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德 | 随笔:眼神随想(外二篇)

云德 | 随笔:眼神随想(外二篇)

1

眼神随想

“奥黛丽有着天使般的特质,她并不想高人一等;但她骨子里内在呈现出的神采、精力与光芒,令人不敢逼视。”

家有两个孙辈。老大是男孩,活泼且淘气,总是用挑战性的目光,以“我再也不跟你好了”的口头禅表达自己的不满,每当用笑眯眯的诡异眼神朝你示好时,那肯定是做了坏事,不是用蜡笔画了你的书,就是打碎了什么东西;老二是女孩,羞涩而温顺,想要礼物的时候从不直说,会讲某某小朋友的糖果好吃、某某小朋友的乐高太好玩了,偶尔有直接表达时,会跑到你怀里以期待的目光小声央求。看着两个小家伙截然不同的眼神,时常感到特别好奇,为何一母所生且同样环境下成长的俩孩子,会在性格上存在那么大的反差?感慨之余,总不免关注并思考眼神这一奇特的心理现象。

所谓眼神,表面看无非指眼睛之神色,而实质上,它却是人透过眼睛这一心灵窗户传递出的复杂内心世界。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有95%的部分基本相同,不同的部分除极少表现为外形差异之外,大多归之于内在气质。而恰恰就是这些由视野、素养、见识、秉性、良知和格局等组成的个性化的灵魂气质,成为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独特的灵魂气质,不仅体现在社会交往的语言和行为上,而且还较为集中地呈现在人际沟通的眼神里。眼神有时比语言和行动来得更为含蓄、更为复杂、更为微妙,甚至也更为真实。

古往今来,历史文献中有许多生动记述眼神的文字,给人留下过经久难忘的印象。比如,《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成为吟咏千古的盛赞娇柔美女顾盼传情的绝妙佳句;《香奁集》中“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横接眼波来”,李宣古的“能歌姹女颜如玉,解引萧郎眼似刀”,精彩刻画出有情男女眉来眼去、柔情似水的精彩瞬间;《牡丹亭》中“恁横波来回顾影,不信的眼儿睃”,和玩花主人《装楼记》“笑他眯瞝目,枉有睛,充子耳,不纳声”的记述,鲜活传导着互不顺眼的人们之间的爱搭不理;司马相如《大人赋》“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与《后汉书·阴兴传》讲外戚“嫁女欲配王侯,娶妇眄睨公主”的书写,让人领略到视而不见的不屑与藐视;《文选》中“睮睮谄夫,谔谔黄发”,表达了对佞谄媚眼的无情讽喻;《南史·檀道济传》中“愤怒气盛,目光如炬”,彰显着愤怒者满眼的凶光;韩愈《南山诗》“时天晦大雪,泪目苦矇瞀”,和陆游《剑南诗稿》“醉倒村路儿扶归,瞠目不记问是谁”,清晰展现出路遇大雪和酒醉后心境完全不同的两眼昏花、四顾茫然的尴尬情景。这些以眼神状物寄情的文字,虽寥寥数言,但因其形象鲜明,愈显得格外传神。

最著名的段落还属《鸿门宴》。太史公以几个不同眼神的精准描摹,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一场扭转历史轨迹的重大事件。席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于是,范增直接令项庄以剑舞为名击杀刘邦。张良一看大事不好,急召樊哙。“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先惊于壮士之猛,后为樊哙慷慨陈词所动。这里,先后用“数目”、“玉玦以示之者三”、“默然不应”、“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等几个眼神表情的生动描述,最终以“项王未有以应”结束,将一个刀光剑影、杀机四伏的紧张场面,巧妙转化为各路英雄豪杰尽显身手的表演舞台。眼神表情,在其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神奇作用。

事实上,人际间的眼神确乎能呈现出某种意会胜于言传的微妙效应。因为说出来固然直接,但所表达的意思未必那么准确,而眼神却可以给人无限遐想的丰富空间。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与主管意识形态领导聊起电影缺乏精品的根源,我觉得症结在于功利。领导不认可,追问之。回曰:编导演过于看重名利,出品方急于在上级面前出成绩,没有深入思考和生活沉淀,浮光掠影的东西不可能直抵人心。所陈证据之一,就是可以从许多享誉国际的电影明星的眼神中读出沉静,而我们有些演员的眼里却充满了欲望和焦灼。首长不以为然,给了四个字的评语:故弄玄虚。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又见领导。握手之际,首长似乎不经意地对我说,他最近连续会见了阿兰·德龙、栗原小卷、林青霞和秦汉等人,的确在他们眼神里看到了平和与沉静。以肯定“你小子讲的有点道理”,或算是对上次批评给了一点找补。

还有一个例证是,新世纪之初,本人曾带一个京剧团去国外演出。为了更好增进交流效果,我尝试提出由剧团领队以视频配现场解说的方式,在演出前用七八分钟的时间,简单向观众介绍中国京剧的由来、行当、扮相、唱腔和程式等基本欣赏知识,未曾想互动十分热烈,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在演出结束后的酒会上,外国朋友争相找演员合影。我好奇地询问场上一个特别活跃的洋人,为何能准确找到卸装后的京剧演员?他说,京剧演员的眼睛很特别,很明亮。这个回答同样出我意外。后来,我仔细观察、琢磨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戏曲演员夸张的扮饰和满脸油彩,除了旦角,其他行当很难让观众捕捉到脸上表情,眼神几乎成了他们在表演和唱腔之外,对观众表情达意的最重要手段。所以,眼神的训练是戏曲演员的基础性功课。如同百步穿杨的射箭高手养由基,教徒弟射术不教技巧,而是先让其用针眼训练眼力一样,优秀演员必须具备一双会说话的明亮眼睛。也诚如凯文·奥克恩评价赫本时所说:“奥黛丽有着天使般的特质,她并不想高人一等;但她骨子里内在呈现出的神采、精力与光芒,令人不敢逼视。”

当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眼神训练,但本真的眼神,却是人们阅历、修为、品性、气质和灵魂的自然流露。不用伪饰,也无须装扮,一个忠诚厚道的人,流露出来的眼神会是清澈的,充满阳光和透明的洁净;一个心胸坦荡的人,流露出来的眼神定是豁达的,充满包容与活力;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流露出来的眼神会是慈祥的,充满温暖与爱意;一个学养高深的人,流露出来的眼神肯定是深邃的,充满睿智和洞察力……记得那个从事过心理医学的作家毕淑敏说过:记住,你的眼睛会出卖你!我想,这话十分在理。

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们面对着各式各样的生活和生存压力,无不渴望周边相遇的都是些真诚、友善和关爱的眼神与目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相互输送着激励、信心和共情的力量。故而,我们真诚期望每个人都能心存善念,以平和的目光、包容的心态,诚心敬意地对待他人;期望每个人都充满爱心,以善意的目光、无私的境界,善待世间的一切,彼此接纳,相互成就,让世界充满爱,给人类的未来留存一份美好的念想与企盼。犹如蔡琴在那首优美的歌曲《你的眼神》中所唱的那样:

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我不禁抬起头看着你/而你并不露痕迹/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

云德 | 随笔:眼神随想(外二篇)

2

搬家

家是人们身心寄托的栖息地,住房是中国百姓最重要的家庭资产,仅此而言,搬家对每个家庭都应算作特大的好事喜事。以《诗经》“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为证,说明鸟儿脱离深谷、飞往大树必有飞黄腾达之意,所以后人总以乔迁之喜向迁居者道贺。

然而,具体到每个家庭搬迁的过程,当事人遇到的诸多喜忧参半的烦恼,有时甚至不亚于乔迁的喜悦。

民间有句谚语,说:让谁一天不痛快,同他吵架;让谁一年不痛快,劝他盖房。足见盖房与迁徙是件十分辛苦的事。尽管现代社会除了农村和偏远城镇之外,住房自建的情况已基本绝迹,但统建或商建住房的搬迁,同样仍是普通家庭耗神费力的宏大工程。个中的琐碎、苦恼与艰辛,如若不是亲身经手,旁观者绝对难以体会。

相对说来,物质匮乏年代的搬家最为轻松。那时节房子统一分配,等待分房需要排队若干年,一家三代望穿双眼若能得个两居室,早就谢天谢地、喜不自胜了。当年的房子四白落地,水泥地面,讲究的最多在厨房、厕所安个排风扇,一般家庭拿到钥匙稍作清扫则直接搬迁入住。搬家也十分简单,找个板车或三轮,拉上旧有的生活用具、桌椅板凳和床铺,富裕些的再买个大衣柜,往新房四角一摆,乔迁之喜基本齐活。如果新房不是筒子楼,有个独立卫生间,那简直就算烧了高香,全家人可以心满意足地兴奋好大一阵子。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唯一的变化就是有些住户多了个组合柜,或者增添了个小冰箱或黑白电视机,那肯定已是百姓居家的顶级配置。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进步,百姓的住房条件得以快节奏、大幅度改善。搬迁的烦恼也就随着物质的丰富而渐次增长。当年的福利分房虽然依旧排队,但锦上添花的喜庆很快超过了雪中送炭的救急。新建房源迅速增加,过去只有单位领导掌握的少量且急需的房源分配权,逐步被络绎不绝的登门求情与说情蜕化成沉重的权力负担。分配的难度与平衡的压力,让领导们望而生畏,促使各类分房委员会纷纷建立起来。把分房支配权交给大伙推选的分房委员,把细化的分数置于阳光之下,矛盾得以彻底化解。房屋分配的分数,大致按职级、工龄、进单位年限、独生子女、户籍人口等条件逐一核算,以求分差的相对公正。但由于房源的差别与分数级差极不成比例,因而,相似的条件可能得到的住房相去甚远。本人为数不多的几次分房,就碰到过两次分值与结果大为背离的传奇性经历。一次因比同事晚两个月到岗,0.2个积分对应的却是大小不同的两套房源,最终分到的房子比对方少了30多平方米。类似的情况绝非偶然。因为任何细微的差距,都有可能遇到平房与楼房、筒子楼与单元房、合住与单间、市区与远郊之类的巨大差异。因为房源与申请者的比例以及新建房与腾退旧房之间的较大落差,决定了程序性的公正有时也会遭遇令人哭笑不得的戏剧效果。

另一次是与别人分数相同,恰巧碰上同分值的同事患有严重脊椎病,行走困难,只能礼让对方优先选房,结果自己只能搬进同一规格、同一单元的六楼顶层。未曾料,顶楼一住故事多。混砖楼的顶楼属于管道层,推门进屋第一眼,纵横交错的管道让人有种误入工厂车间的错觉。先不说管道的包装既费钞票又不美观,仅就每年的冬季供暖,家里的阀门就要随时向锅炉房检验师傅开放,每次升温都须放气,不然,楼下的邻居屋内温度上不来。所以每年冬天,家门口经常能看到邻居贴上的恳请放气的小纸条。到了夏天更加难过。早年的楼房房顶只在牛毛毡上铺一层沥青,没有任何隔热设施,顶楼的温度比楼下至少高出5℃,每天下班回家一过五层,立刻就会感觉一股热浪滚滚袭来,因而,整个夏天空调必须全天候开动。屋里炎热一点尚且可以忍受,漏雨却是真正无可逃避的灾难。搬进新居头两年相安无事,过了第三个年头的某个夜晚,楼外风雨交加、大雨滂沱,忽闻屋内滴水之声清晰入耳,开始没往漏水上想,待床头出现滴水之后方才惊醒。起床一看,室内三处漏雨,客厅已经汪洋一片。于是,家里的脸盆、水盆统统派上用场,一夜流水不断线。第二天,到物业报修,维修师傅过来看了一眼,双手一摆,无可奈何地表示毫无办法,只能等到雨季过后才能揭顶重做防水。这样的事情持续遭遇了许多年。总是今年这里修好,明年另一处又漏,室内听雨、观雨、接雨,成了一家人每年夏季绝无诗意的必备景观。后来有了小外孙,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家伙,看到屋顶有水滴滴答答落到盆里,感觉十分好玩,兴奋地围着水盆不停转来转去,一会儿用手、一会儿拿个瓷碗接水,再一会儿干脆直接把脚放到盆里。隔天,雨停了,小家伙好奇地看着房顶斑驳花哨的水迹图形,依然故我地拿个水盆放在下面,对于房顶无水滴落而困惑不已,嚷嚷着非要接雨不可,生生把全家人房屋漏雨的苦恼演变成一场极具娱乐性的游戏。

新世纪前后,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各种房地产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福利分房也逐渐被商品房和经适房所替代。抑或整体核算,抑或纯粹为成本计,毛坯房成了新建住宅千篇一律的基本标配。地产商的成本固然降低了,但住户的麻烦与苦恼也就随之接踵而来。从新房交钥匙的那天开始,新住户就要满世界寻找装修队,不厌其烦地逛遍全市各个家具城和家装市场。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入住者必须迅速学会诸如沙灰指标、水管及阀门尺寸、瓷砖硬度与防滑指数、板料材质和家具甲醛含量等建材常识,还必须学会货比三家、学会与不同的商家娓娓砍价,不然的话,你家的装修就可能既贵又次,且充满有害物质,而且一时半会还没有让你改正的机会。记得自己方庄换房时,给孩子买过一个复合板书桌,最初觉得刺鼻的气味当属新家具共性,后来从报上看见有关甲醛超标的报道,方才大梦初醒,知晓经久不散的气味来自超标的甲醛。想着近些年身边不时出现的因新居甲醛超标导致的白血病案例,着实把自己吓得不轻,尽管立刻给孩子更换了书桌,但直到今天仍心有余悸,十分庆幸且感恩孩子没有因为那可恶的书桌落下什么不适症状。

毛坯房的供给,美其名曰为满足每个顾客的家装个性,实质上一股脑把建筑商理应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义务,毫不负责任地甩手转嫁给了客户。谁也不去管这种转嫁,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和严重环境污染。即使不计每家每户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仅就每个住户分散投放的装修垃圾,以及新迁楼房持续数年、此起彼伏、令人神经颤栗的装修噪音而言,它们对于住户生活安宁和邻里关系的影响,及其由此造成的环境与噪音污染,无形中给现代城市生态和居民幸福指数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搬家或许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枝末节,但若由此联想到其他相关饮食卫生、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等领域的类似问题,深感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普通百姓过得的确不易。因为大家必须懂得辨别各类真假商品和货币,必须懂得食品和生活用具的各种参数,必须有一副火眼金睛,掌握十八般武艺来保障自己的饮食、财产和信息之类的安全与权益。单从搬迁连带的苦恼这一个案出发,如果能够换个思路,注重并强化源头治理,压实主管部门责任,不用叠床架屋,只需在法制和规范上做透文章,岂不就可以把公民从那些烦琐的生活纠缠中解放出来,以期有效舒缓他们的身心负荷,进而心情舒畅地从容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与幸福?!

云德 | 随笔:眼神随想(外二篇)

3

喝羊汤

“走,喝羊汤去。”在我的山东老家,这是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邀约一起吃便饭的口头禅。

有人专门做过考证,在鲁南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煮羊肉汤的历史超过二百年。在济宁、菏泽、枣庄、临沂、泰安等地,都把羊汤作为地方名吃,其中叫得最响的是单县羊肉汤,以“汤”入中华名食谱,被当地人称为中华第一汤。鲁南各地开设的羊汤馆基本以路边小店为主,除个别店铺打“单县”招牌外,大多用自家姓氏或在地称谓来命名。羊汤馆一年四季开着,一日三餐随时有饭菜供应(除羊汤外,菜品只有羊肉、羊杂与凉拌菜之类),属于大众普遍可以接受的经济型快餐。

多少年了,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并非大规模养羊的地区却以羊汤作为民间美食?后来到了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等地一对照方才明白,喝羊汤的关键恰恰在于缺羊。鲁南要么丘陵,要么湖泊,羊很难大规模饲养,没有羊产地大块吃肉的条件。一家一户养几只小羊,两三年才能长大,宰掉吃肉两顿即光,若是改为煮羊汤,一家人半个月都有荤菜享用,于是有了喝羊汤的大众化餐饮。

把稀缺的食材做成大众美食,靠的是匠心独具,粗放的操作不可能达到。正宗的羊汤在选材、烧火、添水、放肉、配料方面都十分考究。肉要挑选鲁南当地的青山羊,个头小、生长慢、肉瓷实,熬汤后香味浓郁。宰过的羊剔骨后,须清水浸泡半日,中间换水,确保肉中余血浸出。清水加老汤入锅后点火,水响时投放用刀背敲断的骨架和切成斤半左右的肉块,接着用急火烧开,顶出脏气和血沫后再添足量的水,等开锅再次撇去血沫,大火猛煮半小时变中火炖煮,按一定比例加入姜块、葱段和花椒、白芷、小茴香、黄芪、陈皮、防风、丁香、草果、干辣椒、白胡椒粒等各种佐料,尔后改为小火慢炖,适时加盐,肉熟后提前捞出切片备用,剩余骨架继续熬制两三个时辰方可出锅。

纯正的羊汤呈白色乳状,鲜而不膻,浓而不腻,香醇可口,功夫全在配料和火候的掌握上。水多了,熬出来的汤汁不浓,水少了,卖不出碗数;火小了,水油分离,汤色寡淡,火太急,则味道不厚,同样熬不出理想效果;佐料少了,羊肉的腥膻难除,如果加了八角、桂皮、酱油之类,不仅汤色变黑,而且羊肉鲜味尽失;熬制过程须先猛后慢,羊汤始终处于沸腾状态,直到羊肉、骨髓、蹄髈、羊脑和羊油中丰富的胶原蛋白与沸水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熬出又白又浓的汤汁才算合格。

每天清晨,是羊汤馆最热闹的时候。寅时开煮的羊汤,此时已在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鲜香,门口等待的顾客早就排起长龙。汤馆掌柜扎上围裙,把灶台上一摞摞的大碗依次取出,加些许薄如硬币的肉片和芫荽、葱蒜末后逐一添汤,一整天流水线式的生意就此开张。羊汤价格以肉量的多少来确定,配汤的主食是大饼或锅盔,顾客可根据需求购买羊肉和主食,汤可以随时添加,管够而不另收费。羊汤因味道鲜美、香飘四季,故而成为老少皆宜、倍受欢迎的大众食品。过去,干力气活的青壮劳力可以自带干粮,买一碗最便宜的羊汤,直至吃饱喝足为止,估计这也是羊汤馆始终受顾客青睐的重要原因。

需求决定供给。庞大的客户群,使得羊汤馆一年四季生意兴隆。从常规分析,羊汤味甘性温,对于地处温带内陆性气候的鲁南而言,当属适宜秋冬季节温中散寒的滋养食物,春夏季食用则易于生热上火,但生活方式可以改变人体对食物的适应性,羊汤馆四季不歇就是习惯成自然的最佳诠释。尤其是吃“伏羊”的习俗更说明问题。所谓“伏羊”,就是把喝羊汤视作入伏的一种庆祝仪式。为凸显其历史依据,人们搬出《汉书》中的“伏日,诏赐从官肉”作证,强调自汉代开始,皇帝就在入伏时节与从臣们共享羊肉。不仅宫廷,民间也如是炮制,“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可见,伏天食羊合情合理,自古皆然。而这恰与以热制热、排汗解毒的中医学理论不谋而合。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下肚,淋漓的汗水有利于祛除冬春积于体内的湿气,进而把喝羊汤纳入食疗的范畴。

其实,在生活贫寒的岁月,羊汤即使便宜也归属上档次的肉类饮食,平民百姓无财力经常消费,因此,喝羊汤亦是不可多得的口福。在我孩提时代,羊汤通常是节庆日才能吃上的美食,或是考试成绩优秀时家长给予的特别嘉奖。既是难得的生活改善,又鲜香可口,让人大快朵颐,故而留下了深刻的味觉记忆。以至于离家经年、品尝过世间诸多美食之后,羊汤依然是许多游子念念不忘的家乡美味。每在外地偶见羊汤招牌,总是忍不住进去尝试,结果每每大失所望,从未寻觅到童年的味道。

内人被我经常渲染的羊汤吸引,第一次回婆家即提出要喝羊汤。然而,学医的夫人一看羊汤锅台上斑驳的油渍,忧其食品卫生问题,立马转身就走。我只好第二天用饭盒打回来,告诉她是另一家羊汤(其实未换门店),品尝后,果然赞赏有加。实际上,从我记事就存在的那家老字号店铺,据说有上百年的老汤传续历史,是本地羊汤的头牌。因为传统的灶台由石灰水泥砌成,且羊油粘腻难除,给人以油渍斑斑的感觉,其实回民出身的羊汤馆主人格外注重食品清洁,坚持高温消毒,从未出现过饮食安全问题。这样的解释不知夫人能接受多少,但她对羊汤的好感却从此确立。每年冬季,我们家总会煮上几锅羊汤,聊补对家乡美食的渴望。

在生活普遍富裕的当下,羊汤早已成为普通百姓随时可以消费的日常饮食。隔三岔五、成群结队去喝羊汤,已成为类似广东人吃早茶一样的生活方式。店铺越开越多,生意一个比一个红火,而且还有不断向外扩张的势头。前不久,好友陈建功不知听谁鼓噪,竟然老夫聊发少年狂,决定自驾去山东喝羊汤。临行前咨询何处有羊汤的品牌店,本人坚定不移地告知,羊汤纯属民间小吃,无须察看门脸辉煌与否,只要见到人头攒动的门店,即便是路边的“苍蝇小店”,也可勇敢地进去,肯定不会让人失望。同时叮嘱,喝羊汤时务必添加半勺羊油烹制的辣椒,这是羊汤的标配!实地体验之后,这位以美食家著称的老兄高度评价了羊油辣子的提升功效,感觉找到了激活羊汤鲜香沁人的奥秘,意犹未尽之余,与我相约择机再去鲁南喝一回羊汤。

云德 | 随笔:眼神随想(外二篇)

运德近照

作者简介:云德,山东济宁人氏。笔名德耘、仲言等,文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先后任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政研室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现已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文学理论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文化研究、新闻编辑及文化管理工作。曾出版过《期待的视野》、《文化的视点》、《审美的视角》、《直面文坛》、《守望精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受众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合著)、《云德评论文选》(6卷)等著作,获得过十多个国家级文化与新闻奖项。

东方财经杂东方文化杂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