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供销社

记忆中的供销社

供销社是6070后一代人的儿时回忆。那个时候,生活物品从米面粮油,到糖果、烟酒,再到小人书、布料、手电筒、甚至是自行车等大件,供销社都有得卖。百姓去供销社买东西都要凭粮票、油票、布票等,供销社几乎是当时人们购买物资的唯一渠道。

那个时候,供销社村、镇都有,镇上的供销社规模会大一些,也是整个镇子里最热闹的地方。走进供销社,里面都有许多个组:食品组、用品组、烟酒组、五金组等等,每个组的所有商品,小的都按品类放在有明亮玻璃的柜台里,像雪花膏、香皂、糖果等,记得当时的橘子瓣糖果是一分钱两块。大的像铁皮暖瓶、搪瓷盆、布匹、成衣等都摆在柜台后的货架上;食品组还有盛放酱油醋的大缸,买酱油醋,要自己带空瓶去打,售货员一般用一个提子在缸里舀,满满一提子就是一斤;用品组的柜台里还有当时特别流行的连环画报,总会有几个小朋友眼巴巴地围着看。

记忆中的供销社

如果能到供销社去工作,那可是当时“金都不换”的,就相当于在国家机关单位上班,是有国家编制的,是吃国库粮的,所以民间还流行一句话,“八世修不到个供销社”。

当时的一名供销社售货员,月工资大约20—35元;一日三餐有公家食堂,伙食也不错,而且,员工子女上学问题单位还都给解决,每天上班,稳定又轻松。

当然,这个工作,最风光的一面,就是每天站在商品琳琅满目的柜台里,有顾客来买东西,说有就是有,说没有就没有,顾客想要就得等着,所以谁的家里人一旦有当售货员的,周围的人都得想搭上点关系,遇到什么紧俏货能给自己人预留一份。比如当时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商品,要想买的话,最好有这层关系才好办。平日里要买生活物资,供销社里如果有熟人,像买猪肉,就能买到肥一点的,带鱼也能买到宽一些的,买东西时也觉得十分有面子。

记忆中的供销社

《瞧这一家子》中,供销社上班的刘晓庆与陈强飙戏,演绎当时的势利售货员。

而且,当上售货员,就连孩子都跟着沾光。如某位同学的妈妈是售货员,他的好朋友还可以跟着这位同学进入供销社的柜台内,偶尔还会得到一点好吃的。

如果知道某位售货员还没对象,说媒的人会络绎不绝,等着相亲的男士都要排上长队了。

记忆中的供销社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最初,供销社的原始积累是农民的股金,是农民入股组建的,是农民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属于集体经济。许多资料表明,建国初期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对供销社有一系列的重要指示,都强调了供销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这个性质。

到1958年,随着农村的人民公社化,供销社的性质就慢慢地变成了政府的一个部门或者全民大集体的企业。这个性质的变化和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很有关系。

五六十年代,供销社在全国开始蓬勃发展,遍地开花,形成了上下相连、纵横交错的一个全国性的流通网络。它们为农民服务,积极供应农民生产资料,廉价向农民供应基本生活用品;同时,接受委托,大力收购农副产品,供应城市和工矿区。在这个时期,供销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一切基本经济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和发展。

然而,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供销社又迎来了新的改变。这期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方向、目标、措施作了明确的指示,要求通过体制改革,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办成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由群众民主管理。

记忆中的供销社

一家充满20世纪80年代怀旧风的老式供销社。

八十年代,供销社由官办改民办。进入90年代,供销社又进一步探索着综合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从50年代供销社兴起到现在,也就是70年左右,百姓的生活物资也从最初的匮乏到现在的极大丰富,购买方式有路边的便利店、超市、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网上购物等等。

近日,“供销社”意外走红。虽然名字仍旧叫“供销社”,功能上可能也有点类似,但早已不是过去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供销社,根本目的是服务三农。按照官方定义,供销社就是由政府引导,以农户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组织,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三农,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从农民需求出发,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和日化用品的同时,从农民手中收购农副产品来供应城市和工矿区,以此来打通城乡流通渠道,继而助力三农发展。

记忆中的供销社

编辑丨果然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东方文化杂志的头像东方文化杂志

相关推荐