无二的“泥中泥”。

作为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在所著的《长物志》中指出:“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说明用紫砂壶泡茶,既不会损害茶的香气,也不会捂出馊味。

紫砂壶与其他茶壶的不同之处在于“砂”,“砂”是石英颗粒,在经过高温烧成之后,紫砂内部残留的石英形成了断断续续的双重气孔群,这些气孔群排列有序、外紧内松,让紫砂壶拥有强大的透气性,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不受损伤。

此外,“砂”还能体现紫砂壶的质感和色泽,紫砂泥经过特有的制作技艺加工后,不需施釉就能拥有平整光滑、富有光泽的外形。更厉害的是,使用紫砂壶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发出“暗然之光”,丝毫不输于金银的高贵。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明代·时大彬制紫砂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但紫砂壶的美妙才刚刚开始。

明末坊间流传着“壶家妙手称三大”的说法,这“三大”是指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三人,而紫砂评论家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又补充了一句:“明代良陶让一时”,认为时大彬所制紫砂壶,是紫砂工艺的一个高峰。

身为明代最具创造力的工匠,时大彬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强的特点,抛弃传统模具定型的制作方式,亲手挤压、拍打,以此塑造茶壶的型体。为了提高成功率,时大彬将壶中部件逐一进行制作,为此他还创制了很多实用的生产工具,让紫砂壶变得更加精美。

在紫砂泥料的创新上,时大彬在制壶泥料中掺入细小的生泥粒子,在淘土的细腻中突出砂质肌理的效果。

时大彬的做法为后世提供了一条思路,依托紫砂可塑性强的特性,工匠们可以摆脱死板的制壶工序,而文人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壶。

时大彬的创新,开始让紫砂壶不再单纯作为喝茶的器具,逐步走进艺术的殿堂。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明代·时大彬: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图执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紫砂壶、文人与茶彼此就像好朋友一样,气质相近,互相接近,文人们对紫砂壶的喜爱之情赞不绝口,将它比喻为各类凡人:

“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

文人想让紫砂壶更加迎合他们的趣味,而匠人对文人的要求也心领神会,通过不断磨砺自身的技艺,开始在型体上精益求精。

生活于康熙年间的陈鸣远大胆创新,参考自然界的瓜果、竹木、树段的造型,以这些自然型体作为壶身,后人将这类紫砂壶称为“花货”。

南瓜壶作为“花货”经典,器型饱满,筋囊仿佛自然生成,瓜藤瓜叶构成的壶嘴与壶把又不刻板,至今无人超越。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陈鸣远:南瓜壶。图源:图虫创意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陈鸣远:百果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紫砂花货栩栩如生,洋溢着浓郁的自然情调和生活情趣,丰富了紫砂壶除日用品外的艺术造型。

如果说陈鸣远将紫砂壶带入艺术殿堂,那么陈曼生则赋予了它高品位的文化内容。

清代书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善制紫砂壶,他与制壶艺人杨彭年一同合作,借鉴陈鸣远制壶之所长,避免繁琐的装饰和陈旧俗套,追求简洁明快,最大的特点是在壶身留有大块空白,方便文人题咏篆刻,后世称为曼生壶。

曼生壶的造型新颖独特,制作精湛,有取自圆形、半圆形、扁体式等几何形态的;也有葫芦、瓜果等植物;更有取自斗笠、井栏这些实用器物的。如此设计,都是为了诗人和画家方便题诗篆刻,以表达独特的空间表现力,让人们感受到将“书诗画”三位一体的风韵内涵。

陈曼生在壶上刻下铭文,其内容大多简约生动、耐人寻味,以下是部分题识,可细细赏析:

“方壶”,内清明,外直方,吾与乐偕臧。讲的是做人处事之道,更是君子清正谦和的品质。

“却月”,月盈则亏,置之座隅,以我为规。寓意天人合一,阴阳调合,居安思危,谨慎行事,才能平安度世。

“井栏”,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攻。这是激励读书人渴求知识和修养的格言。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杨彭年: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在陈曼生的创新下,越来越多的清初文人参与进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不断为紫砂壶注入新的审美元素和趣味,他们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刻在壶上,或为自己撰写铭文,或与朋友吟诗品茶中抒情撰写,用以纪事、寓意、言志、寄情。

紫砂壶不单单在文人圈大受欢迎,甚至连清朝皇帝都对它们爱不释手。

雍正皇帝最欣赏紫砂壶独具特色的造型和泥质的天然肌理之美,他趣味清淡,喜欢在壶身做一些简单的装饰,追求如绢画般柔顺。

而乾隆对紫砂壶的要求极高,不仅要具备极好的宜茶功能,还要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使紫砂壶成为综合的艺术欣赏对象。在装饰上,乾隆追求华丽,把描金、彩泥堆绘、雕刻、地漆彩绘等技法融入进紫砂壶装饰中,追求登峰造极。

紫砂壶能走到今天,除了历代制壶艺人的贡献之外,文人的参与使紫砂壶的形制更加雅致,为紫砂壶赋予新的内涵,注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紫砂胎黑漆描金菊花图执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朱坚: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宜兴窑紫砂胎绿地粉彩描金瓜棱执壶,这是乾隆皇帝喜爱的御用紫砂精品。图源:故宫博物院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欢喝茶,他在《李氏小园》中写道:

“兄起扫黄叶,弟起烹秋茶。

明星犹在树,烂烂天东霞。

杯用宣德瓷,壶用宜兴砂。

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

郑板桥不仅要享受喝茶,还想做一把属于自己的紫砂壶,他反复揣摩各具特色的紫砂壶,取众家之长,终于做出了一把满意的紫砂壶。但在喝茶之前,还有一个“仪式”必须去做,只见郑板桥拿出工具,在紫砂壶上刻了一首诗: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两三寸水起波涛。”

当文人把诗刻在壶身的那一刻起,这个壶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

紫砂往事:一段边缘文化史

▲清帝·紫砂描金题诗山水图方执壶。图源:故宫博物院

虽然紫砂壶的正式诞生只有短短的六百多年,在众多陶器中十分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中华工艺美术园地的一朵奇葩。

这一切,都离不开工匠和文人的努力。他们使紫砂壶形成了古朴、典雅、坚实、浑厚、沉着的艺术风格,还伴随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和人文情感,将实用性和审美性二者完美统一进紫砂工艺之中。

清华大学教授杨永善感慨道:“现在的紫砂陶,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和热爱工艺的文人一同创造的。”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中国茶在,紫砂壶也必将永存,因为这是,生命与灵魂的永恒依恋。

参考文献

徐秀棠、山谷:《宜兴紫砂五百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徐秀棠:《紫砂工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

沈泓:《紫砂壶里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

养病:《紫砂壶》,黄山书社,2012年

高英姿:《宜兴紫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最爱历史的头像最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