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

在河之洲

黄河九曲,夭娇如龙,先是昂首北上,接着俯冲南下,然后迤逦向东,倾注大海。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载,“河水于 (桢陵、桐过) 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皇魏桓帝 (即拓跋猗迆) 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津。”这个津长面对千金不为所动的故事传诵至今。

而“君子津”作为黄河古渡颇负盛名,即今托克托县河口古镇,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右上角,纵贯土默川的大黑河在其上中游汇聚了多条季节小河,曲曲弯弯,由南而北在这里注入黄河。历史上素有“万水归托”之说流传于长城内外。河口曾经是东通幽燕旷原、西接河套甘宁、南连晋陕腹地、北系大漠草原的水陆交通要冲,人流物流密集,社会信息灵通,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东西文化在此相汇。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

托克托县河口镇

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北巡榆林郡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 。八月初六,“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相随,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大队人马从榆林渡过黄河,“历云中、溯金河 (今大黑河) ”,沿大黑河的故道河口镇到古城镇。八月初九,隋炀帝巡幸突厥启民可汗的牙帐,以示恩威。启民奉觞上寿,跪伏甚恭。隋炀帝大悦,赋诗一首:“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稽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鞴献酩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杨广《幸塞北——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 踌躇满志的隋炀帝觉得汉武帝亦不如己,能让四夷宾服。这次北巡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和融合,震慑了北方少数民族,带来了北方边境的和平。

“先有河口,后有托城”。托克托城地处黄河河套东北转折处,历经唐、辽金元三代、明、清等四个发展阶段。城址在一处高出水面约20米的土岗上,北望平坦的呼和浩特平原 (土默川) ,西南濒黄河、东临黄河东岸的丘陵地带,历来为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为抗击东突厥南侵,708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阴山以南地带兴筑了三座受降城 (即三个军事城堡) ,其中东受降城城址就在今托克托城内的“大皇城”。825年,东受降城迁至绥远烽南面 (今土默特左旗境内大黑河沿岸) 。托克托县古城大皇城 (东胜州故城)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托克托县双河镇旧城北街丁家窑村东的山梁前沿。城址内出土了大量辽、金、元时期的遗物。916年,耶律阿保机击败党项族,打下黄河对岸的胜州 (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边城) ,将胜州之民全迁河东,在唐东受降城安置,重新修缮城垣,保留胜州之名,加了一个东字,称东胜州。故城遗址南北长约620米,东西宽约500米。金代沿袭辽制,仍设东胜州,人口增多,扩筑小城(现今称为“小皇城”)。 1219年,元灭金,仍称东胜州。由于年代久远,文化堆积层甚厚。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

东胜州故城出土的元代铜象棋子。内蒙古日报记者阿荣摄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

东胜州故城出土的金代三彩瓷俑。

蒙古汗国多次南下中原,都是从东胜州渡过黄河,穿过鄂尔多斯高原而深入内地,而至云南大理及四川一带。这里黄河河道窄且水深,冬季黄河冻结后,大军渡河如履平地。元一统全国后,得天独厚的东胜州成为交通枢纽。元在东胜州至中兴府 (今宁夏银川市) 之间的黄河上,设立了水路驿站,西面来的人员和物资经由东胜州转至丰州、大同至大都或上都;另从东胜州起设立纳怜道驿路,不经水路,而沿黄河西行,直穿腾格里沙漠南沿而至甘州 (今甘肃张掖市) 再经亦集乃路 (今额济纳旗黑城) 穿越大戈壁而进入漠北,直达岭北行中书省所在地和林城。从亦集乃北行到和林,是由“悬带金银字牌面,通报军情机密重事使臣使行”的专用驿道。

洪武四年 (1371) ,明军进驻东胜州,改为东胜卫。“卫”是明朝的军队建制,每个大卫的编制一般是5600人。明初共设329座卫城,东胜卫是为了防御和打击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和割据。东胜卫城在辽金元东胜州城址上扩筑,城墙用土夯筑,残高9至12米,基宽14米,顶宽约6.5米。全城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2410米,东西宽1930米,周长约8.6公里,是目前内蒙古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明代古城。曾出土明代火铳等武器。阿拉坦汗统一了蒙古右翼各部,对明王朝构成了军事威胁,明军只得撤到长城以内,东胜卫渐废。东胜州城自辽初直至明代,经四个朝代,存续476年,其间曾废弃四次。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

东胜卫故城西墙遗址。内蒙古日报记者阿荣摄

康熙三十五年 (1696) 九月十九日,康熙帝为招降噶尔丹出巡归化城 (今呼和浩特市) 。驻跸11日后,率兵进驻距归化城一百七十里的东胜卫城旁的湖滩河朔 (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西南黄河岸边的沙拉湖滩) 。康熙帝临流抒怀:“黄涛何汹汹,寒至始流淩。解缆风犹紧,移舟浪不兴。威行宜气肃,恩布觉阳升。化理应多洽,嚣氛顷刻澄。”“殊方亦苍赤,咸施沐浴恩” (《黄河》) ;在视察军粮储备基地脱脱城时写道:“土墉四面筑何坚,地压长河尚屹然。国计思清荒服外,早将粮粟实穷边。” (《脱脱城》) 表达了对荒途殊方的异族苍赤要开诚布公、内外一体的民族团结思想和“思清荒服外”的战略目标。《清实录》载“十一月六日,时天气温暖,自喀林拖会东西数里外,河水疾流,独我军济渡之处,冰坚盈尺。上命军士等分三路垫土,辎重渡河,如履平地。”“喀林拖会”是蒙古语,意思是黑色的河湾。“拖会”也音译为“陶亥”,就是河水拐弯处。1697年2月,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率军渡过黄河驻守宁夏,凯旋返京,均是从湖滩河朔登陆。

扈从康熙帝亲征的高士奇在《六师冰渡黄河》诗下自注:“一大城,大十余里,名曰脱脱城,相传为脱脱所筑”。《清圣祖实录》载:“汉人称为脱脱城。”此为将东胜卫城称为脱脱城的最早文献记载。脱脱,亦作托克托,清代在此设置托克托厅后,就不再用脱脱这个名称了。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印的《山西通志》中,就已明确指出托克托城“即脱脱城,明嘉靖中俺答义子恰台吉,名脱脱,驻牧于此,故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黄河流经河口段水流平稳,以河口为中转枢纽的黄河水运成为“黄金水道”。辽金时期成为货物集散地。在元朝时,已设水驿,建榷场;至于清,已成为西北粮油、盐碱、皮毛、药材、木材、牲畜等的重要集散码头。一时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商船如梭,千帆云集;货积堆山,店铺林立;寺庙鳞次,百业兴隆。清嘉庆十二年(1807)设吉兰泰、磴口、河口三大盐使,并于河口镇设立各引地(发盐行销区域)口岸。这条联通华北与西北、纵贯清朝两百余年的四千多里的水陆交通干线,极大促进了中国北方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

历史渐行渐远,延绵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长城却依然清晰,一座座夯土铸就的古城,犹如一个个无言的历史切片,为后人讲述着不同民族交融碰撞同生互构的传奇往事。而由云中城开启的呼和浩特城市文明史的先河,如同百转千回的滔滔黄河,千百年来不断迸发出生生不息的能量,一路奔腾向前。

参考资料:

1、陈福民:《北纬 40 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

2、田海林:《胡服骑射是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剪影》北京,微信公众号《道中华》。2023年

3、殷耀:《云中佳话古今传——托克托史话》内蒙古,微信公众号《殷耀国学苹苑》。2022年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5、张文平:《汉代五原塞考》呼和浩特,《草原文物》。2018年

6、韩茂利:《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北京,《考古》第10期。2005年

部分图片由作者提供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