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黄河从青藏高原腹地高耸入云的冰川脚下,汇聚了小溪和星星一般的湖泊之水,形成一曲曲涓涓溪流,慢慢汇聚成河流,出高山,入峡谷,飞流奔腾,一路咆哮,如同一条纵横驰骋的蜿蜒巨龙,昂首高歌,九曲十八湾出青铜峡北上,在内蒙古遇见阴山山脉后折而向东,在土默特平原再向南回归。雄奇壮美的黄河“几”字弯得以精彩呈现。位于黄河“几”字弯右上角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成为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黄河、阴山、长城,在这一转折处交汇,从战国时期的“云中郡故城”到历经唐、辽金元、明、清的“托克托城”,见证了2300多年以来中国农牧交错带的历史变迁和北方各民族的繁衍生息、互鉴融通。

胡服骑射

“云中郡故城”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史记·匈奴列传》载:“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至299年在位)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云中成为内蒙古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城市。

云中城本应是赵武灵王时所筑,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用《虞氏记》误为赵武侯兴筑,一字之差,竟将建城时间提前一百多年。实际上赵武侯时,赵国势力尚不及此。考古资料证明当时确是林胡、楼烦等少数族群居住的地方。《虞氏记》中说赵武侯先在黄河西岸筑城,刚筑起部分城墙便崩塌了,于是改在黄河东面另选新址。赵武侯白天看见一群天鹅整日都在同一片蓝天的白云中翱翔,飞翔的群鹄之下光芒四射。赵武侯视为吉兆,便决定在此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这个美丽的传说虽不可全信,却反映了选择在此建城的主要原因。云中城之地,是呼和浩特平原的中部,有发源于阴山的荒干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南面还有白渠水(今宝贝河)流经平原入黄河,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宜农宜牧。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翦伯赞《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胡服骑射,成为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剪影。

赵、魏、韩三家分晋,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由此拉开序幕。赵国领土大致为今山西省北部和中部,河北省西部和南部、内蒙古阴山以南的部分地区。当时赵国强邻环伺。对赵威胁最大的是近在肘腋的中山和三胡 (指林胡、楼烦、东胡) 。三胡骑兵经常侵扰赵的边境。战国初期,魏国曾经派乐羊灭中山国。后中山复国,多次骚扰边境,屡败赵兵,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彼时赵国的羸弱可见一斑。赵武灵王迫切希望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公元前305年,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始出胡服令”“遂胡服招骑射”,实施军事改革。当时,中原各国的服饰深受传统礼制的影响,上衣下裳、长袍宽袖,各个阶级按照等级划分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利于骑兵作战。赵人所穿的服饰宽大且冗长,士兵穿着不仅难以奔跑追敌,更不能在马背上射箭作战,而胡服有别于中原服饰,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精简轻便,所以胡人骑兵机动灵活,能在战场上游刃有余。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着胡服,把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那种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合马上训 练、作战。施骑射,一是“招骑射”。在接近边胡地区,招募有骑射基础的赵民当骑兵;二是“建骑邑”。在赵国境内一些水草丰盛、适于骑兵训练的地方,建设专门集训骑兵的军事基地。随即在北方的原阳 (今呼和浩特市东 南方的 八拜古城) 建立了骑邑,委任将军负责编练新军。三是“致胡兵”。在攻打林胡、楼烦、东胡后,变俘虏为赵国新骑兵,并在当地征召胡人为骑兵。从此军力大盛,得以迅速向北扩张,破林胡、楼烦。公元前306年,“西略胡地,至榆中”;公元前300 年,复攻中山,攘地千里,“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据历史考证,赵武灵王“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修筑了赵长城。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其遗迹断断续续,时而以山陵为屏障,时而又穿越深山峡谷之中,逶迤曲折,甚为壮观。赵武灵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一位西去的骑手”,筑长城固边境,为中原定居民族赢得了更为稳定的生存环境。陈福民在《北纬 40 度》中写道:“他首次正面肯定了游牧民族的骑兵文化优势,是对文明交流有自觉性的第一人,堪称文化交融的典范。”

胡服骑射对中原发展影响极大,各国骑兵也逐渐建立起来。七国战事中,大规模新式骑兵出现,代替了春秋以来规模较小的兵车战,成为作战的主力。骑兵作战是古代游牧民族传统,先前用于狩猎和驱逐侵犯牛羊的狼群。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收录了比较完整的最早骑士形象。图中骑士身穿手臂可以活动的用犀革加彩绘做成组甲或练甲。特别是头盔上插二鸟羽,和史志相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鹖(he)冠”“鵔(jun)鸃(yi)冠”有相通处。其所用鹖尾,《古禽经》早有说明:“鹖冠,武士服之,象其勇也。”又应劭《汉官仪》称:“虎贲,冠插鹖尾。鹖,鸷鸟中之果劲者也。每所攫撮,应爪摧碎。尾上党所贡。”又《续汉书》云:“羽林左右监皆冠武冠,加双鹖尾。”可证汉代或较早即已实有其事,汉以来成为制度应用,虎贲骑士即必戴鹖尾,穿虎纹锦袴。二千多年武将一系列头戴鹖尾形象,都由之发展而来。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胡服骑射对历史发展影响深远。欧文·拉铁摩尔、格鲁塞、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事,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即胡服骑射虽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但这一应对措施却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他们不但在空间上突破了插花式的分布状态将游牧区连为整体,而且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离,可以说直至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农牧交错带才开始形成。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持节云中

农耕与游牧,当人类这两种主要生产方式交锋时,贯穿黄土高原北部的农牧交错带就注定是一条不平静的前线。款塞与寇边,战争与贸易,冲突与融合,是最常上演的戏码。匈奴、鲜卑、敕勒、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满族等草原族群迭兴迭衰。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特殊时空的云中,便成为被不断书写的历史文化符号和文学意象。

公元前236年,秦夺取云中城。公元前234年秦设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扫六合,统一全国,建立帝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设置三十六郡,云中郡即为其一。公元前214年蒙恬率军数十万北击匈奴,收复了黄河河套以南的广大地区,并渡过黄河,占据了乌拉山以北、狼山以南地带,沿河兴筑了三十四座县城 (一 作四十四座县城) 。其中有的属于云中郡管辖,考古发现在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西的古城,应是秦始皇时所筑三十四座县城之一。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云中城遗址

汉承秦制,仍置云中郡、定襄郡,其推重可知。西汉、东汉时,云中郡治所仍在云中城,管领有云中、咸阳、陶林、桢陵、犊和、沙陵、原阳、沙南、北舆、武泉、阳寿等十一个县,约分布在今大青山以南、东起至卓资县西境,西至包头市古城湾,沿大黑河流域南至清水河县喇嘛湾这一片地域内。王莽时期改云中为受降。东汉时期,又重置云中郡,将管辖区域向南伸延,括进了什拉乌素河和宝贝河流域。北魏时期又设云中镇,成为驻守大青山以南的重要基地;在云中城建云中宫,供北魏皇帝北巡时驻跸。

云中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托克托县古城镇古城村。经战国赵、秦、汉、北魏等王朝,断续沿袭保用约有九百年之久,始终是黄河“几”字弯的一座中心城市,城垣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古城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1920米,东西宽1760米,较汉代郡治的规模大,估计应是战国时期初建的规模。夯筑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城内西南隅建有子城,约140米见方。大城内有多处建筑遗迹,中部有一座俗称“钟鼓楼”的大型夯土台基。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云中古城

城内曾出土北魏鎏金铜佛像、石刻佛像、瓦当等。云中古城出土的莲花生瓦当,化生童子手持华绳,周围有莲瓣、连珠纹,构思精巧,造型古朴,殊为珍品。这些瓦当可能是城内云中宫或相关佛教遗存的建筑材料。莲花生纹样的流行与当时统治者崇尚佛教的观念密不可分。关于莲花生纹样的起源和传播,有学者认为产生于印度,经过犍陀罗、西域传入中国。城内分布有很多自战国至北魏时期的墓葬,以汉墓为主。其中有的筑有高大封土。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云中古城出土的北魏鎏金铜佛像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瓦当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两汉时的云中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驻守的都是名将能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朝大将军李广就曾任云中郡太守。《后汉书·卷三十一·廉范传》载,东汉时的廉范字叔度,是战国时赵将廉颇的后代,智勇双全。他担任云中太守时,匈奴大举犯塞入侵,每日烽火不断。按照惯例敌人超过五千人,就要向旁郡传檄求救,廉范却自率士卒拒敌。日暮时分,廉范命令军士各把两根木棍横竖绑成火炬,士兵抓住一头木柄,其余三头火炬点火,营中火炬盛如繁星。敌人遥望火炬特别多,以为汉军的援兵到了,大惊失色。天明将退的时候,廉范命令部队突击,斩首数百级,敌人自相踩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唐诗中书写云中、赞美戍边将军的诗句比比皆是。尤其是陈子昂的《感遇诗》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弛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感遇》第三十五)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感遇》第三十七) 初唐时的陈子昂志向远大、才气超迈,垂拱二年 (686年) ,他从乔知之北征东突厥的同罗、仆固,随军入塞,写下多篇诗作以及反映对边塞问题观察思考的《为乔补阙论突厥表》等。唐太宗时,曾一度打败突厥,但不久云中都护府 (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 一带东突厥又逐渐强盛起来。自高宗永淳元年 (682年) 至武后延载元年 (694年) ,骨笃禄可汗在位,拥兵四十万,疆土万里,时时侵扰西北边境。“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即是深谋远虑地向当权者发出警告,希望对突厥严加防备。“北望单于台”,表达了作者对西北边患的深切忧虑。据考古学者张文平考证,单于台应为单于庭所在,即匈奴的一个政治中心,位于今昆都仑河以西、乌梁素海以东的河套平原。汉武帝北巡,过五原之后,曾经登临单于台。“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诗人表达的其实是深切的汉代情结。

书写云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全篇直抒胸臆酣畅通俗,唯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用了西汉时期冯唐为魏尚辩诬鸣冤的典故。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云中丞印”铜印,该印是云中县县丞之印,属东汉时期官印。

汉文帝时的云中太守魏尚,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将领。《汉书·陈汤传》载,“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可见魏尚是当时闻名的战克之将。魏尚为云中太守时,“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说明他平时恩养士卒,所以士卒肯为他冲锋陷阵,“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魏尚守卫云中功劳卓著,但因为报功时多报了六颗敌人的首级,汉文帝便把他免职并处服刑苦役一年。魏尚的朋友冯唐以孝行著称,年纪很大才做到郎官。汉文帝曾经做过代王,一问冯唐是代郡人,顿时感到很亲近,谈起了赵将才能的优劣。冯唐盛赞廉颇和李牧,文帝拍着大腿感慨,自己若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何惧匈奴。冯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汉文帝毕竟是个气量和胸襟很大的明君,当天就接受了冯唐的建议,派遣冯唐“持节”赶赴云中赦免了魏尚,并恢复他云中太守的职务抵御匈奴。

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一)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的这个故事有声有色。《汉书·冯唐传》亦完整地保留了这段精彩的对话。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五“云中守魏尚”条感叹“重言云中守及姓名,而文势益遒健有力,今人无此笔也”,佩服太史公司马迁笔力遒劲,气势磅礡。历代文人对冯唐持节云中这段佳话叹赏不已。唐王维《老将行》有“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的诗句,云中守即指魏尚。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俨然把自己比作了被沉埋的魏尚。黄庭坚在《洞仙歌》里也说“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宋刘克庄《冯唐庙》诗云“当馈而今渴将材,岂无枭俊尚沉埋。不曾荐得云中守,也道身从省户来”,对史籍里冯唐的事实作了一番勾勒。宋叶明《题冯唐庙》诗云“千百年来汉老郎,晓来灯火晚来香。庭前不用寻碑记,已载班书数十行”,赞美冯唐因自己的正直之举在《汉书》里已留下了美名。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陈福民:《北纬 40 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

2、田海林:《胡服骑射是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剪影》北京,微信公众号《道中华》。2023年

3、殷耀:《云中佳话古今传——托克托史话》内蒙古,微信公众号《殷耀国学苹苑》。2022年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5、张文平:《汉代五原塞考》呼和浩特,《草原文物》。2018年

6、韩茂利:《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北京,《考古》第10期。2005年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