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颜楷大家,谭延闿


民国时期公认的书法家有四位:于右任的草书、谭延闿的楷书、吴稚晖的篆书和胡汉民的隶书。其中谭延闿的颜体楷书被评价为:从民国至今,写颜体的人无出谭延闿之右者。他的著名题字有黄埔军校的校名“陆军军官学校”,中山陵巨幅石碑上“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等,宽博温厚、顿挫有力,将颜楷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民国颜楷大家,谭延闿

谭延闿

谭延闿(1880—1930)出生于湖南茶陵,是家中第三个儿子,其父谭钟麟,字云觐,号云卿,是清末著名文人、官员,于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考中二甲第十名进士,授散馆授编修,后官至两广总督,谥文勤。其母亲李氏原本是府中的一名丫鬟,因意外怀孕变成了妾室,但依然要承担各种繁重的家务,还经常遭受家族的冷漠和歧视,甚至连上桌吃饭的权利都没有。这一切都被年幼的谭延闿看在眼里。为了让母亲能上桌吃饭,他自幼就开始发奋努力读书。

谭延闿5岁入私塾,除了课业之外,父亲平日对他也是亲自调教,还规定他三天要写一篇文章,五天要写一首诗,每天临习几页大小楷字帖。

谭延闿11岁时开始学制义文学,被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称之为“奇才”。同时,他的书法也受到翁同龢的赏识,在给他父亲的信中曾写道:“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

1893年,年仅13岁的谭延闿参加了长沙的童子试,成功考中秀才。1904年,年仅24岁的谭延闿参加了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中试第一名贡士,即会元,打破了湖南200多年没有的记录。消息传出后,谭家到处张灯结彩,像过年一样。母亲李氏更是欢欣不已,还特意被吩咐可以上桌吃饭了。

民国颜楷大家,谭延闿

但其实,据朱汝珍所编《词林辑略》卷十一所记,谭延闿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殿试时,文章既出色,书法又增添光彩,看得慈禧两眼放光,差点点其名为状元。但当慈禧看到他的名字,一下想起了谭嗣同,再看他的籍贯也是湖南,顿时恼怒,遂将之降为二等35名进士的名次,另点文章和书法俱佳的刘春霖为状元。

但谭延闿的进士身份,在当地也是名声大噪。他先是到翰林院做了几个月的编修,就返回家乡湖南了,任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监督、明德学堂总办等职。1907年组织“湖南宪政公会”,积极推行立宪,成为立宪派首领。

辛亥革命后,谭延闿加入国民党,任湖南党支部部长。之后谭延闿又三次出任湖南省督军。在1916年,谭延闿再任湖南省长兼督军期间,他的母亲去世,谭家的族人不允许母亲的灵柩从祠堂的大门出殡,认为其只是个妾室,这让谭延闿非常愤怒,怒吼道:“大清都亡了,你们还守着什么破规矩!”只见他直接跳起来,躺到母亲的棺材上,对抬棺的人说:“今日是我谭延闿死了,将我从大门抬出去!”母亲的灵柩才得以堂堂正正地从正门送出。

民国颜楷大家,谭延闿

1920年,谭延闿再次被拥立为湖南督军,后被部下赵恒惕、程潜赶下台,从此心灰意冷,索性到上海做寓公,竟因缘际会而结识了孙中山,并随着对孙中山的理解渐深,他逢人就讲:“革命领袖非孙公莫属!”他还变卖田地,拿出五万光洋给孙中山作军饷。

1922年,谭延闿重新加入由中华革命党改组的中国国民党,并随孙中山赴广州,担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等要职。

后来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考虑到谭延闿之前有办学经验,想让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但没想到谭延闿却把校长之职让给了蒋介石。

民国颜楷大家,谭延闿

谭延闿所题写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字

谭延闿的妻子病逝后,孙中山还介绍宋美龄给他, 但当想到妻子生前的承诺,谭延闿也谢绝了,并在之后还说服宋美龄的父母将女儿嫁给蒋介石。

1928年10月,蒋介石重新上台任主席,谭延闿任行政院长,仍然官位显赫。并在这期间,谭延闿开始主攻颜书,参以钱沣笔法,以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碑帖为日课。

颜真卿的书法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是“字如其人”的代表。而《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之一,“颜体”的独特风格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谭延闿一生通临《麻姑仙坛记》220余遍,足以见其用功之深。他还在写给别人的信札中曾说:“写字如做人,要把脊梁竖起来。”

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曾将谭延闿所临《麻姑仙坛记》第125通影印行世,后有其弟谭泽闿题跋,简略道出了谭延闿习颜书经历。跋语有云:“先三兄专临麻姑坛记,盖始于甲寅余兄弟奉母居青岛时。其后乙卯在沪,戊午在郴,书课尤勤最。至辛酉买宅塘山,颇有宾从文宴之乐,偶朝起临写数纸,亦尽数十通。”

民国颜楷大家,谭延闿

谭延闿书法作品

谭延闿的书法早年学翁同龢,中年参以钱沣笔法,后上溯到颜真卿,并巧妙地从前人书中借鉴吸收,形成了自己宽博温厚、雄健开阔的风格,还提出了写颜楷应当“上不让下,左不让右”的主张。有人曾向他请教学习书法的方法,谭延闿说:“凡作书,不可过矜持,过求肖,二者皆足减灵机”。意思是学古人的法帖,不要太保守,不可过分的去追求形似,应该着重去感悟古人的神韵,如果精气神达到了,那么写的像与不像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而且谭延闿一生偏好颜书,从传世的谭延闿题匾、对联等作品来看,他继承了颜真卿书法的庄严大气,绵中见骨,又有浓厚的文雅之气。于右任在评论时人书法时曾说:“谭组庵是有真本领的。”马宗霍评价他的书法说:“组庵早岁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钱沣)、翁松禅(翁同龢)两家,晚参米南宫,骨力雄厚,可谓健笔。”

又因为谭延闿拒娶宋美龄,不当黄埔军校校长,把江山和美人都拱手送给了蒋介石,也给人们留下了一段美谈。

编辑:果然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