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下到大洋深处

文字:于婷玮

制图:果栗乘/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果栗乘

墨西哥,切图马尔湾,属于加勒比海的一部分,是各类飞鸟、海洋动物和哺乳动物的栖息地,也被称为海牛的避难所。在这片海域,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天坑”,并为其取名“塔姆加蓝洞(Taam Ja’ Blue Hole)”。

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被测量到1378英尺深,即海平面以下420米,超越了此前被认为是世界最深的中国南海西沙“永乐龙洞”,后者的深度为300.89米。这并不是塔姆加蓝洞的极限,研究人员尚未找到它的底部,只是由于技术的限制而不得不暂停对其深度的调查。

塔姆加(Taam ja’),在玛雅语中意为“深水”▼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总有一些风景,超越了我们所能想象和描绘的极限。海洋蓝洞是地球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从海面上看蓝洞呈现出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并在海底形成巨大的深洞,被科学家誉为“地球给人类保留宇宙秘密的最后遗产”。

它们不仅在地理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生态、地质学以及水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每一步向海洋迈出的脚印,都可能揭开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需要探索精神的推动,需要海洋科学的进步,更需要对海洋生命的敬畏。

蓝洞如同大海的眼睛,深邃而明亮▼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1967年,联合国大会第22届会议上,53岁的马耳他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尔维德·帕尔多发表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敦促各国代表们考虑本国管辖范围之外的海洋资源,承认它们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并呼吁制定国际规则以确保海洋和平、防止进一步污染和保护海洋资源。

这次历史性的演讲,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尔维德·帕尔多也被尊称为“海洋法之父”。甚至在半个多世纪后,各国政府间在承认海洋对人类福祉的关键作用时,仍经常引用帕尔多大使的发言。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简·雅各布斯曾说:“必要性不是创新之母,好奇心才是。”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大抵都是因为人类始终怀揣着无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观察这个世界。长久以来,我们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人类与海洋之间的联系,了解海洋生态服务对人类福祉的作用。

面向充满着未知的大海,最初,我们依靠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去触摸。在指南针、六分仪和钟表发明之前,波利尼西亚航海家就利用他们对风、海浪和星星的了解,在太平洋上旅行。

聪明的波利尼西亚人

是人类最早的航海家之一

(图:wiki)▼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善于观察的中国学者屈大均则将海洋潮汐运动与月亮运行轨迹相联系,认为“大率潮与月相应,月生明则潮初上,月中则潮平,月转则潮渐退,月没则潮干。”

后来,我们投入身躯,潜百米,见海景,与海洋生物共游。人类第一套成型的封闭式潜水装具诞生于1715年,样子虽然有些奇特,但却很实用,能够为潜水员提供新鲜的空气。

而后,“阿尔文”“潜龙”“蛟龙”等潜水器纷纷入海,赴深蓝,下万米,探索海洋深处的秘密,丈量海洋的辽阔和澎湃。

人类探索世界的足迹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图:壹图网)▼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海洋,是我们所处的这颗星球——地球的决定性物理特征。见过海洋之大以后,我们意识到,这个复杂、庞大而又古老的系统,有着独特的自然现象、性质和变化规律,而这正是海洋科学的用武之地。

海洋科学,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浩瀚无际的海洋

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在12万多公里航程中,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观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发现4400多种海洋动物,包括夏威夷群岛北方海域5500米深处以下的动物;首次采集到海底锰结核;发现深海软泥和红黏土……使海洋学从传统的自然地理学领域中分化出来,开启了现代科学海洋考察之门。

作为第一次真正的海洋航行

“挑战者”号探险为整个学术和研究学科奠定了基础▼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1957年,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SCOR)成立;1960年,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IOC)成立。自此,海洋科学迅速发展。

海洋科学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知识体系,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酸化、海岸带生境退化……这些经常出现的海洋话题都属于海洋科学的范畴。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义海洋科学呢?

联合国海洋领域里程碑式成果《全球海洋科学报告: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查与展望》认为:

海洋科学……包括与海洋研究有关的所有研究学科: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质学、水文学、卫生和社会科学以及工程、人文科学和人类与海洋关系的多学科研究。海洋科学力图了解复杂、规模不一的社会-生态系统和服务,需要观测数据和多学科的协作性研究

节选自

《全球海洋科学报告: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查与展望》▼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接连发生的野火,遭遇干旱的亚马孙雨林,变暖速度加快的北极……随着极端天气事件愈加频繁,海洋科学家们认识到,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海洋及其过程的理解和了解,探求出通过海洋缓解气候变化危机的解决方案。

如今,海洋科学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是联合国制定的全球发展目标,其中第14项是水下生物,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目标▼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海洋科学的作用至关重要,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14.1是到2025年,预防和大幅减少各种海洋污染,特别是陆上活动造成的污染,包括海洋废弃物污染和营养物污染。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记录全球沿海水域养分过度富集的影响。

据观察,过量的养分,特别是氮,会引发河口和沿海水域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有些区域溶解氧的能力降低,海草床和其他宝贵的沿海生境减少。得益于海洋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造成沿海地区污染的其他污染物,如重金属,多氯联苯和石油化合物等。

密西西比河流域

农业径流和污水中的氮和磷流入墨西哥湾

形成每年夏天覆盖数千平方公里的低氧死区

(图:NASA)▼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可以说,现今对海洋的了解——包括其生命周期,它与大气、陆地和人类的相互作用,其当前和未来的生态系统服务——都来自最先进的科学。庞大的数据量和丰富多样的数据类型,以及不断完善的建模,使海洋的现状、可变性和未来可能的变化都能被理解和认知。

因此,第72届和7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21年至2030年定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变革性的海洋科学解决方案

将人类与海洋连接起来。”

(图:UN)▼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海洋十年”,被称为第三个千年伊始的、“一生一次”的全球顶层海洋科技倡议,是一场大规模的变革性海洋科学运动,关乎到我们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广阔海域上,人们用创新科技耕海牧渔,躬耕于大海的“蓝色农业”让海洋渔业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海洋渔业,未来也可以经济又绿色

(图:shutterstock)▼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覆盖了地球表面70%面积的海洋,通过调节地球气候和提供生命呼吸所需要的氧,支撑着地球上的生命。

海平面迅速上升、洪水泛滥、飓风以及极端的沿海天气事件等海洋地质灾害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人在直面狂暴的自然之力时真的不堪一击

(图:YouTube-Max Olson Chasing)▼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卫星和遥感技术、无人遥控潜水器 (ROV)、滑翔机、浮标和传感器等海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涌现,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意在提醒人们海洋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告诉公众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推动全球公民守护海洋运动,并动员和团结世界人民开展一项可持续管理世界海洋的项目。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Awaken New Depths),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对于关注和热爱海洋的人来说,“海洋十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海洋十年”战略监测和评价框架中的一部分,《全球海洋科学报告: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查与展望》围绕海洋可持续发展主题开展了更加全面、实时、准确的全球海洋科技发展现状评析,几乎涉及了海洋各个学科。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这不仅仅是一份全球海洋科学官方综合评估报告,还可以被视为一个灵活的工具。它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活的”产品,它容纳新思路新见解,并响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海洋科学界的需求。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授权,本报告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刘大海团队主持翻译。

作为译者,刘大海表示:“如今,蓝色经济正在加速发展,世界对海洋科技的需求愈加急切。《全球海洋科学报告》译著的出版发行,为对比衡量全球和中国海洋科学发展实力与差距,进而推动我国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参照的重要文本,为管理者、决策者和政府部门等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工具,更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挑战做出了贡献。”

各国,正在进入深水区 | 地球知识局

“海洋十年”计划里,勾勒出了未来理想的海洋模样,它是清洁的,是健康且有复原力的,是物产丰盈的,是可预测的,是安全的,是可获取的,更是富于启迪并具有吸引力的。但我们想要的未来,仅凭某一个国家,某一个组织,某一代人,都是无法实现的。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即便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水滴,也能汇聚成川,众流归海。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处,唯有奋斗当下,携手前行,方能共赴光明未来。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地球知识局的头像地球知识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