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舍:迷人“土家第一村”

云舍:迷人“土家第一村”

 

云舍村口

 

    云舍即使不称“中国土家第一村”,也会有许多人喜欢这个地方。

    从贵州铜仁市到云舍,据说之前是要乘船溯江而上的。现在通了公路,循山蜿蜒而行,只需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传说“云舍”土家山寨曾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仙人因土家百姓勤劳勇敢而感动,便移居到后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了土家百姓,土家人为纪念仙人的功绩,把寨子取名“云舍”,寓意为“云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

    吊桥·拦路酒

    云舍去年才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基础设施还在修建。我们到达的时候,门口的风雨桥正在施工,桥下的水已经没过了原本的石阶,只能从吊桥上通过。如果谁要调皮的耍一下,让桥晃起来,桥上的人就左右摇摆,几位着实有些怕走吊桥的朋友只好扶在绳索上,心惊胆颤地期盼着这阵凌乱赶紧过去。

    过了桥,是条可容两辆轿车对开的土路,路边则是连片的田地,莴苣和土豆长得很可爱,偶尔也能看到甘蔗,由于受前不久干旱的影响,早应盛开的油菜花,这时才星星点点地露了些脸。

    我们步行约20分钟,就到了村口。拦路酒已备好,竹竿上挂满了玉米,据说这是让客人分享丰收的喜悦。歌声响起来了,鼓和纸做的灯笼也喧闹起来。按规矩,客人对歌才能进村。同行的一位天津的朋友以为只是喝酒,走上前去豪爽地说:“拿酒来吧!”谁知,还是被“逼”着放歌一曲,方才过关。至于酒么,那是一定要喝的,是用红线绑成的红蛋吊给客人喝,是吉祥的祝福。

    突然,设置拦路酒的土家人急忙往回跑。开始我还有点儿纳闷,后来才知他们是在赶场,云舍只有这一支表演队,表演也不会天天有,应游客预约,提前来安排。没有表演时,他们就做农活。

 

    出嫁·哭嫁

    土家的婚俗体验是云舍表演的重头戏,新郎、新娘、大舅哥和轿夫都是请游客来扮演。娶亲队伍在押轿官的带领下去女方家迎亲,到门口时,会被一张方桌拦下。押轿官要与女方家的管礼先生比试才华,这个仪式叫“栏门”。看样子,这次是押轿官败下阵来,为了接亲,他只好从桌子下钻过去。

    接着便是“哭嫁歌”仪式,由姐妹、亲友、兄嫂、父母分别陪哭,因新娘的性格、家境不同,哭的内容也有差异,仔细一听,却都是五言七句,据说还有固定的曲牌。现实婚俗中,“哭嫁歌”仪式是在新娘出嫁前15天就开始了,一直哭到迎亲。

    随“升轿”声起,新娘的哥哥系上背亲布,将其背到门外的轿子里,而新娘的嫂嫂则为她准备好一双新鞋,三声礼炮过后,在“发轿”声与鼓乐声中,轿子在轿夫们的使劲儿摇晃中离去。一位土家大姐告诉我,真的婚俗要繁琐得多,还要有红衣老司口咬大公鸡冠、开脸、陪十姊妹等表演仪式。

    神龙塘·桶子屋·吊脚楼

    欣赏了金钱杆舞、八宝铜铃舞和驱灾避害的“冲傩”表演,再一起跳跳摆手舞,观光才正式开始。离广场最近的是一排土法造纸的茅舍,师傅用筛子捞着纸浆,造的并不是书写用纸,而是香纸。据说土家先人拜蔡伦为师,将造纸技艺延续至今。

    云舍的神龙塘很出名,《贵州通志》云:“云舍泉在(铜仁府城)省溪北十里。岁旱,祈祷即雨。”道光《铜仁府志》称:“云舍泉(省溪司)北十里,岁旱,血涂之,即雨。”预测天气的神异、祈雨的灵验已让这方水塘可刊史册,还有更奇的是它深不可测,传说曾经以绳坠石而测塘的深度,未果。

    塘的下游,一位老乡正在洗刚收割的莴苣,踩着石阶过去,三三两两的土家民居沿塘坐落,大片都是桶子屋和土家吊脚楼。桶子屋外面多用青砖砌成立体方形或长方形,里面是木房构的四合天井或三合天井,前面是过厅,中间是堂屋,无门,即使夜间也不会闭户。两边是厢楼,下面可安放石磨或设置猪、牛圈。这里单个的吊脚楼与西江苗寨的并无太大差异,三层或两层的木质结构、美人靠、牲口圈也都有,因为民族的差异,房顶的图腾却有区别。绕塘一周,去农家吃晚饭,开饭之前,主人安排了让大家打糍粑,这可是个力气活,木质的锤头样子的把式,打在细长的石槽里,女孩子们也跃跃欲试,谁知将木槌举起来稳稳地落下都是个问题,三五下之后就不得不换人。

    温热的糍粑上桌了,粘上麻油和白糖,滑滑的,主人倒好了米酒,劝酒歌的悠扬歌声顿时传遍了山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吾爱历史吾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